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它是有机化学中的一个常见表示法,表示甲基苯胺中甲基连接在苯环上的氮原子上。甲基苯胺的化学式为C7H9N,是一种无色至红棕色的油状液体,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它主要用作有机合成的中间体、酸吸收剂和溶剂,在染料工业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2、n,n-二甲基苯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8H11N。它是一种具有强烈毒性的化合物,常见于染料、农药等领域。下面,将从结构、应用和危害三个方面分析这种化合物。首先,n,n-二甲基苯胺有独特的分子结构,它含有苯环和两个甲基基团。这种结构使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反应性。
3、然后又是个仲胺,可以猜想这个A是N-甲基苯胺。第三步,氨基对苯环是个强推电子基团,很容易亲电取代邻对位,和溴水反应生成2,4,6-三溴取代物,这个东西恰好就是白色沉淀,所以第二步的猜想是对的。综上,A是N-甲基苯胺,B是N-甲基-2,4,6-三溴苯胺。结构式不方便写,自己画吧。
4、第四道题。凡是结构式为RCH2-CO-R的醛或酮(R也可为芳基),可发生卤仿反应。同时乙醇和甲基二级醇在这一反应条件下被氧化成羰基化合物,因而也能发生卤仿反应。见http://baike.baidu.com/view/139832htm#4 第五道题。
5、此即苯胺、N-甲基苯胺和N,N-二甲基苯胺的混合物。用硫酸处理混合物,使苯胺生成硫酸盐结晶滤除。N,N-二甲基苯胺可与乙酐经下列反应转化为N-甲基苯胺。工业品N-甲基苯胺含量≥98%。原料消耗定额:苯胺1200kg/t、甲醇700kg/t。
氯化苄与苯胺主要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反应分两步,最终主要生成二苄基苯基氯化铵与氯化氢。
甲苯卤代得苄基氯应属于自由基反应。氯化苄在通常情况下为无色或微黄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有催泪性。与氯仿、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混溶。苄基氯不溶于水,但可以与水蒸气一起挥发。水解生成苯甲醇。在铁存在下加热迅速分解。氯化苄与乙醇及水三相混合后,颜色呈白色浑浊液。
发热。根据实验结果得知,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和氯化苄在无水碳酸钾,DMF条件下加热反应,所以氯化苄和dmf。氯化苄是一种有机物,化学式为C7H7Cl,无色或微黄色的透明液体,属致癌物质,具有刺激性气味,微溶于水,易溶于苯、甲苯等有机溶剂,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医药中间体。
先在ZnCl的催化下,发生苯环的烷基化反应,生成苄醇。苄醇上的羟基在ZnCl和HCl的存在下继续被转化成氯代。也就是说,这个反应生成的是氯化苄。这个反应又叫氯甲基化反应。具有强还原性,尤其是在碱性溶液中,还原能力更强。
反应温度为80-100℃。反应得到苯乙腈粗品后,通过减压精馏而得成品。精制品纯度可达99%,收率约90%。原料消耗定额:氯化苄(96%)1270kg/t、氰化钠490kg/t、乙醇(95%)544kg/t、二甲胺(30%)17kg/t。其制备方法是用氯化苄和氰化钠缩合制成。
属于。苯胺是一种常见的季铵盐,它具有一个可以与酸或碱反应的铵基(-NH2)。当苯胺与酸反应时,它会形成季铵盐。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n-甲基苯胺是一种季铵盐。注意:季铵盐是一种化合物,它由一个铵基和一个酸基组成。季铵盐具有很多不同的种类,包括苯胺、胺类等。

中文名称:N-甲基苯胺别名:甲基替苯胺; 甲基苯胺; 甲苯胺(混合物)性状:无色至红棕色油状易燃液体。熔点:-57 ℃ 沸点:1925 ℃ 相对密度:0.9891 折射率:5684 闪点(℃):83 ℃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氯仿。
N,N-甲基苯胺又称二甲基替苯胺,简称DMA,分子量1218。无色至淡黄色油状液体,有刺激性臭味,在空气中或阳光下易氧化使色泽变深,相对密度0.9555。凝固点5~5℃。沸点193~194℃。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甲苯等多种有机溶剂,微溶于水。
N-甲基苯胺结构中含有一个苯环,一个亚氨基-NH-和一个甲基-CH3。N-甲基苯胺为N烷基芳胺系列中主要产品,是精细化工的重要中间体。主要用于制作炸药中定剂,常用于调和直馏汽油。N-甲基苯胺常温下无色油状液体。
因为芳环上的取代氨基是个很强的给电子基,通过其与苯环的p-π共轭作用使苯环的电子云密度增加,尤其是邻对位。由于重氮盐进攻邻位时位阻较大,因此,偶合反应优先发生在取代氨基的对位。当对位被占,则发生在邻位。偶合反应绝对不会在取代氨基的间位上发生。
转化机理是内部转移(ISC)和振动松弛(VR)。顺反异构偶氮苯(C6H5N=NC6H5)是一种有机分子,其中两个苯环上各有一个亚硝基(-NO)和一个氨基(-NH2)。它们可以通过光化学反应,电化学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等不同途径进行转化。
生成偶氮化合物的反应。偶氮与苯酚作用生成偶氮化合物的反应。氮化合物称为重氮剂。酚类和芳胺就称为偶合组分,大多数为电子云密度较高的试剂,如苯酚、萘酚、苯胺、景胺及它们的衍生物等,偶合能力随着电子云密度的升高而增强。
生成偶氮化合物)中,再加入适量亚硝酸钠溶液(整个反应过程需控制在0~5℃),用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亚硝酸钠是否过量(不足需补加,过量加尿素破坏)。脂肪胺的重氮盐极不稳定,在生成的过程中就会分解,生成醇(分解过程中经过碳正离子,会有重排现象)。
1、与亚硝酸反应,出现不同现象和不同产物,可以鉴别芳香族的伯、仲、叔胺。
2、苯胺:加热,搅拌,说白了就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黄色或红棕色。
3、用对甲苯磺酰氯和饱和溴水可以将它们鉴别出来。
4、三者分别和酸反应,所得的产物的再分别与NaOH反应,对甲基苯胺所得反应产物与NaOH反应溶解,N-甲基苯胺所得产物与NaOH反应产物不溶,NN-二甲基苯胺所得产物与NaOH不反应,无变化,仍为NN-二甲基苯胺。
1、nn二甲基苯胺与重氮盐偶合在对位的原因如下:它们之间的反应遵循了亲电取代反应的规律。负电荷稳定效应。发生在芳香族化合物的对位。
2、重氮盐与二甲苯胺发生反应的类型属于偶合反应,重氮化合物的氮原子接在N,N-二甲基苯胺的对位。邻对位被二甲胺基活化,对位没有位阻,备用。
3、N,N-二甲基苯胺反应性能很好,但是在水中溶解度不佳,所以常在弱酸性条件下进行反应。这样就能形成铵盐并使其溶解,反应的时候芳香胺会再解离出来。但如果酸性过强,反而不利于芳香胺的解离。综上,pH通常控制在5~7。 两个因素:一个是氨基的邻对位定位效应;一个是形成邻位产物时空阻较大。
4、重氮盐在氯化亚铜催化下,可以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苯;反应温度过低,反应速度过慢;若温度超过5度,则生成的重氮盐易水解成酚类,降低了产率。在弱酸性条件下反应,可以使生成的甲基橙成酸性物质,得以沉淀下来。3 因为N,N-二甲基苯胺的邻位位阻很大,限制了邻位取代的发生。
5、可以与酚和三级芳胺发生偶联反应。重氮盐正离子可以与酚和三级芳胺发生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生成偶氮化合物。该反应也称偶联反应,产物常用作偶氮染料。重氮盐芳环上的亲核芳香取代反应:重氮基被其他官能团(卤素、氰基、羟基、氢、硝基、磺酸基等)取代。
6、如果溶液酸性过强,胺变成了铵盐,使芳环电子云密度降低,不利于偶联反应,如果从重氮盐的性质来看,强碱性介质会使重氮盐转变成不能进行偶联反应的其它化合物。 偶氮化合物是一类有颜色的化合物,有些可直接作染料或指示剂。在有机分析中,常利用偶联反应产生的颜色来鉴定具有苯酚或芳胺结构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