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Earth)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距离太阳5亿公里。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现有40~46亿岁,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46亿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
地球,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之一,以其直径、质量和密度成为类地行星之最。位于太阳由近及远次序的第三颗行星,与太阳距离约5亿公里。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并围绕太阳公转。目前估计地球年龄在40至46亿年之间,拥有月球作为唯一天然卫星,二者共同构成了地月系统。
木星古称岁星,是离太阳第五颗行星,而且是最大的一颗,比所有其他的行星的合质量大2倍(地球的318倍)。木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433589天,约合186年。木星(a.k.a. Jove)希腊人称之为 宙斯(众神之王,奥林匹斯山的统治者和罗马国的保护人,它是Cronus(土星的儿子。
九大行星中密度最大的行星是哪个: 地球 “地球日”是每年: 4月22日 为了保护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每年的4月22日被定为“地球日”。
1、第七密度:达到顶点。第七密度是一个完全的存在。“自我关照的创造者再一次紧缩为元一,这样准备进入第八密度。”第八密度:回归无限。按拉的说法,这里有一点神秘,不能用文字表达,可以从音乐上去理解,第八密度就是下一个八密度的第一密度。因为每个实体都有自由意志,所以时间点是松动的。
2、且越往地球内部则密度越大。地壳最外,下去是地幔,最中心是地核。具体来说,地球表层的地壳的密度在6~9之间(单位均为克/立方厘米);向下为上地幔,密度为2~6,下地幔的密度是1~6;再向下为外地核,密度在10~11之间,到地球中心的内地核,密度可达13~15。
3、地球平均密度是515 g/cm^3,在太阳系各大行星里面是最高的。
4、在地球上密度最大的是金属锇,密度为26×103kg/m在地球上,我们目前已经发现了一百多种元素,在这些元素组成的物质中,密度最大的是金属锇。密度为26×103kg/m3,看起来够大了,它是“密度大王”吗?不!我们不能将自己的视野局限于地球,我们要到茫茫宇宙中去寻找“密度大王”。
1、地球的质量是965×10^24千克,体积是08321×10^12立方千米,除一下,可得到地球的平均密度是55085千克/立方米,或大约51克/立方厘米。而水的密度为1000千克/立方米,或1克/立方厘米。所以说,地球的密度比水大。也正是因此,地球上绝大部分水位于地球的表面,地球表面大部分地方被水覆盖。
2、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以算出地球的质量为947×1021t。据地球的形状参数,可以求得地球的体积为083×1012km3。用体积除地球的质量,便可求得地球的平均密度为516g/cm3。地表岩石的平均密度为7~8g/cm3,海水的平均密度为l.028g/cm3。据此可以肯定,地球内部必有密度更大的物质。
3、地球质量已知,地球的平均密度就可求出来:现代测定的地球平均密度为5 .517克/立方厘米;而地球表层密度仅为2 .5—3克/立方厘米,这样我们就可以推算出地球中心的密度达7-8克/立方厘米,远比地球表层为大,可能由铁、镍等重物质组成。
4、地球:密度约为5,513千克/立方米,质量约为9742×10^24千克。 月球:密度约为35克/立方厘米,质量约为35×10^22千克。 火星:密度约为91克/立方厘米,质量约为244×10^15千克。 木星:密度约为24克/立方厘米,质量约为9×10^27千克。
5、地球。太阳系八大行星密度为土星0.70g/cm天王星318cm海王星66g/cm地球55085kg/m金星24g/cm火星94g/cm水星42794g/cm木星326g/cm3,地球密度最大。
6、太阳密度比地球小。太阳的平均密度为1409 kg/m;地球的平均密度为55085 kg/m地球八个圈层中最靠近地心的就是所谓的固体内核圈了,它位于5120~6371公里地心处,又称为G层。根据对地震波速的探测与研究,证明G层为固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