吖啶酯和三联吡啶钌。吖啶酯是一类可用作化学发光标记物的化学物质,加入发光启动试剂后0.4s左右发射光强度达到最大,半衰期为0.9s左右。三联吡啶钌其标记物的发光原理是,一种在电极表面由电化学引发的特异性化学发光反应。
化学发光剂在酶促反应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常用的化学发光底物包括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碱性磷酸酶(AP)的发光底物。HRP的发光底物有鲁米诺及其衍生物,如在碱性pH6 Tris缓冲液中的鲁米诺。为了减少自发发光的干扰,建议预先配制两种试剂,仅在使用时混合。
.鲁米诺或其衍生物。 鲁米诺的氧化反应在碱性缓冲液中进行,通常以0.1mol/L pH6Tris缓冲液作底物液。
HRP 标记的CLEIA常用的底物为鲁米诺(32氨基邻苯二甲酰肼,lum ino l) ,或其衍生物如异鲁米诺(42氨基邻苯二甲酰肼) , 是一类重要的发光试剂。其结构如图4 所示。
【答案】:B 吖啶酯是常用的直接化学发光剂,在含过氧化氢的稀碱溶液中即能发光。
直接发给剂有吖啶酯、三联吡啶钌,酶促发光有鲁米诺,这些都是最常用的。
根据查询中国化工企业联盟官网显示,4甲基伞形酮标准溶液配制是胨10g,磷酸二氢钾0.9克,磷酸氢二钠2克,去氧胆酸钠1克,硫酸锰0.5毫克,硫酸锌0.5毫克,硫酸镁0.1克,氯化钠5克,氯化钙0.05克,亚硫酸钠0.04克,MUG0.075克。
-羟基-4-甲基香豆素,中文名又称为4-甲基伞形酮,或者4-甲基-7-羟基香豆素,其英文名称为7-Hydroxy-4-methylcoumarin,有时也被称为4-Methylumbelliferone。这个化合物的化学式是C10H8O3,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717克/摩尔。它具有很高的纯度,至少达到97%以上。
AP的发光底物为3-(2-螺旋金刚烷-4-甲氧基-4-甲基-4-(3-磷酸氧基)-苯基-1,2-二氧乙烷(AMPPD)和4-甲基伞形酮磷酸盐(4-MUP,荧光底物)。(1).鲁米诺或其衍生物。 鲁米诺的氧化反应在碱性缓冲液中进行,通常以0.1mol/L pH6Tris缓冲液作底物液。
mt是4-甲基伞形酮(4-Methylumbelliferone)的缩写。4-甲基伞形酮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属于香豆素类,经常被用作生物化学研究中的荧光指示剂。它在某些特定的酶反应中,如-葡萄糖醛酸酶的活性检测中,作为底物被广泛应用。
1、由间苯二酚与乙酰乙酸乙酯经环合反应而得。将浓硫酸冷至10℃以下,于搅拌下滴加由间苯二酚与乙酰乙酸乙酯配成的溶液,滴完后放置12h。然后将反应物投入有碎冰的水中,将析出的沉淀滤出,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及稀硫酸精制而得成品。
2、由2,4-二羟基苯乙酮与苹果酸在硫酸存在下于90-130℃之间进行缩合,消去乙酰基即得伞形酮。
3、香草酸。7羟基4甲基香豆素可能被氧化成香草酸。香豆素。7羟基4甲基香豆素可能发生重排反应,生成香豆素。缩醛。7羟基4甲基香豆素可以经过缩醛反应生成不同的缩醛产物。这些副产物的形成通常是由副反应、竞争反应或条件偏离所导致的。
1、MUG培养基主要用于检验大肠埃希菌,实验证明:96%的大肠埃希菌含β-葡糖苷酸酶(GUD),约10%的沙门菌属一些菌种也含有此酶。MUG被GUD水解,产生荧光,由于荧光反应的敏感度较颜色反应强千万倍,易于观察,没有主观性,因而用MUG鉴定大肠埃希菌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食品、饮品、污水等的检测。
2、MMO-MUG培养基主要用于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的同时检测。目前我国对生活饮用水、水源水、地表水等进行卫生学评价,检测的指标为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或粪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以这些指标作为粪便污染的指示菌。
3、MUG培养基又叫4-甲基伞形酮葡糖苷酸(MUG)培养基吧?MUG培养基价格比普通培养基要贵一点,我用的是广东环凯这个品牌的,用这个培养基培养细菌后紫外灯下,目标菌的蓝白荧光显示很清晰,不错。
4、在细胞世界中,营养丰富的土壤就是它们的乐园。
5、大肠埃希菌[CMCC(B)44102](4) 白色念珠菌[CMCC (F) 98001]控制菌检查用菌种:(1) 大肠埃希菌[CMCC(B)44102](2) 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改良马丁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胆盐乳糖培养基、4-甲基伞形酮葡糖苷培养基(MUG)。
6、试管。分度吸管 1mL,10mL。锥形瓶。小倒管。金属接种环。冰箱 0~4℃。培养基与试剂 EC-MUG 培养基 成分: 胰蛋白胨 0g、乳糖0g、3 号胆盐或混合胆盐5g、磷酸氢二钾0g、磷酸二氢钾 5g、氯化钠 0g、4-甲基伞形酮-β-D 葡萄糖醛酸苷 (MUG) 0.0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