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22种有毒芳香胺

1、属MAKⅢA1的致癌芳香胺4种,即4一氨基联苯、联苯胺、4一氯一2一甲基苯胺、2一萘胺。

2、过去的研究表明,一种叫做双甲胖的药物,是一种广谱性甲胱类杀蛾杀虫剂,属中等毒性杀端剂。而双甲眯可以被消化系统中的微生物分解为一种叫做2,6-二甲基苯胺的芳香胺。这是在新研究中检测到的最常见的芳香胺,在狗身上发现的芳香胺的近70%,在猫身上发现的芳香胺的近80%。

3、因此,总计有22种芳胺。禁用染料可分解成MAK(Ⅲ)A1及A2组中芳胺类的偶氮染料偶氮染料本身不会对人体产生有害的影响,但含有致癌芳香胺的偶氮染料的织物与人体长期接触,染料会被皮肤所吸收,并在人体内扩散。

4、在德国禁用的118只染料中,禁用分散染料共6只,未列入但受到22种有害芳香胺影响而被禁用的分散染料,据不完全统计有14种,还不包括以此作为复配染料的组成在内。在禁用染料中突出的是C.I.分散黄23,它是红光黄色双偶氮分散染料,我国商品名称为分散黄RGFL。

5、联苯胺是24种有害芳香胺中的一种。它通常用于有机化学生产有机染料及其染料中间体。在橡胶工业中,它通常被用作密封固化剂和塑料薄膜。工人可能在生产和使用中接触联苯胺。长期接触联苯胺的关键是引起出血性膀胱炎、膀胱状瘤和膀胱癌。联苯胺和膀胱癌是化学染料工业中常见的职业危害。

6、偶氮/致癌/致敏染料 偶氮染料是一种常用于纺织品和皮革染色的合成染料,化学结构上拥有一个氮氮双键(N=N)。有些偶氮染料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产生致癌的芳香胺。在欧洲,REACH法规 (EC) No 1907/2006附录XVII禁止在纺织品和皮革中使用22种致癌的芳香胺。

2-甲基苯胺的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1、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废弃物处置方法:建议用控制焚烧法处置。焚烧炉排出的氮氧化物通过洗涤器或高温装置除去。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带正压自给式呼吸器。

2、在处理二甲基苯胺时,应遵循严格的应急处置措施:皮肤接触:一旦皮肤接触到二甲基苯胺,立即脱下污染衣物,用肥皂水和清水进行彻底冲洗,确保干净后寻求医疗援助。眼睛接触:如果眼睛接触到,立即将眼睑提起,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同样寻求医疗帮助。

3、处理原则包括迅速脱离危险环境,清洁皮肤,并根据症状进行针对性治疗。如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治疗,可使用亚甲蓝、维生素C和氧疗。防治溶血和肝损害,可能需要使用地塞米松、还原型谷胱甘肽等药物。对于膀胱炎,可通过增加饮水量、碱化尿液和使用止血剂等方法缓解症状。

4、接触机会:染料及其中间体合成、溶剂、甲基化剂和试剂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人体危害:毒性表现与苯胺相似,但比苯胺弱,皮肤接触可发生溃疡。吸收后导致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而引起发绀。接触后可出现恶心、眩晕、头痛以及血液的影响。

5、防止泄漏、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一同运输。运输车辆应配备消防器材和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过程中需防曝晒、雨淋,避免高温,并按照规定路线行驶。对于废弃的二甲基苯胺,应采用焚烧法进行处置。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需通过洗涤器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用什么方法可以检验水溶液中是否含有甲基苯胺?

1、用亚硝酸。亚硝酸可以用亚硝酸钠和盐酸反应得到。先将样品水溶液冷却到0-5℃,加入亚硝酸钠固体,再滴入盐酸。 N-甲基苯胺是个仲胺,发生亚硝化反应,生成油状物。 2-甲基苯胺是芳香伯胺,生成重氮盐。向重氮盐溶液中加入苯酚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碱化,会生成非常鲜艳红色的偶氮化合物。

2、用亚硝酸钠的盐酸溶液可以鉴别:苯胺会反应生成重氮盐,常温下分解为苯酚与氮气;N-甲基苯胺会生成N-甲基-N-亚硝基苯胺,为不溶于水的黄色油状物;N,N-二甲苯胺则会生成4-亚硝基-N,N-二甲苯胺,为绿色沉淀。

3、加入茚三酮显色的是谷氨酸,加入亚硝酸能产生气泡的是苯胺,产生黄色油状物的是N-甲苯胺,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不分层且加热能产生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气体的是乙酰胺。

4、首先取少量并向这四种物质中分别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把不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的分成一组,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的分成另一组。向不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的两种物质中加入亚硝酸钠,静置或加热后有气体放出的是邻甲苯胺;生成黄色油状液体或黄色晶体的是N-甲基苯胺。

纺织品检测的纺织面料检测

纺织品检测 纺织品检测就是通过采用一些方法来对纺织品的面料进行检测,而一般我们可以将检测方法分为物理检测以及化学检测。

常规检测:纤维、纱线、化纤长丝、纺织(针织)面料、服装与羽绒制品和乌斯特纱线等各类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特种检测:纺织品的阻燃、耐磨、透湿、透气、渗水、抗静电等特种性能检测。生态纺织品检测:纺织品的pH值、甲醛含量、禁用偶氮染料、可萃取重金属含量、杀虫剂残留量、染色牢度、气味检测。

纺织品检测的项目有:尺寸变化及有关测试:(Dimensional Stability)水洗机洗尺寸稳定性、手洗尺寸稳定性、干洗尺寸稳定性、蒸气尺寸稳定性。

、色差超过允许范围 2)、连续性的起球,或明显的折痕或修补痕迹 3)、规格误差+-超过5%印花疵点(指的规律性或成批性)成品规格不符合 4)、长度少于25码打结纱超过1处,在大批时允许多个打结纱但其间距不得少于25码不熟棉或坏棉影响成品的外观。

禁用偶氮染料测试:是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中最重要的品质监控项目一,也是生态纺织品最基本的质量指标之一,主要通过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测试。偶氮染料测试分三个方法,纺织品(除涤纶和真皮外的纺织品)、聚酯(涤纶)、皮革(真皮),所以做偶氮测试时一定要提供产品的成份。

纺织品国家标准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产品标准-即针对产品具体品种的不同指定的标准,如衬衫,西服大衣,棉针织内衣等;另一类是方法标准-即各种检测的具体操作方法,如耐光色牢度,甲醛,pH值测定等。

2,6-二甲基苯胺的安全风险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

堵截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或限制性空间。少量泄漏可使用砂土吸附,大量泄漏则需筑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并转移至专用收集器,最终送至废物处理场所。二甲基苯胺具有易燃性,燃烧产物可能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氧化氮。在灭火时,应采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或砂土进行扑救。

用于制香兰素、偶氮染料、三苯基甲烷染料,也可作溶剂、稳定剂、分析试剂等。毒性:高毒。吸入其蒸气或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其毒性和苯胺大致相同。具有血液毒、神经毒和致癌性。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5×10 -6。应避免与皮肤接触。操作现场应有良好通风,设备应密闭。操作人员要穿戴防护用具。

酸性染料 全世界酸性染料的消耗量仅次于硫化、直接和分散染料,在德国禁用染料中酸性染料近30只。所涉及的有害芳胺品种较多,分布于联苯胺、二甲基联苯胺、邻氨基苯甲醚、邻甲苯胺、对氨基偶氮苯、4—氨基—3,2—二甲基偶氨苯及染料本身致癌等广泛范围 内。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在生产和应用的过程中,约有10%-15%的染料未经处理即被排放到环境中去并可能严重影响接触者的健康。因此,偶氮废水必需在排放前进行无害化处理。目前,已有多种处理偶氮废水的方法,其中微生物脱色法被认为是最为有效且对环境无害的方法。

2-甲基苯胺的物质的理化常数

1、主要成分:纯品外观与性状:熔点(℃):5沸点(℃):191相对密度(水=1):0.96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7蒸气压(kPa): 0.13(25℃)溶解性:溶于乙醇、乙醚、氯仿、苯等多种有机溶剂。能溶解多种有机合成物。微溶于水。

2、产品性状:淡黄色油状,有特殊气味液体熔点:5℃沸点:193~194℃密度:0.96 g/ml折射率:5582闪点:73℃凝固点:5~5℃闪点(开杯):68℃黏度(25℃):5mPa·s。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酸溶液、乙醇、乙醚、氯仿、四氯化碳、苯。

3、该物质的分子量为1515克/摩尔。在常温常压下,它的蒸汽压和熔点分别为未给出的数据和104℃。4-硝基-2-甲苯胺具有一定的溶解性,可以溶于乙醇和乙醚中。它的密度信息没有提供,但根据其化学性质,它在通常条件下应该是相对稳定的。

4、要计算摩尔数,需要知道物质的摩尔质量和物质的量(通常以摩尔为单位表示)。给定的是体积0.6 ml的N,N-二甲基苯胺,因此需要转换为物质的量。首先需要知道N,N-二甲基苯胺的分子量。根据化学式C8H11N,可以计算得到其分子量为1419 g/mol。根据摩尔的定义,1 mol 物质的质量等于其摩尔质量。

2-氯-2-甲基苯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