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α溴代乙苯结构如下图:Br在和苯环相连的第一个碳上。是一个化学元素,元素符号 Br,原子序数 35,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4周期、第ⅦA族,是卤素之一。溴分子在标准温度和压力下是有挥发性的红棕色液体。密度119克/厘米3。熔点-2℃。沸点576℃。主要化合价-1和+5。
2、α溴代乙苯结构如下图所示,Br在和苯环相连的第一个碳上。溴是唯一在室温下呈现液态的非金属元素,并且是周期表上在室温或接近室温下为液体的六个元素之一,深红棕色发烟挥发性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其烟雾能强烈地刺激眼睛和呼吸道。在空气中迅速挥发。
3、单质:溴 单质化学式:Br2 颜色和状态:深棕红色、易挥发、有强烈刺激性臭味、液体 密度:119g/cm3 熔点:-2℃ 沸点:576℃ 晶体结构:晶胞为正交晶胞。
4、α-溴代乙苯的结构式中,溴原子位于乙基苯环的α位,即与苯环相连的第一个碳原子上。 溴(Br)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第35号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ⅦA族,是卤素家族的一员。
总结起来,虽然溴单质的沸点在常温下较低,但其易挥发的特性源于其高饱和蒸汽压。在挥发过程中,溴单质从液态转变为气态,形成的是与液态平衡的溴气。这二者共同构成了溴在常态下独特的化学行为。
溴单质在常温下是液体状态 溴是一种化学元素,元素符号 Br,原子序数 35,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4周期、第ⅦA族,是卤族元素之一。溴分子在标准温度和压力下是有挥发性的红黑色液体,活性介于氯与碘之间。纯溴也称溴素。
早上好,单质溴由于其沸点为58度,在低于它的沸点时呈现液体状态。红棕色为溴的原子色泽,两个溴原子为一个溴分子,从而我们人眼中视觉色彩也是红棕色的(另外常见的还有液氯是黄绿色的,单质碘是深紫色等等)。
1、氟氯溴碘有以下几点共性:最外层都是7电子,容易失去电子,具有氧化性。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还原性增强。同周期元素的电子层数相等,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氧化性增强。
2、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氟作为一种特殊的卤素,它主要表现出还原性。而其余的卤素(氯、溴、碘等)则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这意味着它们既可以作为氧化剂参与反应,也可以作为还原剂参与反应。综上所述,卤素在化学反应中既展现出共性也展现出差异。
3、主族元素包括氢、锂、钠、钾、铷、铯、钫、铍、镁、钙、锶、钡、镭、硼、铝、镓、铟、铊、碳、硅、锗、锡、铅、氮、磷、砷、锑、铋、氧、硫、硒、碲、钋、氟、氯、溴、碘、砹。
4、在研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门捷列夫发现某些元素除具有特性外,还存在共性。例如,卤素元素氟、氯、溴、碘,它们拥有相似的性质;碱金属元素锂、钠、钾暴露在空气中时,都迅速被氧化,因此只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而某些金属如铜、银、金,能在空气中长久保持不被腐蚀,因此它们被称为贵金属。

1、溴化钠沸点是1390℃。基本信息 中文名:溴化钠;英文名:Sodium bromide;别名:溴化钠、钠臭、溴化钠(98%,BR)、钠溴、溴化钠(工业级和医药级)、溴离子,认证阴离子标准液溶液、溴离子IC标准液、密度标准品1251KG每M溴化钠溶液。
2、物理性质:密度:在25℃时,溴化钠的密度为203g/mL。熔点:溴化钠的熔点为755℃。沸点:在常压下,溴化钠的沸点为1390℃。折射率:溴化钠的折射率为6412。溶解性:溴化钠易溶于水,特别是在100℃时,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21g/100ml水,且水溶液呈中性。
3、氯化钠。氯化钠:熔点801℃,沸点1413℃。溴化钠:熔点755℃,沸点1390℃。因此,氯化钠的熔点和沸点都比溴化钠高,可以得出氯化钠的熔沸点比溴化钠高。
4、溴化钠的沸点是1390℃,这是一种无色的立方晶系晶体或白色颗粒状粉末,没有特殊气味,味道则为咸而略带苦涩。由于其化学结构特性,溴化钠容易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并形成结块,但并不会潮解,即使在潮湿环境中也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形态。
一溴甲烷常温下是无色气体。通常无味,在高浓度时有甜味。分子式CH3-Br。分子量995。相对密度730(0/4℃)。熔点-966℃。沸点6℃。自燃点5322℃。蒸气密度27。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爆炸限15~15% 。
一溴甲烷常温下是无色气体。通常无味,在高浓度时有甜味。它易溶于乙醇、氯仿、乙醚、二硫化碳、四氯化碳、苯。液体溴甲烷能与醇、醚、酮等混溶。它被广泛用于土壤消毒和消灭害虫,但在蒙特利尔条约中属于逐步禁用药品。分子式CH3-Br。只含共价键。无同分异构体。可使用CH4与Br发生取代反应制得。
一溴甲烷,常温状态为无色气体,通常无味,但在高浓度下能散发出甜味。其在土壤消毒与害虫消灭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然而,因其被列入蒙特利尔条约的逐步禁用药品,其使用受到了限制。分子式为CH3-Br,仅包含共价键,不存在同分异构体。通过甲烷与溴发生取代反应,一溴甲烷得以制备。
1、溴甲烷微溶于水,却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苯、四氯化碳和二硫化碳。需要注意的是,它会腐蚀铝、镁及其合金,并在氧气中容易燃烧,但只有在高热或明火条件下才会在大气中燃烧。在正常大气压下,与空气混合的爆炸性范围较窄,但在高压下范围会扩大。加热时,溴甲烷会分解生成溴化物。
2、溴甲烷的理化性质包括无色、无味、甜味、分子式、分子量、相对密度、熔点、沸点、自燃点、蒸气密度、蒸气压、溶于水和有机溶剂的能力、腐蚀性、易燃性、爆炸范围、分解性以及与某些物质的不兼容性。这些性质决定了其在工业、农业、医药、科研等领域的广泛用途及潜在风险。
3、无色气体。通常无味; 在高浓度时,有甜味。分子式CH3-Br。分子量995。相对密度730(0/4℃)。熔点-966℃。沸点6℃。自燃点5322℃。蒸气密度27。蒸气压2418 kPa(1824mmHg 25℃)。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爆炸限15~15%。
4、溶解性: 溴甲烷不溶于水,但在乙醇、乙醚和氯仿等大多数有机溶剂中能够溶解。密度: 相对密度与水相比为72,与空气相比为27,显示出其在空气中的较高密度。稳定性: 溴甲烷在通常情况下是稳定的,不会自行分解或发生化学反应。安全标志: 根据危险标志,它被标记为2,表示为有毒液化气体。
5、在物理性质上,甲基溴的蒸汽压在25℃时为2418千帕,闪点则低至-40℃,这意味着它在常温下可能具有一定的挥发性。它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93℃和6℃,说明它在低温下为固态,而在室温以上则转变为液体。
6、化学名称:溴甲烷 理化性质:纯品为无色气体。沸点5℃,具有类似氯仿的气味,凝固点-93℃,密度73g/mL。25℃水中的溶解度为34g/L,与冰水形成大体积结晶水合物,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如乙醇、乙醚、二硫化碳、油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