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中子星的密度是水的100万亿倍以上,它的表面重力会有多恐怖?

中子星的密度是每立方厘米10^14克至10^15克,这意味着它的密度比水高出一百万万亿倍以上。 如果我们把一个足球大小的氢原子核放大,其直径将达到约7公里,而电子的大小则仅相当于一个玻璃弹珠。这样的比较揭示了原子内部的巨大空间。

根据科学家的估算,中子星的密度为每立方厘米10^14克至10^15克,也就是说,中子星每立方厘米至少有1亿吨,或者可以说,中子星的密度是水的100万亿倍以上。

中子星表面的物质密度很大,简单来说,典型的中子星密度在上亿吨每立方厘米,也就是相当于水密度的100万亿倍!白矮星几十吨每立方厘米的密度跟中子星比起来,似乎有点微不足道了。

中子星物质每立方厘米质量高达8000万到20亿吨,与水相比,是水密度的100万亿倍左右,而与白矮星相比,白矮星几十吨每立方厘米的密度跟中子星比起来,那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中子星密度是什么?

1、中子星密度是每立方厘米8^14~10^15克。中子星是除黑洞外密度最大的星体,恒星演化到末期,经由重力崩溃发生超新星爆炸之后,可能成为的少数终点之一,质量没有达到可以形成黑洞的恒星在寿命终结时塌缩形成的一种介于白矮星和黑洞之间的星体。其密度比地球上任何物质密度大相当多倍。

2、中子星的密度为每立方厘米8^14~10^15克,相当于每立方厘米重1亿吨以上。此密度也就是原子核的密度,是水的密度的一百万亿倍。对比起白矮星的几十吨/立方厘米,后者似乎又不值一提了。

3、中子星密度是每立方厘米8^14~10^15克,中子星的密度与中子本身的密度大体相当。原子的构成并不复杂,它的内部空间是非常空旷地,中心的原子核质量占到了整个原子的大部分,而且密度非常大,如果将原子核放大到一个篮球那么大,整个原子的直径可以达到14公里。

4、中子星的密度为10^11千克/立方厘米,也就是每立方厘米的质量竟为一百万亿亿吨之巨。中子星是除黑洞外密度最大的星体,是20世纪60年代最重大的发现之一。

5、^17kg/m^3 中子星的密度为10的11次方千克/立方厘米, 也就是每立方厘米的质量竟为一亿吨之巨。中子星是除黑洞外密度最大的星体,同黑洞一样,也是20世纪60年代最重大的发现之一。乒乓球大小的中子星相当于地球上一座山的重量。

6、中子星的外层为固体外壳,厚约一公里,密度高达每立方厘米一千亿克以上,由各种原子核组成的点阵结构和简单的自由电子气组成。外壳内是一层主要由中子组成的流体,在这层还有少量的质子、电子和m介子。

中子星的密度有多大

1、中子星的密度为每立方厘米8×10的13次方克至2×10的15次方克之间也就是每立方厘米的质量为8千万到20亿吨之巨!此密度也就是原子核的密度,是水的密度的一百万亿倍。对比起白矮星的几十吨/立方厘米,后者似乎又不值一提了。

2、中子星密度是每立方厘米8^14~10^15克。中子星是除黑洞外密度最大的星体,恒星演化到末期,经由重力崩溃发生超新星爆炸之后,可能成为的少数终点之一,质量没有达到可以形成黑洞的恒星在寿命终结时塌缩形成的一种介于白矮星和黑洞之间的星体。其密度比地球上任何物质密度大相当多倍。

3、中子星的密度为每立方厘米8^14~10^15克,相当于每立方厘米重1亿吨以上。此密度也就是原子核的密度,是水的密度的一百万亿倍。对比起白矮星的几十吨/立方厘米,后者似乎又不值一提了。

中质星的密度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