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对二甲苯(px)毒性极低,它也能够有效代谢。但是有些人依旧故意对px毒性散播谣言。
这个说明应该也是很客观的,在总体上说明对环境危害较小的情况下,没有刻意隐瞒在PX生产过程中是会产生苯、硫化氢具有高毒性和致癌性中间产物的事实,但也提到了解决办法和应对措施。
℃,能与 乙醇、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混溶。可燃,低毒化合物,毒性略高于乙醇,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1%~0%(体积分数)。
二甲苯对眼睛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醉效果。急性中毒者会出现眼痛、呼吸困难、头晕、恶心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意识模糊或神经系统反应。长期接触可能导致神经衰弱、皮肤问题,如干燥、皲裂甚至皮炎,女工可能出现月经异常。
此外,对二甲苯的泄漏也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它可以通过空气、水和土壤等途径进入生态系统,对植物、动物和人类造成危害。因此,在使用和储存对二甲苯时,必须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以防止泄漏和环境污染。为了减少对二甲苯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应尽可能减少其生产和使用。
二甲苯是一种具有潜在危险的化学品,其物理性和化学性特性导致了一系列风险。其蒸气和液体易燃,且在流动或搅动过程中会产生静电,可能导致火花。由于其易燃性,它被归类为易燃液体,需谨慎处理。
健康危害:二甲苯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使皮肤脱脂。长期反复直接接触PX会使皮肤脱脂,并有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或听力有影响,也可能对人类生殖或发育造成毒性。
对二甲苯的结构式:C8H10;C6H4(CH3)对二甲苯为无色透明液体,具有芳香气味,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相对密度(20/4℃水)0.8611,(25/4℃水)0.8610;相对密度(空气=1)66。
对二甲苯的结构式通常写作C8H10,也可以表示为C6H4(CH3)2。对二甲苯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芳香气味,且不溶于水。它能与乙醇、乙醚、氯仿等多种有机溶剂混合。在20摄氏度时,对二甲苯的相对密度为0.8611,在25摄氏度时为0.8610。
对二甲苯:C6H4(CH3)2,系统命名为对二甲苯。
在使用液相色谱分析对二甲苯中对甲基苯甲酸的含量时,通常情况下,如果对甲基苯甲酸的含量在1%至10%之间,不会直接损害色谱柱,也不会吸附在色谱柱上清洗不掉。只要进样前确保样品通过过滤膜过滤,并且没有析出现象,不会堵塞色谱柱,可以放心进行操作。实际进样量取决于定量环的体积。
在这个过程中,大约有5%的对二甲苯会转化为对甲基苯甲酸。反应结束后,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过滤并用对二甲苯洗涤滤饼,最后干燥即可得到对甲基苯甲酸。另一种制备方法是通过对异丙基甲苯的硝酸氧化来实现。首先,将20%的硝酸和对异丙基甲苯混合,并在搅拌下升温至80-90℃进行反应,反应时间通常为4小时。
酸性高锰酸钾(KMnO4)与二甲苯(p-xylene)反应的主要产物是对甲基苯甲酸(p-methylbenzoic acid)和二氧化碳(CO2)等。在反应中,酸性条件下的高锰酸钾会被还原为锰离子(Mn2+),同时二甲苯被氧化为对甲基苯甲酸。
对二甲苯高温液相氧化法 此法首先由美国中世纪公司及英国卜内门化学工业公司于1955年提出,1958年由美国阿莫科化学品公司工业化生产。 图1 总的反应式为(图1): 但实际过程复杂得多,有人认为是经过下列步骤(图2):由于第二个甲基不易氧化,反应过程易停止在对甲基苯甲酸或对羧基苯甲醛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