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文名称:咖啡因;英文名称:Caffeine;别名名称:1,3,7-三甲基黄嘌呤;分 子 量:1919。物理性质:性状:通常以无结晶水与一个结晶水的形式存在,为白色粉末或白色针状结晶。无臭,味苦。密度(g/mL,18/4℃): 23。熔点(oC):238℃,178℃升华。
2、咖啡因的化学成分C8H10N4O2,是一种白色略带苦味的粉状物,早在1820年就有人从咖啡豆分离出来。(注:这有一段典故,德国大诗人歌德喝咖啡,却苦于无法正常入眠,便要求他的化学家好友隆吉,分析咖啡豆里到底是什么成分让人失眠,1820年隆吉分离出妨碍睡眠的咖啡因,歌德称得上低因咖啡的启蒙祖师爷。
3、化学性质 咖啡因属于甲基黄嘌呤的生物碱。纯的咖啡因是白色的,强烈苦味的粉状物。它的化学式是C8H10N4O2。它的化学名是1,3,7-三甲基黄嘌呤或3,7-二氢-1,3,7三甲基-1H-嘌呤-2,6-二酮。分子量,1919 物理性质 白色粉末或六角棱柱状结晶, 熔点 238°, 178°, 升华。
4、咖啡因是一种生物碱,化学式为C8H10N4O2,分子量为1919。它是一种苦味物质,可溶于水和乙醇。咖啡因主要存在于咖啡豆、茶叶、可可豆、柑橘类食品等中。
5、咖啡因是一种化学物质,属于苯乙胺类物质,化学式为C8H10N4O2。它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生物碱类物质,最早发现于茶叶和咖啡豆中。咖啡因含量丰富的食品还包括巧克力、可可、茶等。咖啡因可以刺激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提高人的警觉性和注意力,使人的思维敏捷,精神状态良好,并能增强肌肉收缩。
6、咖啡因属于甲基黄嘌呤类成分,可以在咖啡、茶叶、可可豆等植物中找到。咖啡因是一种刺激性物质,因此,咖啡因被广泛用于饮料、食品和药品中。咖啡因的化学式为C8H10N4O2,化学结构类似于腺嘌呤。

明矾净水原理离子方程式:AI3+ + 3H2OAI(OH)3(胶体) + 3H+。明矾工作原理是:硫酸铝钾溶液中含有铝离子,铝离子水解:Al3++3H2OAl(OH)3(胶体)+3H+,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和氢离子,氢氧化铝胶体的吸附能力很强,可以吸附水里悬浮的杂质,并形成沉淀,使水澄清。
明矾工作原理是:硫酸铝钾溶液中含有铝离子,铝离子水解:Al3++3H2OAl(OH)3(胶体)+3H+,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和氢离子,氢氧化铝胶体的吸附能力很强,可以吸附水里悬浮的杂质,并形成沉淀,使水澄清。所以,明矾是一种较好的净水剂。明矾是无色透明块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甜而酸涩。
Al3++3H2OAl(OH)3(胶体)+3H+ 分 析:明矾净水的原因是Al3+水解生成Al(OH)3胶体,由于胶体面积大,具有吸附能力,达到净水的目的,Al3++3H2OAl(OH)3(胶体)+3H+。考点:考查盐类水解、胶体的性质。
1、外观是一种白色或者黄色结晶,可溶于水,用作酸碱指示剂,指示范围是酸性,混合指示剂的变色pH值大约是1,二甲基黄碱色为黄色,溴甲酚绿碱色为蓝绿色,酸性为亮黄色。
2、二甲基黄是有毒物质, 金黄色片状物,能醇于醇、苯、氯仿、醚、石油醚和矿酸,不溶于水,熔点:114~117°C。主要用作酸碱指示剂,测定胃液中的游离盐酸,过氧化脂肪的点滴试验;。
3、晚上好,二甲基黄是一种溶剂型染料极性很小,由于物理相似相溶和无水乙醇兼容所以能用95%无水乙醇洗脱。罗丹明B是一种碱性阳离子苯胺盐基染料极性很大既能溶于冷水也能溶于一部分极性溶剂,我记得溶于无水乙醇和乙二醇比水有更明显荧光现象。碱性染料和酸性、直接、活性、分散都不一样能两相兼容。
第二个化学计量点时,滴定反应为:NaHCO+HCl == NaCl+CO↑+HO溶液pH为9,以二甲基黄-溴甲酚绿为指示剂,终点呈亮黄色,滴定体积为V2(ml)。当V2 V1时,则混合碱为NaCO+NaHCO;当V1V2时,为NaCO+NaOH。
反应方程式: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K_2Cr_2O_7+14HCl=2KCl+2CrCl_3+7H_2O+3Cl_2uparrowK2Cr2O7+14HCl=2KCl+2CrCl3+7H2O+3Cl2↑。这个方程式清楚地表明了反应物、产物以及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反应条件:这个反应通常在实验室或工业环境中进行,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
实验室可用K2Cr2O7固体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r2O7+14HCl(浓)=3Cl2↑+2CrCl3 +2KCl+7H2O,化学方程式,又名化学反应式或化学反应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的符号表示,用来描述各种物质之间的不同化学反应。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反应物在左,生成物在右。
【GeO2+4HCl=GeCl4+2H2O 】二氧化锗 为白色粉末不溶于水,不跟水反应。是以酸性为主的两性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