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胺嗪是一种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它的药理作用是通过抑制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发放,从而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降低神经兴奋性,起到抗精神病作用。

1、乙胺嗪是什么

乙胺嗪是一种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它的化学名称是1-(1-苯基乙基)-4-氨基-2-氯苯甲酰胺,简称乙胺嗪。它是一种非强效型抗精神病药物,是一种抗抑郁药物,也是一种抗焦虑药物,常用于抗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失眠症等精神疾病的治疗。

2、乙胺嗪的药理作用

乙胺嗪的药理作用是通过抑制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发放,从而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降低神经兴奋性,起到抗精神病作用。它还可以抑制兴奋性神经系统的活动,改善精神疾病的症状,如抑郁、焦虑、强迫症、失眠等。

3、乙胺嗪的用法

乙胺嗪的用量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定,一般大人每日口服10-100毫克,分3次服用,小孩每日口服5-50毫克,分3次服用。乙胺嗪可以与其他抗精神病药物同时使用,但是服用乙胺嗪时要避免同时服用含氢氟拉明的药物,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4、乙胺嗪的副作用

乙胺嗪的副作用主要有头昏、头痛、恶心、呕吐、腹泻、口干、面部潮红、皮肤瘙痒、失眠、心悸、肌肉酸痛等。如果出现上述副作用,应及时停止服用,并及时就医。

乙胺嗪是一种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它的药理作用是通过抑制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发放,从而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降低神经兴奋性,起到抗精神病作用。乙胺嗪的用量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定,并且要避免同时服用含氢氟拉明的药物,以免出现不良反应,如果出现副作用,应及时停止服用,并及时就医。乙胺嗪是一种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但在使用时应遵循医嘱,以免出现不必要的副作用。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