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甲苯为原料合成苯胺的过程可以通过“硝化”、“还原”和“脱除甲酰基”三个步骤来实现。首先,甲苯会经过硝化作用生成对甲基硝基苯并得到硝化后的产物。硝化是指将有机物质中的亲电性基团(如-NH-OH、-COOH等)与硝酸进行反应,使有机物中的碳原子与硝基结合而形成硝基化合物。
2、苯+浓硝酸→硝基苯+水(条件:50-60°C,浓硫酸催化)硝基苯+铁+水→苯胺+四氧化三铁(条件:醋酸)先制得硝基苯,然后用硝基苯制备苯胺。制备硝基苯的步骤:在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20ml浓硫酸,将其置于冰水浴中,然后量取18ml浓硝酸,小心加入到浓硫酸中,边加边旋摇。加完后使混合酸冷却到室温。
3、先引入羟基:(1)苯发生硝化反应,得到硝基苯。(2)接着铁粉加盐酸做还原剂,得到苯胺。(3)苯胺与亚硝酸在低温下反应得到重氮盐。(4)重氮盐与氯化亚铜或溴化亚铜加热,得到氯代或溴代苯。(5)酸性条件下水解就在苯环上引入了羟基,即得到苯酚。
1、噻呋酰胺是琥珀酸酯脱氢酶抑制剂,抑制病菌三羧酸循环中琥珀酸去氢酶,导致菌体死亡。它具有很强的内吸传导性能,可以叶面喷雾、种子处理、土壤处理等方式施用。噻呋酰胺对许多种真菌性病害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广泛应用于水稻、麦类、花生、棉花、甜菜、咖啡、马铃薯、草坪等多种作物。
2、噻呋酰胺的功效和作用:抑制病菌三羧酸循环中琥珀酸去氢酶,导致菌体死亡。它具有很强的内吸传导性能,可以叶面喷雾、种子处理、土壤处理等方式施用。
3、噻呋酰胺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 稻瘟病是一种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真菌性病害,对全球农业生产构成重大威胁。它会导致水稻植株出现叶片枯黄、萎蔫甚至死亡的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整片田地减产甚至绝收。

1、从苯合成3-甲基-2-溴苯酚的步骤为:甲苯和浓硝酸或浓硫酸反应生成对硝基甲苯;硝基甲苯与铁和氯化氢反应生成4-甲基苯胺;4-甲基苯胺与铁和溴反应生成4-甲基-2-溴苯胺;4-甲基-2-溴苯胺与硝酸钠、百分之五十的硫酸、次磷酸反应生成3-甲基-2-溴苯酚。
2、把苯酚往浓溴水里滴加。这样就可以制成三溴苯酚。苯酚和溴水反应的原理是这样的:酚羟基与苯环的共轭作用使羟基邻,对位的电子云密度增大了,所以酚羟基的邻对位亲核能力很强,易在苯环上发生亲电取代反应。而这个反应不一定非得是浓溴水,稀溴水也反应。
3、C6H6 + Br2 ---(Fe屑)C6H5-Br + HBr C6H5-Br + H2O --(高温高压催化剂)C6H5-OH + HBr C6H5-OH + 3Br2 --- C6H2Br3-OH(沉淀) + 3HBr 注:C6H2Br3-OH是三溴苯酚, 因为不好打,请谅解。
4、制苯酚可以先用液溴〔不能是溴水,催化剂可以用Fe其实是FeBr3〕与苯先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然后再水解生成苯酚。苯的卤代物很难水解,需要高温高压,因此一般先将苯和浓硫酸进行磺化反应,苯+浓硫酸--》苯磺酸,即一个氢原子被磺酸基(SO3H)取代,然后再和NaOH反应制得苯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