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甲醇和苯甲醚是两种有机化合物,它们的分子结构相似,但它们的化学性质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用化学方法区分苯甲醇和苯甲醚的方法:碘苯试验:在室温下将一小滴碘液滴在待检样品上,然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将其中和。如果样品变色,则是苯甲醇,因为它会被氢氧化钠还原成苯甲醛,然后被碘氧化成碘苯。
用化学方法鉴别苯甲醚和对甲基苯酚的方法是看能否和氢氧化钠水发生溶液反应。溶液是由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均稳定的混合物,被分散的物质(溶质)以分子或更小的质点分散于另一物质(溶剂)中。苯甲醚作为醚,是不溶于水的;对甲基苯酚作为酚,是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继而溶于水的。
分别滴入氯化铁溶液,显紫色的为对甲苯酚。剩下的两种分别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为苯甲醇,不褪色的为苯甲醚。先用Fe3+鉴别出对2113甲苯酚,显紫色。剩下三个。再用Na鉴定出苯甲醇,放出5261气泡。剩下两个。用酸性4102KMnO4鉴别出苯甲醛,溶液褪色。
一般需使用剧毒的硫酸二甲酯。和碱一起加热,醚键容易断裂。与碘化氢加热至130℃时,分解生成碘甲烷和苯酚。与三氯化铝和三溴化铝加热时,分解成卤代甲烷和酚盐。加热到380~400℃分解成苯酚和乙烯。将苯甲醚溶于冷的浓硫酸中,加入芳香族亚磺酸,则在芳环对位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亚砜,并呈现蓝色。
鉴别有两种方法 可以加钠,产生气体的是苯酚和苯甲酸,没有明显现象的是苯甲醚和苯甲醛.在加钠产生气体的两种物质中分别加饱和溴水,产生白色沉淀的是苯酚,无明显现象的是苯甲酸;在加钠没有气体的两种物质中分别进行银镜反应,产生银镜的是苯甲醛,不产生银镜反应的是苯甲醚.。
第二个利用酚羟基和三氯化铁的显色反应很容易鉴别的!第一个可能是利用甲苯上甲基的化学活性增大。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甲苯。
分子式:C9H6N2O2;CH3C6H3 (NCO) 2。包装方法:500ML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Diphenyl-methane-diisocyanate 分子式 C15H10N2O2。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简称MDI。有4,4-MDI、2,4-MDI、2,2-MDI等异构体,应用最多的是4,4’-MDI。白色至淡黄色熔触固体,加热时有刺激性臭味。
MDI,即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分子式】 C15H10N2O2 【密度】19(50℃)【熔点(℃)】36~39 【沸点(℃)】190(667帕)【闪点(℃)】202 【性状】白色或浅黄色固体。【溶解情况】溶于苯、甲苯、氯苯、硝基苯、丙酮、乙醚、乙酸乙酯等。
二苯甲烷是由氯苄与苯在铝汞齐(或无水三氯化铝,或氯化锌)催化下反应而得。先将干燥过的苯与铝汞齐加热,然后慢慢通入氯苄,回流2h,冷却加水搅拌,静置除水,余下物用5%碱液洗涤,水洗,最后减压蒸馏得成品。
可用付-克烷基化反应制备 在无水氯化铝等催化剂的作用下,芳烃与卤代烷作用,环上的氢原子被烷基取代的反应,称为付-克烷基化反应。溶剂可选用硝基苯,因为硝基钝化了苯环,所以硝基苯不会有烷基化产物。
甲苯用高锰酸钾氧化成苯甲酸,苯甲酸缩合成苯甲酸酐,与苯付克反应成二苯甲酮,还原成二苯甲烷。氯代丁二酰亚胺上氯得产物。
-氨基-5,2-二氯二苯酮(2)的制备 在干燥反应瓶中,加入2-氯苯甲酰氯600g(43mol),加热到110℃。搅拌下加入4-氯苯胺175g(37mol)。升温到180℃,加入无水氯化锌230g(69mol)。缓缓升温至220~230℃,保持此温度反应至不再产生氯化氢为止(约1~2h)。
H2NC6H4CH2OH + H+ → H2NC6H4CH2+ + H2O 再次形成碳正离子 H2NC6H4CH2+ + C6H5NH2 → H2NC6H4CH2C6H4NH2 + H+ 再次 亲电取代反应 得到二氨基二苯甲烷盐酸盐,碱化游离蒸出。
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简称“MDI”,是一种有机物,化学式为C15H10N2O2,白色至淡黄色熔融固体,有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2,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2,2-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等异构体。是芳烃下游主要产品,广泛应用于聚氨酯弹性体,制造合成纤维、人造革、无溶剂涂料等聚氨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