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设计平流式沉砂池时,首要考虑的是去除相对密度为6粒径大于0.2mm的沙粒。这一设计参数基于有效的砂粒去除要求,确保污水处理过程的效率。沉砂池的座数或分格数至少应为两个,通常采用并联系列设计,以提高处理能力。
2、沉砂池应按最大设计流量计算,通常最大流速为0.3 m/s,最小流速为0.15m/s。池子个数或分格数不少于2个。为控制池内流速,可在出口端设置比例流量堰。
3、正确答案是:A。A项错误,平流式沉砂池的设计参数如下:污水在池中的流速一般为0.1~0.2m/s,停留时间一般控制在1~2h,去除率可达60%~80%。因此,污水在沉砂池中的流速应小于0.2m/s。

1、土的密实度可以通过孔隙率这一指标来判别。孔隙率是土体中的孔隙体积与其固体颗粒体积之比,通常用e表示。这一比值反映了土体的结构特征。当e值较小时,土体显得更密实,其压缩性较低;而e值较大时,土体则显得更疏松,压缩性较高。土的压缩性高意味着土体的结构强度较差,因此其压缩量也会较大。
2、当砂土处于最密实状态时,其孔隙比称为最小孔隙比;而砂土处于最疏松状态时的孔隙比则称为最大孔隙比。
3、砂土的松密程度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判断。首先,孔隙比是一个重要的指标,通过计算土壤孔隙体积与土壤总体积之比,可以评估砂土的紧密程度。其次,相对密度也是一个常用的评定方法,它反映了砂土颗粒的排列和堆积状态。除了上述两种方法,标准贯入试验也是一种有效的评定手段。
4、特别是在抗震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对密实度试验适用于透水性良好的无粘性土,如纯砂、纯砾等。相对密实度指标如下:Dr≥0.67---密实 Dr:0.67-0.33中密 Dr≤0.33---松散 PS:如果是黏性土,则一般用稠度表示(液性指数、塑性指数等)。
5、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8条 砂土的密实度通过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确定。N≤10 松散 10N≤15 稍密 15N≤30 中密 N30 密实 当用静力触探探头阻力判定砂土的密实度时,可根据当地经验确定。
粉质粘土的相对密度是70克/cm。粘土的相对密度也就是土粒比重,是指土粒在105℃-110℃温度下烘至恒重时的质量与同体积4℃时水的重量之比值。比重的大小随土粒的矿物成分而异。砂土的比重约为65,粘土的比重为7~8。土中含有大量有机质时,土粒比重显著减小。
粉质粘土的相对密度为70克/cm,这个数值表明其在特定条件下的质量特性。相对密度是衡量土粒比重的指标,它定义为土粒在105℃-110℃下烘至恒重时的质量,与同样体积4℃水重量的比值。不同类型的土壤,如砂土和粘土,其比重有所差异,砂土约为65,而粘土的比重范围在7至8之间。
意思不一 粉质粘土:塑性指数介于10~17之间的黏性土。黄土:指在地质时代中的第四纪期间,以风力搬运的黄色粉土沉积物。特征不一 粉质粘土:时效性是软土变形的重要特征。黄土:以含高量粉土颗粒为特征。含量不一 粉质粘土:粒组含量大于砂粒组含量的粘土。
判断砂土松密程度的方法有四种:用孔隙比来评定。用相对密度来评定。用标准贯入试验来评定。用经验法来评定,用手捏一把砂土,手放于胸前高度,松开手,砂土掉落于地上,如果能散开,说明砂土为中密程度,含水量适中。土壤颗粒组成中砂粒含量较高的土壤,土壤质地的基本类别之一。
土的密实度可以通过孔隙率这一指标来判别。孔隙率是土体中的孔隙体积与其固体颗粒体积之比,通常用e表示。这一比值反映了土体的结构特征。当e值较小时,土体显得更密实,其压缩性较低;而e值较大时,土体则显得更疏松,压缩性较高。土的压缩性高意味着土体的结构强度较差,因此其压缩量也会较大。
当砂土处于最密实状态时,其孔隙比称为最小孔隙比;而砂土处于最疏松状态时的孔隙比则称为最大孔隙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