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环上有硝基和甲基的命名方法是说明甲基的位置,主名称为硝基苯,苯环是苯分子的结构,为平面正六边形,每个顶点是一个碳原子,每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氢原子结合。甲基是甲烷分子中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下的电中性的一价基团。
下午好,按照有机化学命名法,苯环为第一主体,硝基为第二主体,甲基为第三主体,卤素非基用在第四主体和外扩。氯化-甲基-硝苯。
苯环上有三个不同取代基甲基,羟基,醛基,其命名规则为:甲基、乙基等简单烷基的“基”字可以省去。(如:1,2-二甲苯)。
1、-溴甲基间苯二甲酸二甲酯合成方法如下:将50g间苯二甲酸二甲酯和20gN-溴代丁二酰亚胺放入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加入100mL乙醇,搅拌均匀。在搅拌的过程中,加入6g氢氧化钠,继续搅拌。
2、首先是利用聚酯原料对苯二甲酸酯生产过程的副产物粗苯甲酸甲酯。其次经过硫酸处理和提纯后,再用浓硝酸和浓硫酸混酸消化,将硝化物冷却、洗涤、分离出间硝基苯甲酸甲酯。
3、以间苯二甲酸(IPA)为原料, 通过将IPA用发烟硫酸磺化,磺化物不经分离,利用剩余废酸作催化剂直接进行酯化,再经中和、精制制备SIPM。
4、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将适量邻苯二甲酸和甲酸甲酯加入反应瓶中。 加入少量三氯化铝或硫酸等酸性催化剂。 在恒温条件下反应,反应过程中有甲酸甲酯气体生成。 反应完全后,用水淋洗反应产物,过滤后进行蒸馏纯化。
5、如何以甲苯为原料合成间苯二甲酸?甲苯氧化生成苯甲酸,进一步酯化生成苯甲酸甲酯,与溴化氰反应生成间氰基苯甲酸甲酯,酸水解即得。
6、下午好,间苯二甲酸二甲酯和对苯结构相近可以在强酸或者强碱条件下发生水解重新生成间苯二甲酸和无水甲醇,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是两种最常见的催化水溶液,此外在其他条件中亦有可能发生酯交换反应。
如果是溴蒸气与甲苯反应,那么在当光照条件下,发生的是甲基上的取代,反应过程与溴与甲烷的取代一样,一个氢原子一个氢原子地取代。
在碘触媒存在下,将邻氯甲苯用溴素于0~5℃溴化,得到3-溴-6-氯甲苯。将其在氧化亚铜存在下,于 压热釜中用28%氨水进行氨解,生成6-氯-3-氨基甲苯,再用98%硫酸于180℃烘焙磺化,中和,水洗,酸析,得到成品CLT酸。
甲基是邻对位取代基,在与溴水亲电取代反应中由于邻位的位阻效应,对位上溴是主要产物。这一步确定了,下一步上硝基就只能在甲基邻位了。
邻二甲基笨和钠液氨反应生成邻溴甲苯和对溴甲苯。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液氨和钠与甲苯发生的化学反应是生成邻溴甲苯和对溴甲苯,方程式为2NH3+H2SO4=(NH4)2SO4,3NH3+H3PO4=(NH4)3PO4NH3+CO2+H2O=NH4HCO3。
你好,要以CH2=CH2合成CH3COOCH2— CH3COOCH2是必须要经过氧化的。1,把双键氧化断,在金属的催化下,先将一部分的CH2=CH2氧化成CH2O(有醛基了)。
这几个题的难点在最后一题。甲基格氏试剂与环己酮加成,然后酸性水解,得甲基环己烯。后者再臭氧化/稀的碱性高锰酸钾,开环并生成对应的醛和酮。
先苯甲醛和丙酮缩合,激烈搅拌下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立即变黄,温度迅速上升。为了防止产生二苄叉丙酮,立即冰浴。随即稳定,撤冰浴,常温搅拌40min。酸化,盐水洗,分液,干燥。有机相好像没什么味。
须严格控制条件。接下来是这个反应的机理:碳上同时连接一个氮原子和一个羟基叫做醇胺,碳氧间的派键的一对电子极易转移到氧上,使其带上强烈负电位,吸引氢离子,生成醇胺,而醇胺为该反应中间体,失水得碳氮双键。
首先是苯反应得到硝基苯,这一步没有问题,问题出在下一步,不能用硝基苯溴化得到产物的。
第一题,首先1-丁烯在过氧化物存在下与溴化氢加成(反马氏加成)得到1-溴丁烷,乙炔与钠反应(乙醚中)生成乙炔钠,然后混合反应,生成1-己烯,再催化水合即得2-己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