独居石基本性质

1、独居石晶体呈细小板状,有棕红、黄或黄绿色,具有油脂光泽或玻璃光泽,断口呈贝壳状或参差状,硬度在5至5之间,密度约为9至5克/立方厘米。在紫外光下,它会发出鲜绿色荧光,由于含铀、钍、镭,具有天然放射性。独居石因其化学性质稳定且密度大,常形成滨海砂矿和冲积砂矿。

2、因成分中含铀、钍元素,具一定放射性(通常量很低,无须特别保护)。独居石的颜色较艳丽,这种矿物的晶体大都小,粗大者且透明,在国外可用作宝石(无商业价值,多为收藏品)。图中独居石晶体是一颗贯穿双晶,极其完美漂亮,若晶体够大,是珍贵收藏品。晶体为板状或柱状。

3、独居石在物理性质上,颜色有黄褐色、棕色、红色和绿色的变化,透明度从半透明到透明不等,条痕为白色或浅红黄色。它具有强烈的玻璃光泽,硬度在0~5之间,性脆,密度介于9~5,电磁性中等,X射线照射下会发出绿色光,而在阴极射线下则不会发光。

4、独居石的物理性质各异,其颜色可能呈现出黄褐色、棕色、红色,甚至绿色,透明度介于半透明到透明之间。条痕颜色为白色或浅红黄色,表面具有强烈的玻璃光泽。其硬度在0至5之间,硬度适中,但质地较脆。

稀土的密度是多少

1、稀土的 密度 G/m3 4-6 稀土(Rare Earth),是化学周期表中镧系元素和钪、钇共十七种金属元素的总称。自然界中有250 种稀土矿。最早发现稀土的是芬兰化学家加多林(John Gadolin)。1794 年,他从一块形似沥青的重质矿石中分离出第一种稀土“元素”(钇土,即Y2O3)。

2、稀土的密度904克/厘米所以这个根据稀土的厚度来计算,一立方土做成稀土的话,重要是质量M=ρV=904×10?g=904吨!土(拼音:tǔ)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地面上的土堆或土块。“土”的本义为土地,又指土壤。

3、到5克每立方厘米。全风化离子型稀土是指经过自然风化作用的稀土矿石,其中的矿石颗粒经过侵蚀和氧化,形成比较疏松的状态,因此密度为2到5克每立方厘米。

4、在密度上,稀土球化剂的密度为8-2g/cm3。这种特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使得稀土球化剂在合金制造、热处理、铸造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通过精确控制其化学成分,可以调整合金的性能,以满足不同的工业需求。

5、密度为0~5 g/cm3。矿山产品为混合氧化稀土,其稀土配分变化很大,有轻稀土型,重稀土型和中重稀土型。矿体覆盖浅,矿石较松散,颗粒很细。

磷钇矿关于磷钇矿介绍

磷钇矿是稀土元素矿床(稀土矿)的主要矿石矿物之一。含三氧化二钇640%,常含铒、铈、镧和钍等元素。 四方晶系,晶体呈四方柱状或双锥状,集合体呈散染粒状或致密块状。黄褐、红、灰色等。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硬度4~5,密度4~1g/cm。常具放射性。化学性质稳定。

磷钇矿是一种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矿物,主要出现在花岗岩、花岗伟晶岩以及碱性花岗岩中,也有在砂矿中被发现的记录。这种矿物对于提取元素钇具有关键作用,其工业品位的标准要求三氧化二钇的含量至少达到0.05%到0.1%。

主要产于花岗岩、花岗伟晶岩、碱性花岗岩中,亦产于砂矿中。是提取钇的重要矿物原料。钇的工业品位为三氧化二钇的含量不少于0.05—0.1%,磷钇矿砂矿及风化壳矿床的工业品位(矿物),不少于50—70克/立方米。中国中南地区有磷钇矿风化壳矿床。 还可用于制取合成橡胶、人造纤维、有机合成等。

产状及其他 磷钇矿主要产于花岗岩和花岗伟晶岩中,与独居石、褐钇铌矿、钇铌矿、绿柱石、褐帘石、锆石等共生,在与碱性岩有关的热液矿床中与独居石、铌铁矿、金红石共生。

铽的密度是多少?

铽的密度是27g/cm (25℃)。铽是镧系元素中的一员,原子序数65。银白色金属,元素符号Tb,属稀土金属,有毒。

金属铽的密度为8219 千克/米=219克/厘米≈22克/厘米,因此密度为27的可能为金属铽(符号Tb,属于镧系)的同位素。

熔点为1360°C,沸点为3123°C,密度为2294克/厘米。化学性质:铽在室温下有很强的顺磁性,属稀土金属,有毒。发现与命名:1843年瑞典化学家莫桑德尔从钇土中发现铽的氧化物,1877年正式命名。

具有较高的声速2620 m/s。单质密度为27 g/cm3,电导率和热导率也有所说明。铽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高科技领域,如尖端技术和经济效益显著的项目,是莫桑德在1843年通过对钇土研究后发现的。在稀土元素发现的历程中,铽与镧、铒的发现开启了第二阶段,它们的发现扩展了稀土元素的发现范围。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性质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属于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是一种新型稀土矿。从矿产性质来看,它是一种宝贵的战略性矿产资源 。这种矿的稀土元素主要以离子状态吸附在黏土矿物表面。与传统稀土矿不同,其稀土品位相对较低,但分布广泛,在我国南方地区有较多储量。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是一种特殊性质的稀土矿。从成矿特点来看,它是富含稀土元素的花岗岩或火山岩,经过长期风化作用,稀土元素从原岩中释放出来,以离子状态吸附在黏土矿物表面而形成的。从矿石特性来说,这种矿的稀土元素主要以离子态存在,不形成独立的矿物晶体,这与传统的稀土矿有明显区别。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是通过含稀土花岗岩或火山岩经过长期风化,形成了一类特殊的黏土矿物。在这个过程中,稀土离子被水合离子或羟基水合离子所吸附,驻留在黏土矿物的表面。这种吸附方式使得稀土离子在水中保持稳定,不会溶解或水解,但遵循离子交换的原理,可以通过化学方法进行提取。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有诸多独特性质特点。在赋存状态上,稀土元素以离子形式吸附在黏土矿物表面,而非独立矿物,这与传统稀土矿不同。从开采角度,它开采相对简单,无需复杂的选矿流程,成本较低。通过原地浸矿等技术,就能提取稀土离子,对环境的扰动也相对较小。

最硬的稀土金属——镥

镥的特性使其在研究领域展现出独特价值。作为银白色的金属,镥在稀土家族中极为突出,其硬度与密度均位列顶尖。镥的熔点为1663℃,沸点高达3395℃,密度为8404,且在空气中具有相当的稳定性。镥的氧化镥形态为无色晶体,能溶于酸性溶液生成相应无色盐。

镥,化学符号Lu,以其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傲视群雄,成为稀土元素中硬度和密度的双料冠军。熔点高达1663℃,沸点更是达到了3395℃,密度达到惊人的8404克/立方厘米。在大气中,镥的稳定性能令人瞩目,其氧化镥呈现无色晶体形态,能溶于酸,生成无色盐。

镥是稀土元素中最硬和最致密的金属;熔点1663℃,沸点3395℃,密度8404。镥在空气中比较稳定.镥主要用于研究工作,其它用途很少。质软。溶于稀酸,能与水缓慢作用。像其他稀土金属中镥被认为是低程度的毒性,但它的化合物应小心处理,例如氟镥吸入是很危险的和化合物易刺激皮肤。

镥是一种金属元素,化学符号为Lu,镥元素对应的单质为银白色金属,是稀土元素中最硬和最致密的金属;熔点1663℃,沸点3395℃,密度8404。镥在空气中比较稳定;氧化镥为无色晶体,溶于酸生成相应的无色盐。镥主要用于研究工作,其它用途很少,溶于稀酸,能与水缓慢作用。盐类无色,氧化物白色。

镥,化学符号为Lu,是一种金属元素,属于稀土元素。镥的单质呈银白色,是这些元素中最为坚硬、密度最大的金属。镥的熔点为1663℃,沸点高达3395℃,其密度约为8404克/立方厘米。在空气中,镥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不易氧化。

稀土矿物的密度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