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混凝土材料用量怎么算

假设您要制作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抗压强度为20 MPa),配合比为1:2:3(水泥:砂子:石子),则可以按照以下方法计算所需的材料数量:水泥:C20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所需的水泥用量为混凝土总体积的1/5。因此,6立方米的混凝土需要的水泥量为6/5 = 2立方米。

配合比计算:根据配合比1:0.6:5:5,所有材料的比例加和应为1 + 0.6 + 5 + 5 = 6。如果缺少某一材料,应调整其他材料的比例以保持总和不变。 水泥用量计算:假设混凝土总量为2400kg,水泥的用量可通过总量除以配合比中的总和得出:2400 / 6 = 279kg。

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的比例关系,通常以质量比表示。 要计算一立方混凝土的用量,首先需要知道各种原材料的密度。假设水泥的密度为A,砂的密度为B,石子的密度为C。 然后,根据配合比,假设水泥、砂、石子的比例为1:3:6,即每1单位水泥对应3单位砂和6单位石子。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的比重为:水:0 kg/升,水泥:1 kg/升,砂:65 kg/升,石子:898 kg/升。 假设一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为x kg。 根据比例关系,可以列出方程:x + (0.51/1)x + (562/65)x + (898/65)x = 1000 kg。

每立方混凝土水泥用量算法:根据施工要求,混凝土设计坍落度为120mm~160mm,取单位用水量为215kg,掺加7%的缓凝高效减水剂,减水率δ=22%,则混凝土单位用水量:mW0= mW(1-δ)=215×(1-22%)=168kg。单位水泥用量:mc=mwo/w/c=168/0.52=323kg。

您打算计算混凝土配方中各材料的用量。通常,砂和石料以每立方米为单位进行计算,根据松散堆积密度转换为立方米。 松散堆积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堆积时的密度,通常要求砂和石料的松散堆积密度不低于1350千克/立方米。

C20混凝土按体积计算,沙石各多少方?

1、沙0.250立方米(650kg);石子0.432-0.482立方米(1255kg);水泥0.10484立方米(325kg);水0.181立方米(181kg)。

2、在混凝土施工中,C20混凝土的配比如下: 使用中砂和最大粒径为10mm的碎石,每立方米混凝土需要714公斤砂子、388公斤35号水泥和1189公斤石子。 使用中砂和最大粒径为15mm的碎石,每立方米混凝土需要698公斤砂子、379公斤35号水泥和1218公斤石子。

3、每立方米C20混凝土需要水泥(325)263公斤,砂(中砂)679公斤,水195公斤,石子1290公斤。水泥、砂、水、石子之间的质量比为1:6:0.74:9。

沙子一方等于多少公斤?

所以,1立方沙子的重量等于1600公斤。

其重量等于1600公斤。沙子密度大约为6克每立方厘米,1立方米等于1000000立方厘米,1公斤等于1000克,6乘1000000除1000等于1600,因此,1立方沙子等于1600公斤。

一立方沙子在1400公斤-1650公斤之间。1立方沙子等于多少公斤,这要根据沙子密度来决定,若密度为是65g/cm的粗沙,1立方=1650公斤,其计算公式为:65×10kg=1650公斤。由此可得,密度为48/cm的中粗沙,1立方米=1500公斤-1650公斤之间。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为什么我算出来的水灰比偏大,和实际不靠谱_百度...

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为: 水泥:砂:石子:水=264:680:1290:185 或重量比为: 水泥:砂:石子:水=00:58:9:0.7。

因为水灰比大的话泵送的时候比较好泵,缝隙小。水泥用量的话因为水泥有个膨胀系数,太多容易开裂。

配合比设计计算是纯理论的,计算下来可能比最小水泥用量要少,但实际上,很少的水泥,可能甚至无法把每颗石子都包裹上水泥浆,如果不限制最小水泥用量,砂石等骨料就可能不完全粘结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甚至是松散,不能形成要设计的砼的强度。

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水灰比的选择还会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当水灰比过高时,混凝土中的孔隙率会增大,导致混凝土的耐久性不佳,易受侵蚀;而当水灰比过低时,混凝土中的水分不足,也会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因此,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要选择合适的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

水灰比大,混凝土的流动性大,但是粘聚性和保水性降低,使硬化后的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降低,干缩和徐变加大。水灰比小,混凝土的流动性小,但是粘聚性和保水性增加,使硬化后的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提高,干缩和徐变减小。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三个基本参数是:水灰比,即水和水泥之间的比例;砂率,即砂和石子间的比例;单位用水量,即骨料与水泥浆之间的比例。这三个基本参数一旦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也就确定了。水灰比的确定主要取决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沙石的表观密度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