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菲白竹Sasa fortunei,为世界上最小的竹子之一,秆高一般为10~30cm,叶片绿色而具明显的白色或淡黄色条纹,作地表绿化极佳。竹秆矮小的竹子还有菲黄竹、铺地竹、翠竹、黄条金刚竹,宜作草坪或盆栽观赏。
2、鹅毛竹,是禾本目箣竹超族倭竹亚族倭竹属植物,因叶片卵状披针形,形似鹅毛而得名。鹅毛竹的竿直立,高1米,直径2—3毫米,中空亦小,表面光滑无毛,通体是淡绿色或稍带紫色。
3、中国最小的竹子是菲白竹。其中菲白竹是中国上最小的竹子品种之一,高度一般只有十公分到三十公分,是一种优良的地被植物。菲白竹的原产地在日本,我国主要在江苏,浙江,上海一带进行栽培。
4、菲白竹(拉丁学名:Sasafortunei(VanHoutte)Fiori)为世界上最小的竹子之一。
5、最矮的竹子应该叫:凤尾竹。这种竹子比较矮小丛生,通常在城市、乡镇、小区绿化带中种植,具有一定的观赏性。

1、不超过2米高的竹子品种有菲白竹、佛肚竹、早园竹、矮竹、阔叶箬竹。菲白竹属于小型灌木状竹类植物,节间的形状为圆筒形,叶片的形状为披针形。阔叶箬竹属于禾本科箬竹属植物,节间的形状为圆柱形,叶片的形状为长圆状披针形。
2、阔叶箬竹:属于禾本科箬竹属植物,竿高可达2米,最大直径5毫米。阔叶箬竹的竿部下部较窄,上部稍宽,一般呈绿色。叶鞘紧密包裹着竿子,叶片在成熟植株上稍稍下弯,呈宽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先端尖锐,基部楔形。
3、鹅毛竹 因为叶片形状比较像鹅毛因而得名,一般是用来做地表的绿化,能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分布的地区较多,集中在南方,有江西、福建、江苏等地。
1、粉单竹 粉单竹(学名:Bambusa chungii McClure),是禾本科簕竹属的一种植物。秆高3--7m,径约5cm,顶端下垂甚长,秆表面幼时密被白粉,节间长30--60cm,每节分枝多数且近相等。
2、方竹:混生型,竹秆约呈方形而得名。面呈淡黄色,节环上有一圈小刺,故又名“刺竹”。可用于工艺品加工材料。此竹稀为珍稀竹类。福建拓荣县乍洋乡凤里村有一片珍贵的“方竹”。
3、种常见的竹子品种有箭竹、单竹、斑竹、水竹、棕竹、刺楠竹、罗汉竹、通节竹、凤尾竹、巨龙竹。
4、箭竹,属禾本科,秆小型,少数为中型,粗可达5厘米。为多年生竹类,地下茎匍匐。秆挺直,壁光滑,故又称滑竹。单竹,又名细粉单竹、水筒竹、小单竹、粉蜡单竹,禾本科簕竹属,分布在福建、湖南及华南各地。
5、全世界竹子的种类大约有1200多种,根据繁殖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它们分为散生型、丛生型和混生型三类。散生型竹类有:紫竹、方竹、毛竹、淡竹等;丛生型的有:佛肚竹、凤凰竹、青皮竹等;混生型的有:茶竿竹、苦竿竹。
6、竹子的种类有很多,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品种: 慈竹:禾本科植物,茎秆呈现圆筒状。 毛竹:常绿植物,幼竿上长有细柔毛和白粉。 棕竹:又叫观音竹,属于丛生灌木。 麻竹:可以长到25米的高度,分枝较多。
1、低矮竹子的品种有:佛肚竹、文竹、龟背竹、百合竹、米竹、富贵竹。
2、罗汉竹 罗汉竹也叫佛肚竹,它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不过对环境要求也特别的严格,一般喜欢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它不耐寒,所以冬季需要做好保暖工作,很多人都喜欢将它制作成竹扇、竹雕、乐器等。竹子,又名竹。
3、箭竹,属禾本科,秆小型,少数为中型,粗可达5厘米。为多年生竹类,地下茎匍匐。秆挺直,壁光滑,故又称滑竹。单竹,又名细粉单竹、水筒竹、小单竹、粉蜡单竹,禾本科簕竹属,分布在福建、湖南及华南各地。
4、菲白竹的叶面上有白色或淡黄色纵条纹,菲白竹即由此得名。它端庄秀丽,案头、茶几上摆置一盆,别具雅趣,它是观赏竹类中一种不可多得的贵重品种。
5、单竹 单竹的株形美观,枝条细腻,纤维韧性很强,一般生长在肥沃且疏松的阴山处,对光照的要求不是很高,整体造型具有艺术感,将其放在家里的话,可有很好的装饰作用,还能陶冶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