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系统命名法为1-甲基-3-溴苯 习惯命名一般是间溴甲苯。
2、正规的命名是1-甲基-4-溴苯,对溴甲苯叫惯了,以“邻间对”命名苯系衍生物不按取代基大小排序,而是先确定主链名,比如甲苯,乙基,苯甲酸,苯甲醛,然后再将其他苯环上的取代基按邻间对命名。
3、由于苯的同系物的命名,一般以苯为母体,所以部分人认为1-甲基-3-乙基苯最适合。但阿柯认为,1,3-甲乙苯和3-甲基乙苯也没问题。因为苯同系物只是一般以苯为母体命名,没有明确说必须以苯为母体命名。
1、在一定条件溴苯和NaOH是可以反应的:溴苯和NaOH在高温、高压和Cu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
2、溴苯和氢氧化钠能发生取代反应,但反应速率比较慢,在高中一般不考虑。溴苯和氢氧化钠在高温、高压和Cu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反映的化学方程式为C6H5Br+H2O===(NaOH和Cu,高温、高压)C6H5OH+HBr。
3、一般说溴苯与氢氧化钠不反应,由于苯环的影响,苯环上的溴原子很不活泼,难以发生取代.正是利用这一点溴苯中的混有的溴单质用NaOH溶液来除。
4、当氢氧化钠(NaOH)与水(H2O)发生反应时,它们可以生成氢氧化钠溶液(NaOH(aq)。这个反应是一个离子化反应,其中氢氧化钠分解成钠离子(Na+)和氢氧根离子(OH-),这两种离子与水分子发生作用。
属于此反应属于碱性催化剂。反应机理:甲醇钠的CH3O- 氧进攻酯键碳原子,使原本酯键的C-O电子云向氧移动,直至断键,脱下原来的 -OR 基团。
甲醇钠与溴苯反应不是普通离子过程,而是生成苯炔中间体,所以比较特殊。苯炔是卤苯和强碱反应,脱去一分子卤化氢形成的中间体,反应活性很强。
甲醇钠与溴苯反应不是普通离子过程,而是生成苯炔中间体,所以比较特殊。苯炔是卤苯和强碱反应,脱去一分子卤化氢形成的中间体,反应活性很强。
N-溴代琥珀酰亚胺在强碱(例如DBU)存在下可以将一级酰胺经由霍夫曼重排反应转变为中间产物异氰酸酯。异氰酸酯则与带有羟基的化合物(例如甲醇)反应生成易水解和分离的氨基甲酸。
醇水解:卤代烃可以在醇(醇类化合物,如乙醇)的存在下发生水解反应。醇通过提供氢氧离子(OH-)的能力,促使卤素原子离开有机分子,生成相应的醇和盐。
1、甲苯和液溴在铁催化下发生反应,取代产物对溴甲苯和氢溴酸。
2、首先,催化剂是铁,铁与Br2反应生成FeBr3,FeBr3与苯反应生成一溴苯。
3、甲苯和溴的反应取决于反应条件:1)在Fe粉或者FeCl3做催化剂,液溴在苯环上发生亲电取代反应, 生成邻- 或者对-溴甲苯。2)在光照条件下, 在甲基上发生自由基取代反应。生成苄基溴(溴苄)。
4、Fe与Br2形成FeBr3,FeBr3是催化剂,需要的是液溴,机理如下。
5、用三氯化铁作为催化剂时,该反应为亲电取代反应,溴只会取代苯环上的氢。如果想要取代甲基上的氢,反应条件应为光照或高温,此时反应为自由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