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CH3COOC4H9][H2O]/[HCOOH][C4H9OH]如果在水溶液中,且浓度不高,可认为水的浓度与纯水相等,[H2O]一项可略去。速度抄袭死全家 追问 可是记得有一种情况下乙酸丁酯是不用写入的。
乙酸和丁醇发生酯化反应(醋酸丁酯的合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乙酸 (醋酸) + 丁醇 → 醋酸丁酯 + 水 反应方程式已经告诉我们了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但是它并没有提供关于反应速率和平衡的信息。平衡常数表达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反应的平衡状态。
实验室用乙酸和正丁醇制备乙酸正丁醇,其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CH3CH3CH2CH2OH。在三孔圆底烧瓶中装入沸石,加入15mL正丁醇和14mL冰醋酸(稍过量),再加3~4滴浓硫酸.然后安装分水器(作用:实验过程中不断分离除去反应生成的水)、温度计及回流冷凝管,加热冷凝回流反应。
用乙酸和正丁醇(CH3CH2CH2CH2OH)制备乙酸正丁酯,反应方程式如下:CH3COOH+CH3CH2CH2CH2OHCH3COOCH2CH2CH2CH3+H2O。
实验目的: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乙酸正丁酯,并计算其产率。实验原理:酯化反应是一种酸催化的反应,通过酸催化剂催化醇和羧酸反应生成酯。乙酸正丁酯的化学式为CH3COO(CH2)3CH3,它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和香料,可以通过正丁醇和乙酸反应得到。
可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紊乱,长时间接触有麻醉作用。 毒性:属低毒类。急性毒性:LD501300mg/kg(大鼠经口);3212mg/kg(兔经皮);人吸入150ppm,最小中毒浓度(刺激反应);人经口50mg/kg,最小致死剂量。致突变性:细胞遗传学分析:制酒酵母菌10mmol/管。
-甲基-1-丁醇是一种可能对健康造成影响的物质,其有害影响主要通过吸入、食入或经皮吸收途径进入人体。它的主要健康危害表现在对呼吸系统、眼睛和皮肤的刺激,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特别是长期接触可能产生麻醉效果。在毒理学上,3-甲基-1-丁醇被归类为低毒类。
中文名称:异戊醇中文别名:3-甲基-1-丁醇,异丁原醇英文别名:Isoamylalcohol,Isobutylcarbinol,Isopentylalcohol,Isoamylalcoholprimary 结构简式:(CH3)2CHCH2CH2OH分子式:C5H12O 泄漏: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它具有易燃性,蒸汽有毒,对黏膜有刺激作用。储存时,3-甲基-1-丁醇应密封并储存在阴凉通风的环境中。此醇在多个领域有用途,如作为脂肪、树脂和生物碱的溶剂,用于测定牛奶中的脂肪含量,以及在测定铁、硅、钍、铀和杂醇油等方面。它还用于络合萃取、氯化锂与碱金属氯化物的分离、有机合成等。
1、由裂解石油或天然气中的丁烯于硫酸吸附后用水蒸气水解而得。可由乙醛缩水并脱水生成巴豆醛,经催化加氢而得。或者以谷物淀粉为原料,经发酵、分离制得。可由工业品仲丁醇精制获得。
2、甲基3丁烯醛结构式:C5H8O。丁烯醛由乙醛在碱或阴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作用下液相缩合生成丁醇醛,丁醇醛再在稀酸中加热缩合脱水制得。有机合成原料,用于制取丁醛、丁醇、2-乙基己醇、山梨酸、3-甲氧基丁醛、3-甲氧基丁醇、丁烯酸、喹哪啶、顺丁烯二酸酐及吡啶系产品。
3、丁醇是含有四个碳原子的饱和醇类,包含四种异构体:正丁醇,异丁醇,仲丁醇,叔丁醇。各异构体的溶点及沸点等性质也稍有差异。丁醇是无色液体,有酒味,与乙醇、乙醚及其他多种有机溶剂混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45-125(体积)。
4、CH2=CHCH3的名称是丙烯,CH3CH2CH2OH叫做1–丙醇,CH3CH2CH(CH3)OH叫做2—丁醇,CH3CHClCH3叫做2 - 氯丙烷 加热 醇溶液 1(CH3)2CClCOOH+ 2NaOH CH2=C(CH3)COONa+ NaCl + 2H2O 1由乙烯制备乙酸,既可以通过乙烯→乙醇→乙醛→乙酸的路线,也可以通过乙烯→乙醛→乙酸,或由乙烯直接氧化成乙酸。
5、-丁烯醛,是一种化学品,分子式为C4H6O,由乙醛在碱或阴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作用下液相缩合生成丁醇醛,丁醇醛再在稀酸中加热缩合脱水制得。有机合成原料,用于制取丁醛、丁醇、2-乙基己醇、山梨酸、3-甲氧基丁醛、3-甲氧基丁醇、丁烯酸、喹哪啶、顺丁烯二酸酐及吡啶系产品。
6、甜瓜醛的起始原料是6-甲基-5-庚烯酮,合成路线见图10。 3,5,5-三甲基己醛(Vandor B,IFF)是一个具有醛香、青香、柑橘样香气的原料, 具有强烈,几近于刺激的醛香、青香气。而稀释后香气变得清新而干爽。
就医。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1211灭火剂、砂土。
当3-甲基-1-丁醇发生泄漏时,首要应急处理措施是迅速将人员撤离污染区,确保安全隔离,并限制进出。务必切断火源,应急人员应佩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和消防防护服,尽量切断泄漏源,避免进入下水道或排水沟等受限空间。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露: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露: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在火灾情况下,3-甲基-1-丁醇易燃,闪点43℃,需使用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等灭火剂,同时注意冷却容器并移至安全区域。对于意外吸入、误食或皮肤、眼睛接触,应迅速采取相应措施,如脱离现场、提供氧气、清除污染物并寻求医疗援助。
在毒理学上,3-甲基-1-丁醇被归类为低毒类。急性毒性方面,其对大鼠的口服LD50为1300mg/kg,对兔的经皮LD50为3212mg/kg。人体吸入150ppm时可引起刺激反应,而经口摄入的最小致死剂量为50mg/kg。
在挥发性方面,3-甲基-1-丁醇的闪点为43℃,引燃温度为340℃,在体积分数上,爆炸上限为0%,下限为2%。它在水中的溶解性有限,主要在醇和醚中溶解。用途广泛,主要用于照相化学药品、香精、分析试剂,以及在有机合成和制药工业中。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它具有一定的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