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六次甲基四胺是什么物质?

1、乌洛托品,别名六次甲基四胺,白色具有光泽的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味初甜后苦,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加热易升华并分解,易燃,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醚、芳香烃等。可治疗尿路感染,在尿液偏酸性(pH约为5)的条件下,可水解为马尿酸和甲醛。

2、六次甲基四胺,标准命名六亚甲基四胺,俗称乌洛托品,为多环杂环胺类化合物,其结构特征类似于金刚烷。常温下该品为白色具有光泽的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味初甜后苦,对皮肤有刺激性,加热易升华并分解,易燃,易溶于水、乙醇、氯仿等极性溶剂,难溶于乙醚、芳香烃等非极性溶剂。

3、六次甲基四胺,化学名称为Hexamethylenetetramine(Methenamine),其分子式是C6H12N4,分子量为140.186,CAS RN为100-97-0。这是一种无色或白色的结晶物质,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够溶于水、醇和醚中,特别是在国防医药、橡胶塑料、化工食品等行业有广泛应用。通用名乌洛托品,也被称为六亚甲基四胺。

4、六次甲基四胺是易制爆品。该品易燃,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接触可引起皮炎,奇痒。六次甲基四胺一般指乌洛托品。乌洛托品,也称六亚甲基四胺,分子式为C6H12N4,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健康危害:生产条件下,主要引起皮炎和湿疹。皮疹多为多形性,奇痒,初起局限于接触部位,以后可蔓延,甚至遍及全身。

5、是,六次甲基四胺是危化品。乌托(乌洛托品),化学名六次甲基四胺,分子式为(CH2)6N4,结构为四个氮原子构成骨架,任意两个氮原子间有一个亚甲基(-CH2-),一共6个亚甲基。是一种结构类似于金刚烷的物质。光气和乌托洛品作用生成无毒的复合物。

六亚甲基四胺怎么制作?

六亚甲基四胺的制法是通过甲醛与过量氨水在特定条件下进行缩合反应完成的。反应结束后,产物需进行沉降、过滤,并将滤液在真空条件下蒸发至形成糊状物。接着,通过抽滤、干燥步骤即可得到六亚甲基四胺成品。在工业应用中,六亚甲基四胺作为大型锅炉盐酸酸洗的常用缓蚀剂,具备出色的性能。

将甲醛溶液置于反应器中,通氨在碱性溶液中进行缩合反应。反应温度保持在50至70摄氏度,料液经冷却进入液膜真空蒸发器。于60至80摄氏度下蒸发,使其浓度从百分之24提高到百分之38至42,将反应液过滤,经真空蒸发结晶,抽滤干燥即得成品乌洛托品。乌洛托品也称六亚甲基四胺。

与有机酸反应形成盐,与无机强酸加热反应,可生成甲醛和胺盐。可以硝化,生成旋风炸药;也能与亚硝酸反应,生成二硝基次甲基四胺。在空气中能吸水有潮解性。可燃,通火易燃烧。中毒。

六亚甲基四胺-铜试剂小体积沉淀分离法有何优点?

六次甲基四胺-铜试剂小体积沉淀分离法,析出的沉淀结构紧密、含水较少、颗粒粗大,因而表面积小,可减少沉淀对钙、镁的吸附,故只需沉淀一次即能分离完全。经六次甲基四胺-铜试剂分离干扰元素后,用EDTA容量法测定钙、镁,适用于一般有色金属矿石,不适用于钴土矿及钨、钼精矿分析。

沉淀分离法。优点是不需要其他操作。只需要静置分离比较安全但是提纯效果不够好,而重结晶方法,需要用到酒精灯,会有一定的危险性。

可控制溶液的pH。根据查询六亚甲基四胺铜试剂相关资料显示,六亚甲基四胺铜试剂小体积沉淀分离法的优点是可控制溶液的pH。使某些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达到沉淀分离的效果。

有机碱 六亚甲基四胺、吡啶、苯胺、苯肼等有机碱,与其共轭酸组成缓冲溶液,可控制溶液的pH,使某些金属离子生 成氢氧化物沉淀,达到沉淀分离的目的。氢氧化物沉淀分离的特点:金属氢氧化物沉淀的溶度积有相差很大,通过控制酸度使某些金属离子相互分离。

Ca、Mg与其他元素的分离,常用六亚甲基四胺-铜试剂小体积沉淀法。在小体积的pH为6~5的六亚甲基四胺溶液中,Al、Ti、Sn、Cr(Ⅲ)、Th、Zr、U(Ⅳ)呈氢氧化物沉淀;铜试剂能和Cu、Pb、Co、Ni、Cd、Hg、Ag、Sb(Ⅲ)等形成配合物沉淀。Fe(Ⅲ)先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然后转变为Fe(Ⅲ)-Cu试剂沉淀。

六亚甲基四胺质量指标

首先,对于优等品,六亚甲基四胺的质量分数要求非常高,必须达到或超过93%。这是保证产品纯度和效能的关键指标。其次,水分含量是衡量产品纯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优等品的水分含量需控制在0.50%以下,一等品和合格品分别允许0.50%和0%的水分,这确保了产品的稳定性。

六亚甲基四胺,也称为海克山明、乌洛托品、促进剂H、胺仿、四氮六甲环等,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受到公安部门的管制。其化学式为C6H12N4,相对分子质量为140.19。这是一种无色或白色有光泽的结晶或粉末,基本无味,可在约263℃升华,不熔融时会部分分解。

六亚甲基四胺的安全性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人体健康和物质处理的安全。研究表明,大鼠静脉注射的LD50值为9200mg/ kg,这意味着在实验条件下,大鼠经静脉注射六亚甲基四胺后,50%的个体可能死亡。这一数值提示六亚甲基四胺具有一定的毒性,需谨慎使用。

乌洛托品,以其化学名称1,3,5,7-四氮杂三环[1]癸烷而闻名,中文别名包括六亚甲基四胺、四氮六甲环、六胺、胺仿等。它的英文名称是hexamethylenetetramine,还有其他如hexamethylene triamine等别名。这一化合物的CAS号为100-97-0,EINECS号为202-905-8。

滴加六亚甲基四胺为什么要在呈现稳定紫红色后多加5ml

1、此处六亚甲基四胺用作缓冲剂,在酸性溶液中能生成(CH2)6N4H+,此共轭酸与过量的六亚甲基四胺构成缓冲溶液,从而使溶液的酸度稳定在pH 5-6范围内。

2、滴定Bi3+时,调节PH=1,此时受酸效应影响,Pb2+并不与XO络合,但Bi3+与XO络合稳定性大于Pb2+,所以Bi3+可与XO形成紫红色络合物。

3、在滴定铅时为什么要加入过量的六亚甲基四胺 滴定用的EDTA是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的酸效应是重要的副反应,理论上的稳定常数是不考虑实际情况(各类副反应)的,而实际滴定时要考虑各类副反应,所以用条件稳定常数表示配位时的稳定性。

4、当六亚甲基四胺遇到明火时,具有引发燃烧的风险,因此应采取预防措施。在高温下,它会分解并释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雾,这种烟雾对人体和环境构成潜在威胁。此外,六亚甲基四胺能与氧化剂反应生成爆炸性混合物,所以必须谨慎处理。

5、因为用氧化锌标定EDTA时要加入六次甲基四胺溶液缓冲溶液,调节PH在5左右,因为二甲酚橙指示剂测定Zn2+的有效变色范围是pH5到6。(CH2)6N4+HCl==[(CH2)6N+][H+][Cl-]通过六亚甲基四胺-六亚甲基四胺盐的解离平衡控制PH。

六次甲基四胺简介

六次甲基四胺,化学名称为Hexamethylenetetramine(Methenamine),其分子式是C6H12N4,分子量为140.186,CAS RN为100-97-0。这是一种无色或白色的结晶物质,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够溶于水、醇和醚中,特别是在国防医药、橡胶塑料、化工食品等行业有广泛应用。通用名乌洛托品,也被称为六亚甲基四胺。

乌洛托品,别名六次甲基四胺,白色具有光泽的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味初甜后苦,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加热易升华并分解,易燃,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醚、芳香烃等。可治疗尿路感染,在尿液偏酸性(pH约为5)的条件下,可水解为马尿酸和甲醛。

通用名乌洛托品 ,又称作六亚甲基四胺,广泛用于国防医药橡胶塑料化工食品等工业,与发烟硝酸反应生成爆炸性很强的“旋风炸药”RDX。

六次甲基四胺是易制爆品。该品易燃,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接触可引起皮炎,奇痒。六次甲基四胺一般指乌洛托品。乌洛托品,也称六亚甲基四胺,分子式为C6H12N4,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健康危害:生产条件下,主要引起皮炎和湿疹。皮疹多为多形性,奇痒,初起局限于接触部位,以后可蔓延,甚至遍及全身。

六次甲基四胺原理 白色吸湿性结晶粉末或无色有光泽的菱形结晶体,可燃。熔点 263 ℃ ,如超过此熔点即升华并分解,但不熔融。升温至 300 ℃ 时放出氰化氢,温度再升高时,则分解为甲烷、氢和氮。相对密度 331 ( 20/4 ℃ ),闪点 250 ℃ 。几乎无臭,味甜而苦。

六亚次甲基四胺浓度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