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固态水(冰)的密度是:918kg/m3;液态水的密度是:9984kg/m3;水在98℃时达到最大密度:9997kg/m3。油的密度随气温变化。
2、水的密度是0×10三次方。油是0.71×10三次方。水通常是无色、无味的液体。油是常温下为液体的憎水性物质的总称,由一种或多种液态的碳氢化合物组成。
3、水的密度大。水的密度是1g/cm^3,食用油的密度大致在0.92-0.93g/cm^3,易挥发油密度多在0.73-0.85g/cm^3之间。因此当水和油在一起时,油会浮在水的上面。水的密度大。
4、水的密度是密度:1g/cm^3。食用油大致在0.92g/cm^3-0.93g/cm^3;易挥发油密度多在073-0.85g/cm^3之间。从日常生活中可以观察出,油总是浮在水面的,直接证明了水的密度比油大。
5、水的密度更大。水的密度是10克每立方厘米,而食用油的密度大致在0.92-0.93克每立方厘米之间,因此当水和油在一起的时候,油会浮在水的上面。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
物质的体积和质量:密度与物质的体积和质量有关。物质的密度越大,其体积和质量就越小。物质的温度:密度与物质的温度有关。物质的密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密度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与质量、体积无关。密度的大小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不能从密度公式得出“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的错误结论。
压力、温度的变化会导致气体的密度发生改变,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不容易变。密度和分子之间的间距密切相关。联系温度T、压力p和密度ρ(或体积)三个物理量的关系式称为状态方程。
1、区别:比重是相对的,密度是绝对的。从物理学说密度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有单位。而比重一般是和水的密度比,单位是1。在4摄氏度下,密度在数值上等于比重。密度是规范说法。比重是以前老的不规范叫法。
2、比重是单位体积的重量与单位体积标准物质(水)的重量之比;密度是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它们的相同点事都可以用来表示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 它们的不同点是:比重是个相对值,相对同体积水的重量比,密度是个绝对值。
3、不一样。密度是材料单位体积的质量,而比重是材料的密度除以水的密度。比重是无单位的值,一般情形下随温度、压力而变。密度是某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1、米酒密度是在0.95~0.96×10^3kg/m^3之间;酱油密度为15*10^3kg/m^3。米酒主要原料是江米,所以也叫江米酒。酒酿在北方一般称它为“米酒”或“甜酒”。
2、白酒的密度随着酒度变化会发生变化,区间大部分在0.85~0.95,酱油密度2~3。大豆油,花生油,橄榄油,棕榈油,色拉油等等食用油,密度全部都是0.83。
3、酱油 食用油就不用说了 漂在水上 密度比水小 酒精的密度:0.8g/ml(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