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最大的应该是C.2-丁烯。这是因为这个加成反应中碳正离子的形成是关键步骤,而在给出的5个选项中,2-丁烯形成的碳正离子是最稳定的(形成2级碳正离子,并且烷基有一定的给电子能力),最不稳定的应该是E.氯乙烯。
亲电加成,顾名思义,烯烃双键上的电子云密度越大,越利于反应发生,因此,根本在于判断双键上连接的原子或原子团是斥电子还是吸电子。
选A,连有供电子基有利于亲电加成,连有吸电子基不利于亲电加成。甲基为供电子基,所以2亲电加成活性最大,1次之,氯和硝基为吸电子基,但硝基的吸电子能力更强,所以4的亲电活性大于3。
主要看哪个的双键上的电子密度高。显然, 2-丁烯有两个甲基给电子, 而丙烯只有一个, 因此前者的亲电活性高。但是, 丙烯的位阻小, 末端双键更容易和H正离子加成。 从反应动力学上讲, 丙烯的反应活性高。
亲电加成就是亲点试剂对π键的进攻,所以π电子云越密集,越容易亲电加成。
CH3OCH=CH2 活性更大。烯烃与HBr加成是亲电加成(H+先与双键加成,生成碳正离子中间体,然后再与Br-反应),烯烃双键碳的电子云密度越高,反应活性越大。
1、-甲基乙烯的命名是错误的,应该是甲基乙烯,它和丙烯是一种物质,只是命名方法不同,甲基乙烯是以乙烯为母体,甲基为取代基,所以叫甲基乙烯;而丙烯是用的系统命名法。
2、丙烯的结构简式是CH-CH=CH2。丙烯可看作乙烯分子中一个氢原子被甲基取代后的产物。丙烯分子中,三个碳原子不共线,由于乙烯基(-CH=CH2)为平面结构,甲基为三角锥型,有6或7个原子共面。
3、所以其区别就在于碳原子的个数,乙烯有两个碳原子,而丙烯有三个碳原子。
4、丙烯(英文:Propylene),又可叫做1-丙烯或甲基乙烯,一种有机烯烃化合物,丙烯是烯烃同系列中第二个成员,化学式为C?H?、CH?-CH=CH?,是仅次于乙烯和苯的重要有机工业原料。
5、丙烯结构式是:丙烯又称甲基乙烯,结构简式CH2=CHCH3,无色易燃气体,带有甜味,熔点为-182℃,沸点为-44℃,液态时相对密度为0.5193,易液化。
1、乙烯是CH2=CH2有两个碳原子,一个双键,有烯的性通(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丙烯是CH3-CH=CH2有三个碳原子,一个双键,也有烯的性通,还多了3个活性H原子,所以它可以和NBS反应为CH2Br-CH=CH2。
2、所以其区别就在于碳原子的个数,乙烯有两个碳原子,而丙烯有三个碳原子。
3、化学中的三烯分别指的是乙烯、丙烯、丁二烯,三苯则指的是苯、甲苯、二甲苯。乙烯,化学式为C2H4,是由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的化合物。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塑料以及乙醇的基本化工原料。
1、分子结构不一样。甲基乙烯中碳为两个,而且是五个氢元素另加一个甲基。丙烯有三个碳,剩下的全是氢,没有甲基。
2、所以其区别就在于碳原子的个数,乙烯有两个碳原子,而丙烯有三个碳原子。
3、乙烯丙烯氯乙烯2—甲基丙烯。因为亲电试剂在进攻双键时,电子云密度越高,越容易进行,卤素是吸电子原子,而且原子半径越小,吸电子能力越强,双键碳上连得卤素原子越多,电子云密度越低,反应活性就越低。
4、丙烯结构式是:丙烯又称甲基乙烯,结构简式CH2=CHCH3,无色易燃气体,带有甜味,熔点为-182℃,沸点为-44℃,液态时相对密度为0.5193,易液化。
5、丙烯的结构简式是CH-CH=CH2。丙烯可看作乙烯分子中一个氢原子被甲基取代后的产物。丙烯分子中,三个碳原子不共线,由于乙烯基(-CH=CH2)为平面结构,甲基为三角锥型,有6或7个原子共面。
1、加聚反应是双键性质,甲基属于饱和碳原子管能团。
2、乙烯是对称性结构,丙烯是不对称性结构,它在发生加聚的时候,那个甲基可以放在一起,也可以分开,因此它的结构有两种。
3、碳碳双键是一个官能团,跟官能团直接相连的碳是α-C。
4、一般工业生产的聚丙烯树脂中,等规结构含量约为95%,其余为无规或间规聚丙烯。工业产品以等规物为主要成分。聚丙烯也包括丙烯与少量乙烯的共聚物在内。通常为半透明无色固体,无臭无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