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莴笋种植时间和方法

秋莴笋种植时间和方法秋莴笋一般在8月中旬到10月种植,它的种子难以萌发,需要提前催芽,然后和细土搅拌均匀后,撒到土质疏松且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壤中,之后覆土并盖上薄膜,等到它出苗后还要进行通风,秋莴笋幼苗长出4-5片真叶的时候,需要进行间苗,幼苗期间要及时追施氮肥。

秋莴笋的种植时间一般从8月中旬持续到10月,收获时间从11月中旬到次年早春的2月份。种植方法与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如下: 种植时间 秋莴笋的种植时间主要集中在8月中旬至10月,这段时间的气候条件适宜秋莴笋的生长。

秋莴笋的育苗种植时间通常在每年的9-10月,具体种植时间需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安排。种植方法如下: 品种选择:由于秋莴笋幼苗期间温度较高,光照强度大,因此应选择耐热、尖叶类型的中晚熟品种,如紫皮香、柳叶莴笋、万年春等。

种植时间秋莴笋从播种到收获需要三个多月。如果播得太晚,天气越来越冷,就不适合莴笋幼苗存活。一般7月下旬到8月上旬播种比较合适。选择品种。现阶段建议选择对高温长日照反应较慢的中晚熟品种。一般尖叶笋晚熟,苗期耐热。

秋莴笋的最佳种植时间是在每年秋季的7月下旬至8月上旬,因为此时的温度和光照较为适宜,能够提高植株的发芽率,种植秋莴笋时,需要选择对高温长日照反应较为迟钝的中早熟品种。

莴笋的最佳种植时间是根据季节和当地气候环境而定的,但一般来说,春莴笋可以在2-3月份种植,夏莴笋在4-5月种植,秋莴笋在7-9月种植。种植方法及注意要点如下:种植时间 春季种植:2-3月份进行育苗,此时气温逐渐回暖,适合莴笋的生长。

露天莴笋一亩田要多少颗苗子

莴苣需肥量大,要选择保肥力强疏松壤土,亩施厩肥或垃圾3000-4000公斤、人粪1500-2000公斤为基肥,翻地后作成6米(连沟)畦面。栽植密度依品种与季节而异。早熟种,行株距为18-23厘米见方,亩栽8500-12000株,晚熟种25-30厘米见方,亩栽7000-8000株。

莴笋的种植方法是:春莴笋以苗越冬,前期生长缓慢,需肥量少,栽后浇一次稀粪水,如实行间套作不能施基肥时,年内应增施1-2次为粪,亩施1000-1500公斤,结合中耕疏土,促使根系生长。冬前要控制肥水,避免徒长,增强耐寒力,过冬。

莴笋四季均可种植,但能在蔬菜淡季向市场供应优质的莴笋,种植的经济收益就会大不相同。可采用耐热品种和相应的栽培技术,在5-8月份播种栽培无公害莴笋,每亩栽4000-5000株(用种量30-50克),产量2500-4000公斤,必会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一般按3235公分的株行距进行移栽,每亩种植4800-5200株,移栽时淘汰茎部已膨大的苗子,以免早期抽薹。田间管理 移栽后及时浇水,移栽成活后兑水浇施氢铵每亩8~10千克加普钙10千克。以后控水控肥,加强中耕,莲座期至叶片封垄浇水追肥,每亩施尿素10~15千克,硫酸钾5千克,以后见干见湿。

苗龄25-30天,长至5-6叶、苗高20cm时即可移栽。移栽前整地,大田每667㎡施入腐熟有机肥3000kg、三元复合肥50kg.畦宽2m,行距30cm,株距27cm.宜在午后带土移栽,选择粗壮节间短的壮苗,淘汰高脚苗、病苗。定植前浇透底水,定植后及时浇定根水。

莴苣栽培要点

1、夏季栽培的莴笋以小畦面为好,雨水多时,一般不必浇水;阳光强时,田土较干,可进行灌水。夏莴笋须看苗追肥,苗子长势差的,可在前期每667平方米用1000千克腐熟的人畜粪加10千克尿素,结合浇水追肥1~2次,以后注意适时浇水,维持土壤湿润。

2、莴苣栽培要点主要包括播种期、培育壮苗、整地施肥与合理密植、以及田间管理。以长江流域为例,莴苣以春莴笋为主,播种期一般在第一年秋季9-10月,大约40-50天后当苗具5-6片真叶时定植,冬季可以安全越冬。次春返青后有充分时间生长叶丛,4-5月收获就能获得高产。

3、土壤选择上,莴笋适应性广泛,对土壤要求不高,但肥沃、能排能灌的壤土地更佳。对于不太肥沃的土壤,需增施生物菌有机肥。干旱田块可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品种选择方面,应选耐热、不易抽薹、抗病、高产的青皮绿肉品种。尖叶莴笋耐热性更强,不易生病;圆叶莴笋更受消费者欢迎,产量更高。

4、春莴笋:12月份至翌年3月用大棚育苗,或在2月中旬至3月下旬进行露地育苗。(2)夏莴笋:可露地栽培,时间为4-5月份上中旬,于5月份下旬至7月份种植时要覆盖遮阳网,种植方式为直播,或高密度栽植。(3)秋莴笋:于7-9月份播种(覆盖遮阳网),育苗移栽。

5、种植春莴苣时,应在冬天前进行定植,以确保根系发育良好,能熬过寒冷的冬天。越冬管理:防冻保苗是关键,除了莴苣本身的耐低温能力外,还需进行人为干预。在地面结冰前,可用马粪覆盖植株周围以保护其根部。根据以往气温判断幼苗是否能度过冬天,必要时采取额外保暖措施。

大连莴苣的种植方法和管理

1、大连莴苣的种植方法和管理 整地施肥,应 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力强的土壤为宜,深耕晒地,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2-3吨,晒垡7~10天后精细整地,以8~9米开墒,正季栽培采用平墒,反季栽培采用高墒。

2、只有适当的水肥管理,才能获得高产优质的生菜。【栽培要点】生菜属冷凉蔬菜,露地栽培主要是春、秋两季。如要周年供应,则要采用露地、保护地相结合的方式生产,基本上可满足全年的需求。上海地区,春季栽培时,一般于1月底到2月上旬,在冷床育苗,3月上旬左右定植。

3、时间和种植密度:我县适宜种植时间为11月下旬一12月下旬,栽植密度用株距3术,行距3米,亩栽74株。

4、③科学管水。播种前应浇透水,苗期提倡小水勤浇,莲座期依天气、墒情和植株长势适度蹲苗,天气干旱也可不蹲苗。蹲苗后应浇足1次透水,包心期保持上面湿润。灌水后及时中耕,防止土壤板结、盐碱上升。避免用污水和咸水浇田。④合理施肥。

5、西瓜虫是一种害虫,又叫潮虫,学名鼠妇。在农业生产中主要危害瓜类幼苗和十字花科蔬菜幼芽、嫩根及草莓等浆果等农作物。

6、霉斑早期单独分散,后联合成一个大霉斑,甚至可以覆盖全叶,严重影响光合作用,使正常新陈代谢受到干扰,造成早衰,产量受到损失,防治方法为种植抗病品种。药物治疗:(6)经常使用的保护剂有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500倍液、70%代森锰锌400倍液。

永安莴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1、年,永安莴苣被批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保护范围覆盖福建省永安市所有行政区域。该产品受到严格的质量和技术要求管理。永安莴苣的保护品种为“飞桥莴苣1号”。立地条件要求土壤为壤土或砂壤土,有机质含量需大于5%,pH值在6至7之间,海拔不超过500米,同时须确保水源充足与灌溉方便。

2、永安莴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福建省永安市人民政府《关于界定永安莴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提出的范围为准,为福建省永安市所辖行政区域。永安莴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永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3、年1月13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亲临永安市八一村,对永安莴苣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特色与品质卓越,是引领农民奔向小康生活的“致富菜”。2007年,永安莴苣成为首批获得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农产品,标志着其品质与价值得到国家认可与保护。

4、“安砂鱼”是永安市继“永安莴苣”“永安鸡爪椒”“闽笋干”“安砂淮山”“永安金线莲”“吉山老酒”六个产品之后第七个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永安特产四:永安莴苣:永安莴苣,福建省永安市特产,以其独特风味、优良的品质畅销上海、深圳、厦门等国内市场。

莴苣的栽培密度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