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食鸡的养殖技术 建造鸡舍:鸡舍要建立在交通便利、背风、光照充足、排灌正常、不积水的场地,鸡舍要做好休息室、运动场的规划工作,然后要准备好水槽、食槽及温度调控设施。
搞好环境卫生,严格防疫:(1)做好主要疫病的免疫工作。(2)每天清除舍内外粪便。(3)对鸡粪、污物、病死鸡等进行无害化处理。(4)定期用20%石灰乳、百毒杀、氯毒杀、消毒威等对鸡舍及场地周围进行彻底消毒、勤换垫料。还应用药灭蚊、灭蝇、灭鼠等。肉鸡圈养管理目的:预防病原微生物侵入鸡舍。
不喂霉烂变质的饲料,并保证新鲜清洁充足的饮水。在开食前的饮水中加入5-10%的葡萄糖或蔗糖有利于雏鸡体力恢复和生长 。
选择优质的雏鸡,要选择大小和颜色适合、羽毛整体清洁、容貌美观光泽的雏鸡进行饲养。控制好鸡舍的温度,适宜的温度是肉鸡长得快的必要条件。科学饲养,肉鸡的饲料中要含有较高的能量和相关的微量元素,不能投喂发霉腐烂的饲料,让肉鸡自由采食即可,不限制饲料量。
非常适合大规模养殖。温度控制。雏鸡进入鸡舍时,一般要求舍内温度达到33-35℃,以后每周降2℃,一直降到20℃左右为宜,同时应处理好鸡舍保温与通风的矛盾关系,防止鸡群因慢性缺氧而引发腹水症等疾病。适宜密度。
用药目的:补充体力、补充体液、防止脱水,加速胎粪排出,以利于开口药的充分吸收、利用。推荐用药:葡萄糖(2%~3%)+强力多维(肉鸡专用)+圣世维他命混合饮水。缓解雏鸡因运输、转群等造成的应激。
笼养肉鸡育成期的饲养密度与季节有关,夏季饲养密度低,冬季的饲养密度可以适当增加,一般控制在每个笼子饲喂8-9只。
常见的曲霉菌病和球虫病就是潮湿过大造成的,鸡舍温度低,潮湿就大,鸡就感觉到冷。所以,要求鸡舍的湿度为65%-70%为宜,降低鸡舍湿度,最有效的办法是鸡舍要干燥,舍内地面加高,舍外排水要好,不受水气,就能保持鸡舍干燥。
笼养饲养密度:1~10日龄,60~50只/平方米;11~20日龄,40~30只/平方米;31~40日龄,30~20只/平方米;41~60日龄,20~15只/平方米;60~90日龄,10~8只/平方米。密度大小应随品种、通风、日龄、饲养方式等的不同而进行调整。密度过大雏鸡吃食拥挤,影响生长发育。
笼养肉鸡育成期的饲养密度与季节有关,夏季饲养密度低,冬季的饲养密度可以适当增加,一般控制在每个笼子饲喂8-9只。 平养肉鸡。在采用地面垫料、网上平养条件下,要在舍内把鸡群分为若干个小群,每个小群鸡的数量在200-300 只,分群时按照体重大小、体质强弱、公母进行,每个小群内的个体特点要基本相似。
最好采用熏蒸消毒,如得克斯,先将鸡舍密闭,得克斯按每立方米3—5克熏蒸,既经济又方便;也可用甲醛、高锰酸钾熏蒸消毒,按甲醛每立方米30ml、高锰酸钾15g比例配合,密闭24小时,然后开门窗放气通风。
夏季高温肉鸡的最高温度警戒线是35°C。肉鸡开始育雏温度掌握在33°C-35°C,随着日龄的增加,温度每周要下调1°C-2°C。因此,最高温度不能超过35°C,温度过高,肉鸡张嘴呼吸,脱水,长时间处在高温下使体热不能外散,会出现死亡。
1、生产方式 ①一段式饲养肉仔鸡:全场各栋鸡合都按“全进全出”方式安排进鸡。如果出栏体重在0千克左右,那么每批饲养及空闲期为8周(1~2周清洗消毒空间),每年可养5批。
2、第三,各种鸡舍比例的确定:比例恰当,工艺流程才能正常进行,周转计划才能实施。一般蛋鸡舍饲养期为21~76周,加清洗消毒空闲18天。—个生产周期408天。青年鸡舍一个生产周期102天,这样一栋青年鸡舍可供4栋蛋鸡舍的需要。实际生产中,育雏室、青年鸡舍、蛋鸡舍之间的比按 1∶2∶6设置,是较为合理的。
3、厚垫料散养 即让肉仔鸡从出壳至上市出售前均生活在厚的垫草上(垫料厚度以10厘米左右为宜)。此种饲养方式,设备投资少,简单易行,可利用普通房舍或农家空屋进行,一般不易患胸囊肿病,但容易感染球虫病。因此,要求垫草要松软,清洁干爽,吸湿性强,不发霉,长度以不超过5厘米为宜。
4、饲养肉鸡必须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最忌讳不同日龄的肉鸡饲养在同一鸡场内,这种饲养方式,不用半年,就会造成鸡场内各种疾病的循环感染,疾病越来越多,使肉鸡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越来越差。 为了安全生产,提高成功率,饲养肉鸡必须采取养一批走一批的“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
六天肉食鸡仰个的原因有很多。增长过快、球虫、肠毒都有可能引起这种情况的。育雏 育雏方式 热源供应可采用煤气、石油、电、煤、或其它燃料等,供热方式有:(1)局部供热方式——雏鸡有中心热源并有较高的非加热区环绕。(2)全舍供热方式——将整幢鸡舍供热至同一温度。
大肉食鸡进舍两天后温度降得慢点。大肉食鸡在进舍的2~7天,这六天保证湿度在60%左右,温度每天降0.3摄氏度。一般在三日龄时开窗通风换气,但要保证进风不能直吹鸡群。
能够这样如法地过六天清净生活,才叫持六斋。如果光是吃素,其他还是和往常一样,那就不叫持斋,而叫吃素。一个严格吃素的人,是不吃蛋类食品的。佛教提倡素食的理论基础,是为了不杀生,为了体现对众生的慈悲。而鸡蛋是生命的胚胎,特别是一些有性的鸡蛋,吃了也会涉及到杀生。
家家户户都养猪、鸡、鸭、牛、马、羊,肉食自给自足。同时,也喜欢野味,每逢冬雪融化都外出打猎捕鱼。农历四月十八日,煮面酱做“米顺”盛入瓦缸中,用于做菜调味,或用青黄瓜、青椒等蘸着吃。到秋末,用韭菜、青椒、包心菜、胡萝卜等切成细丝,腌制“哈特混素吉”。
笼养肉鸡第一次分群一般在12~16日龄,分群过早,由于体型太小,容易在育成笼缝隙中钻出,还会造成空间浪费,从而浪费能源。第二次分群,在25~28日龄,分群时采取“留弱不留强”的原则,体重大的健雏放在下层,弱雏留下。
肉鸡笼养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第一:养殖者要采取分阶段扩群笼养的方法,也就是说饲养初期21d进行小区域集中育雏,这样可以有效的节约供暖费用,21d后逐步扩群。第二:养殖者要根据笼养肉鸡所需要的营养成分,研究设计相应的合理的科学的饲料配方,以满足在这种高密度笼养条件下鸡的生长发育的需 要。
笼养肉鸡室内***尤其是锅炉烟囱通过的地方***很容易出现溼度不足的现象,采取温水喷雾带鸡消毒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如果溼度多大,提高温度同时加大通风量是必要的。 及时分群 第一次分笼在7日龄较好,分笼太晚会导致鸡只生长不均匀,弱小往往会被挤压致死,分笼太早,由于底层温度较低,不利于生长。
立体养殖肉鸡多采用整体育雏,当雏鸡密度过大时要适时分群,确保雏鸡体重均匀,第一次分群一般在12~16日龄,分群过早,由于体型太小,容易在育成笼缝隙中钻出,还会造成空间浪费,从而浪费能源。 第二次分群,在25~28日龄,分群时采取“留弱不留强”的原则,体重大的健雏放在下层,弱雏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