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机氯和有机汞农药残留指标,六六六和滴滴涕含量均不得超过0.2mg/kg。水分指标:含水量太高,茶叶变质越快;水份越少,茶叶不易劣变,但水份过低,茶叶品质会下降。一般茶叶含水量在3%左右为最佳。灰分指标:茶叶中的无机化合物称为灰分,灰分中含量较多的是磷、钾,其次是钙、镁、铁、锰、铝、硫等,总量不得超过7%。
2、用药多的地方,病虫害对药物的抗性很强,标准浓度用药都打不死。所以只能用高毒农药或加大使用浓度。如果经济作物,不用农药,会造成30-60%的商品果菜损失,所以用药不可避免。不要轻信无公害的产品,挂羊头卖狗肉的多。另外,无公害不是不用药,只是用国家规定范围内的农药。
3、有机磷类(如敌敌畏、甲胺磷、甲伴磷、对硫磷、辛硫磷、杀螟硫磷、乙酰甲胺磷、乐果、毒死蜱、马拉硫磷等)这类农药在食物中停留时间较短,其残留量和农药的使用量与食物品种有关。一般来说,食物经过加工、烹调,有机磷成分可被破坏。
4、是直接用来喷雾的药剂,是超低容量喷雾的专门配套农药,使用时不能加水。颗粒剂和微粒剂。是用农药原药和填充剂制成颗粒的农药剂型,这种剂型不易产生药害。主要用于灌心叶、撒施、点施、拌种、沟施等。缓释剂。
5、水果的农药残留程度和水果的类型以及食用之前实施农药的时间和种类有关,不能一概而论,只能大致说农药残留量通常在果皮上的量最大,水果去皮后依然存在农药残留的可能。
6、决定蔬果是否安全的标准不是“是否检测到农残”,也不是“检测到多少种农残”,而是“是否检测到农残超标”。能否检测到农残,不仅取决于蔬果中是否有农残,更决于检测技术有多灵敏。现在的很多检测技术极为先进,可以检测到极其低的农药含量。
1、化学防治:甲基嘧啶硫磷喷施或溴甲烷熏蒸(熏蒸对人体危害很大,熏蒸后注意及时通风,待烟雾散去后方可入内,较危险,慎用)。生物防治:病原微生物治虫或天敌治虫。呵呵,纯属个人见解。
2、消灭夹板虫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使用药物,特别是粉剂药物。夹板虫,又称蠼螋,喜欢夜间活动且具有趋光性,常在潮湿环境中栖息,如卫生间、厨房等。要彻底消灭它们,可以选择使用如洁兵撒即必这样的杀虫粉剂。这种粉剂药物使用简便,只需在夹板虫经常出没的位置及家中隐蔽角落均匀撒药即可。
3、人工踩杀。看到蠼螋可以直接踩死,这种方法比较直接,但是有些人可能看到虫子也害怕,不敢直接打死。也可以倒开水,可以把虫子直接烫死。
1、足三对相似,跗节为三节,腹部末端有一对不分节的尾须,呈坚硬的铁状,一般雄虫的夹尾比雌虫长,并且尾须内侧长有一齿,一旦受惊动,爬行迅速,窜入土缝或砖瓦杂草中,是一种杂食性的昆虫。
2、蠼螋的背腹面区分明显,体型狭长,体长一般在4至50毫米之间。其中一种蠼螋的体呈前口式,下颌向前突出,细长如念珠状。它们的感官系统中,触觉和嗅觉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触角总是在不停运动,以感知外部环境。
3、属于革翅目的昆虫,体长5-50毫米。体狭长,略扁平。头扁宽,触角丝状,无单眼,口器咀嚼式。前胸背板发达,方形或长方形。蠼螋,腹部伸缩自如,末端有由尾毛特化成的尾钳,雌虫尾钳平直,雄虫弯曲,生长在土壤中,落叶堆或岩石下,食性杂食。常见的蠼螋前翅短而无翅脉,用来保护大而呈扇形的后翅。
4、蠼螋: 革翅目,蠼螋科的统称,大概有1800多种,通常为黑褐色或者暗褐色,少部分为红色,体长4mm--50mm,身体狭长,略扁平,头扁宽,丝状触角,有两对小翅膀,后翅大于前翅,尾须呈铗状,腹部第第四两节会分泌特殊臭气驱敌,尾巴末端的钳状尾铗可以用来防御,雄性尾钳高度弯曲,雌性相对较直。
5、蠼螋( earwig Furficulidae)是革翅目,蠼螋科的统称。
这种昆虫叫烟草甲虫,是一种蛀虫,对人体无害。 可用药物熏蒸或用药物诱杀杀死。烟甲虫因仓库不洁,新旧粮混杂而滋生。 幼虫在贮藏期间吃烟叶和茶叶,引起霉变; 它们还可以吃进谷物和其他储存材料中; 食用各种加工食品,给烟草业造成严重损失。
这是鞍背虫,一种常见的刺毛虫,它浑身布满的毛刺有剧毒,好在具有极强分辨度的形状和颜色让它难以隐藏。鞍背虫它只有1英寸长,两头呈凸起的深棕色部分,中间是陷下去的绿色部分,形状看起来就像个马鞍。鳞翅目的一科。俗称痒辣子、火辣子或刺毛虫。世界记载有1000种,中国记录约90种。
这种昆虫的阴茎还非常脆弱,一不小心它就会折断,这就是它拥有两根阴茎的原因。在蠼螋亚目中,尾须不分节,铗状。铗形常因种类的不同而有变化,甚至同种的不同个体,其铗形也可有差异。雄虫尾铗较雌虫发达、鼠螋属的尾须针状,不分节。铗状尾须可用于防御、捕食和求偶。雄性生殖器的形状常因种类不同而异。
这是东方蝼蛄。东方蝼蛄,昆虫,通称蝼蛄,俗名拉拉蛄、土狗。属于昆虫纲,直翅目,蟋蟀总科,蝼蛄科。它们通常体型狭长,头小且圆锥形,复眼小而突出,单眼两个。前胸背板椭圆形,背面隆起如盾,两侧向下伸展,几乎将前足基节包起。
这是臭虫,亦称壁虱、木虱、床虱或扁螂。属于昆虫纲、半翅目、臭虫科、臭虫属,是半翅目昆虫中与医学相关的群类之一。臭虫是不完全变态的昆虫,体形扁平,卵形红褐色,无单眼,触角四节,喙三节,前翅退化,跗节三节。它们吸食温血动物的血液,夜间活动,白天藏身于缝隙中。
1、乙嘧硫磷,其中文名称为乙嘧硫磷[1],又称为O,O-二甲基-O-(6-乙氧基-2-乙基-4-嘧啶基)硫代磷酸酯或乙氧嘧啶磷。其英文名称为O-6-ethoxy-2-ethylpyrimidin-4-yl O,O-dimethylphosphorothioate。
2、乙嘧硫磷是一种高效、广谱、非内吸性触杀和胃毒杀虫剂,适用于果树、蔬菜、稻田、马铃薯、玉米、橄榄和苜蓿等农作物上的害虫防治。在防治过程中,主要针对鞘翅目、鳞翅目、半翅目和啮虫目等害虫种类,展现出优异的防治效果。
3、有些标准还提供了其它一些农药的残留量测定方法,如GB/T16340-1996(灭幼脲)、GB/和4553-93(速灭磷、异稻瘟净、甲基对硫磷、溴硫磷)、GB/T50020-1996(速灭磷、久效磷、巴效磷、巴受磷、乙嘧硫磷、甲基嘧啶磷、稻瘟净、氧化喹硫磷、甲喹硫磷、克线磷、乙硫磷)等。
4、当再次感染霜霉病时应喷三次其他化学组分的产品,药品名称为乙嘧酚磺酸酯(浓度为200-300毫升/100升水)、十二环吗啉(浓度为200-250毫升/100升水)、苯制剂真菌剂。在夜晚相对湿度非常高(90%)的时期,建议每周使用一次硫磺来预防霜霉病。 最可能感病的时期是在雨季以及在夜间需要降温的季节。
蠼螋,一种常见于卫生间和厨房的杂食性昆虫,属于昆团毕虫纲、有翅亚纲、革翅目、蠼螋科。 蠼螋与人类生活关系不大,但某些种类可能会对花卉、贮粮、贮藏果品、家蚕及新鲜昆虫标本造成危害。它们通常是蝙蝠和鼠的体外寄生者。
蠼螋,通常称作夹板子、剪指甲虫、夹板虫或剪刀虫,也被称为耳夹子虫或二母夹子。 这种昆虫属于杂食性昆野大虫,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繁盛。 蠼螋通常栖息在树皮缝隙、腐朽的木材中,或者落叶堆下,它们偏爱潮湿且阴暗的环境。
蠼螋(拼音:qúsǒu,音:渠叟)属昆虫类的有翅亚纲革翅目。蠼螋俗称“耳夹子虫”,又名剪刀虫。因为它们的雌虫在产卵后会像鸟类一样伏在虫卵上等待孵化。是杂食的,什么都吃,一般出现在卫生间和厨房。
它叫蠼螋(拼音:qúsǒu)。蠼螋俗称夹板子、夹板虫,或剪刀虫,俗称“耳夹子虫”,它们的雌虫在产卵后会像鸟类一样伏在虫卵上等待孵化。蠼螋,为不完全变态类的昆虫,有人深信它们会爬入人耳中,但事实上不常发生。
蠼螋(学名:Earwig Furficulidae)属于革翅目球螋科,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寒带,它们一年一代,以成虫越冬,并将卵产在土表洞穴中。蠼螋具有保护子代和夜行习性,以杂食为主。 蠼螋的体长范围从4毫米到35毫米,身体略扁平,头部扁宽,触角丝状,没有单眼,口器为咀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