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醇和钠反应方程式为:2ROH +2Na-2RNa +H2。这个方程式描述的是醇和钠在反应时会产生氢气并生成钠醇。醇是一类有机化合物,碳原子与氢原子构成的有机化合物,它们通常是由一个或多个轻基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醇可以与钠反应,产生氢气和钠醇。
2、L-1),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和氢氧化钠。醇与金属钠反应也可发生氢氧键的断裂,放出氢气,并生成与氢氧化钠类似的产物,称为醇化钠或醇钠:但该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慢,说明醇是比水弱的酸。
3、能和钠反应的有机物有醇,酚,羧酸。醇可以和Na反应,产物醇钠,放出氢气。羧酸可以和Na反应,产物羧酸钠,放出氢气。酚可以和Na反应,产物酚钠,放出氢气。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很容易失去,所以有强还原性。
4、钠与乙醇反应产生氢气。当钠与乙醇发生反应时,钠粒会沉入液态无水乙醇底部。在反应过程中,钠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氢气(H2)。氢气会以无色气泡的形式在钠粒表面生成,并逸出液面。随着反应的进行,钠粒最终会完全消失。产生的氢气被点燃,氢气是可燃的。
1、一定条件下,醇可发生脱水反应:(1)分子内脱水成烯烃(2)分子间脱水成醚 氧化和脱氢:伯醇氧化生成醛,醛可继续氧化生成酸;仲醇氧化生成酮;叔醇较难氧化,在强烈氧化条件下,发生C-C键断裂,生成小分子氧化产物。
2、折叠醇与含氧无机酸的反应醇与含氧无机酸反应失去一分子水,生成无机酸酯。醇与硝酸的反应过程如下:醇分子作为亲核试剂进攻酸或其衍生物的带正电荷部分,氮氧双键打开,而后醇分子的氢氧键断裂,硝酸部分失去一分子水重新形成氮氧双键。该类反应主要用于无机酸一级醇酯的制备。
3、可以和氧化剂反应,例如,与银氨溶液生成单质银,和新制氢氧化铜生成氧化亚铜,与氧气生成醛或二氧化碳和水;可以和活泼金属单质反应,也可以和羧酸反应生成酯,另外有些醇还可以发生消去反应。
4、醇与硝酸的反应过程如下:醇分子作为亲核试剂进攻酸或其衍生物的带正电荷部分,氮氧双键打开,而后醇分子的氢氧键断裂,硝酸部分失去一分子水重新形成氮氧双键。
爆炸品:这类物品能够在受到撞击、摩擦或加热时引发爆炸。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包括易燃易爆的气体,如石油气、天然气等。 易燃液体:这类液体在遇到火源或高温时容易燃烧。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这些物品在空气中易于燃烧,有的甚至无需明火即可自燃。
危险化学品9类及明细是如下:第一类:爆炸品。第二类:压缩气体。第三类:易燃液体。第四类:易燃固体。第五类:氧化物有机过氧化物。第六类:有毒物质。第七类:放射性物质。第八类:腐蚀品。第九类:杂项。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包括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如氢气、氧气、液化石油气等。这些气体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引发爆炸或导致窒息等危害。易燃液体 易燃液体指在常温下易挥发,遇明火、高热或氧化剂易引起燃烧的物质,如汽油、酒精等。这类危险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需要采取防火措施。
危化品种类明细列举如下:第一类:爆炸品 指能够引起爆炸现象的物质,例如炸药、雷管、黑火药等,粉尘、可燃气体、燃油、锯末等在定条件下引起爆炸的物质,也属于爆炸物。第二类:压缩气体 氧化性气体:如打火机气体、液化气。
压缩天然气是二类一项的易燃气体。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第2类,气体可分为三项:易燃气体 本项包括在20℃和103 kPa条件下: 与空气的混合物按体积分类占13%或更少时可点燃的气体;或 不论易燃下限如何,与空气混合,燃烧范围的体积分数至少为12%的气体。
mm/y的固体或液体。 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3修订)》,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危险化学品目录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确定、公布,并适时调整。
1、醇与硝酸的反应过程如下:醇分子作为亲核试剂进攻酸或其衍生物的带正电荷部分,氮氧双键打开,而后醇分子的氢氧键断裂,硝酸部分失去一分子水重新形成氮氧双键。该类反应主要用于无机酸一级醇酯的制备。无机酸三级醇酯的制备不宜用此法,因为三级醇与无机酸反应时易发生消除反应。
2、反应条件不同,适用范围不同等。反应条件不同:沙瑞特试剂允许由于非水性条件而将各种伯醇氧化成醛,例如在二氯甲烷25摄氏度左右中进行。而琼斯试剂则是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反应。适用范围不同:沙瑞特试剂是一种吸潮性红色晶体,可使一级醇氧化为醛,二级醇氧化为酮,产率很高。
3、可以把醇看成是烷基化的水,即水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烷基取代了的产物。因此可以设想它应该有与水相似的性质。例如,水可以离解出氢离子(氢离子浓度为1×10-7 mol?L-1),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和氢氧化钠。
4、用铬酐与吡啶反应形成的铬酐一双吡啶络合物是吸潮性红色结晶,称Sarrett(沙瑞特)试剂,可使一级醇氧化为醛,二级醇氧化为酮,产率很高,因为吡啶是碱性的,对在酸中不稳定的醇是一种很好的氧化剂,反应一般在二氯甲烷中于25℃左右进行。分子中如有双键、三键,氧化时不受影响。
5、醇羟基中氢的反应 由于醇羟基中的氢具有一定的活性,因此醇可以和金属钠反应,氢氧键断裂,形成醇钠(CH3CH2ONa)和放出氢气。由于在液相中,水的酸性比醇强,所以醇与金属钠的反应没有水和金属钠的反应强烈。若将醇钠放入水中,醇钠会全部水解,生成醇和氢氧化钠。
加成反应:生成CH3CH(OH)CH2CH2CH2CH2-I 先用碘化氢开环,再用氯化铜转化为4-氯丁烷,最后用PCl3处理得到产物。2-甲基氧杂环戊烷与碘化氢反应 1号位不能放甲基.应该是2—丁醇(就是把那个甲基归在主链上)主链选取的基本要点是尽量带上含碳官能团。
先把四氢呋喃蒸馏,去除抗裂解剂。混合五氧化二磷和磷酸,保证混合后磷酸含量在95%以上。称取氯化钾或者氯化钠。三口烧瓶先加入四氢呋喃和上面配好的浓磷酸,接上球形冷凝管,上面接氢氧化钠吸收装置,加装搅拌器。加入氯化钾或者氯化钠,加热,搅拌,开始反应。反应完成后冷却,加入乙醚分次萃取。
反应温度:通常在室温下进行,但如果需要加速反应,则可以升高温度。 反应物质的浓度:越浓的乙烯和碘化氢反应越快。 催化剂:常使用过渡金属催化剂,如氯铂酸或氢氧化钴等。 溶剂选择:常用的溶剂为二氯甲烷、四氢呋喃或乙腈等。 反应时间:一般为数小时至几天不等。
若用亚硫酰氯和醇反应,可直接得到氯代烷,同时生成二氧化硫和氯化氢两种气体,在反应过程中这些气体都离开了反应体系,这有利于反应向生成产物的方向进行,该反应不仅速率快,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而且不生成其它副产物。一般用过量的亚硫酰氯并保持微沸,是一个很好的制氧代烷的方法。
醚可与氢卤酸等物质反应生成卤化物和羟基化合物(醇或酚),如四氢呋喃与甲醇和氯化亚砜反应生成4-氯丁甲醚。醚氧原子的质子化一般是反应的第一步,然后是亲核取代反应。醚键断开后,哪个片断生成醇,哪个片断生成卤化物,取决于其吸电子能力。BFBBr3等Lewis酸也可以类似机理裂解醚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