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化学方法鉴别苯甲醚和对甲基苯酚的方法是看能否和氢氧化钠水发生溶液反应。溶液是由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均稳定的混合物,被分散的物质(溶质)以分子或更小的质点分散于另一物质(溶剂)中。苯甲醚作为醚,是不溶于水的;对甲基苯酚作为酚,是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继而溶于水的。
分别滴入氯化铁溶液,显紫色的为对甲苯酚。剩下的两种分别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为苯甲醇,不褪色的为苯甲醚。先用Fe3+鉴别出对2113甲苯酚,显紫色。剩下三个。再用Na鉴定出苯甲醇,放出5261气泡。剩下两个。用酸性4102KMnO4鉴别出苯甲醛,溶液褪色。
取样,加入酸碱指示剂,石蕊:变红色,是苯甲酸,具有酸性,其余物质均不能使石蕊变红。对其余三个取样,加入溴水:混合互溶不反应,溴水不褪色的是苯甲醇;互溶,溴水褪色的是苯甲醛,即醛基被氧化了;产生白色沉淀的是对甲基苯酚,类似于苯酚与溴水生成三溴苯酚沉淀。
分别滴入氯化铁溶液,显紫色的为对甲苯酚。剩下的两种分别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为苯甲醇,不褪色的为苯甲醚。先用Fe3+鉴别出对2113甲苯酚,显紫色。剩下三个。再用Na鉴定出苯甲醇,放出5261气泡。剩下两个。用酸性4102KMnO4鉴别出苯甲醛,溶液褪色。
出现红色沉淀,2-戊酮和苯乙酮不反应;最后2-戊酮和苯乙酮,2-戊酮能溶于水(100克H2O溶解6克左右)而且密度比水小,苯乙酮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所以,用水就可以了。第四个:先用金属Na,乙醚不反应,后两个都有气体;然后用FeCl3溶液,对甲基苯酚会变紫色,环己醇不会。供参考。
环己醇的鉴别 就是加入FeCl3,没有变化的是环己醇,苯酚和FeCl3作用显紫色,3-甲基苯酚遇FeCl3显蓝色。如果是苯酚、2,4,6-三甲基苯酚和环己醇的鉴别的话,加入溴水,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苯酚,2,4,6-三甲基苯酚和环己醇无变化,加入FeCl3显色的是2,4,6-三甲基苯酚,无变化的是环己醇。
解答如下:两者都可以。苯酚与FeCl3反应生成有色物质,后者无此现象;苯酚与NaOH溶液反应互相溶解,后者不与NaOH互溶。只有FeCl3可以。原因同上。间硝基苯酚和间硝基苯甲酸都与NaOH反应生成相应的盐溶于水中,不能鉴别。醚和醇可以用是否溶于水来鉴别。
1、塑料橡胶加工助剂图书目录提供了深入理解与应用塑料和橡胶加工所需助剂的全面指南。它首先从概述助剂在行业中的关键角色开始,包括它们的功能分类以及在聚合物加工中的重要性。第二章专门讲述增塑剂,深入剖析其作用原理,性能评价和生产流程,同时介绍了增塑剂原料和市场发展趋势。
2、这本书的目录详细介绍了聚氯乙烯的各个方面。首先,第1章概述了聚氯乙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后续章节打下基础。紧接着,第2章深入研究氯乙烯单体,这是聚氯乙烯合成的基石。第3章至第13章分别涵盖了聚氯乙烯的聚合过程、稳定剂和润滑剂的使用,以及增塑剂、加工助剂和冲击改性剂的作用。
3、食品添加剂被分为食品添加剂、食品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和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四类。接着,文章详细阐述了食品添加剂的编码体系和功能分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方面,中国、国际法典、欧盟、美国和日本都有各自的使用原则,强调了安全与合规的重要性。
4、最后,第十四章讲解食品加工助剂,这些辅助性添加剂在食品生产过程中的角色。第十五章则是对《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2007)的深入解读,确保读者在实际应用中符合法规要求。全书内容丰富,旨在为食品加工和质量控制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全面的添加剂知识,以及合规使用添加剂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