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氢氧化钠的介入,三碘甲基被羟基取代,最终形成我们期望的羧酸产物。这一过程得益于碘离子的有效电荷分散,使得取代反应得以高效进行。
用SN2表示。S表示取代反应,N表示亲核,2表示有两种分子参与了速控步骤。
酰氯可由羧酸与无机酸的酰氯如三氯化磷、五氯化磷、亚硫酰氯SOCl2作用制得。羧酸制备酰氯的方法:羧酸与SOCl2在DMF中反应,根据情况可以加热等;羧酸与草酰氯加热或回流。
注意事项如下:酸催化:酸催化剂促使甲醇质子化,形成质子化甲醇,增强亲核性。酯化:质子化甲醇与羧酸的羰基碳发生亲核加成,形成中间体甲醇酯。
用于家庭环境、室内、家具、沙发、地毯时,每瓶兑水加至500-600毫升左右,在害虫活动场所作滞留喷雾,喷雾布满物件表面即可,每天1-2次,连用3-5天。
合成方法 3-正丙基吡唑-5-羧酸乙酯和硫酸二甲酯混合,反应得到2-甲基-3-正丙基吡唑-5-羧酸乙酯。将其悬浮于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得2-甲基-3-正丙基吡唑-5-羧酸。
羧酸制备酰氯的方法:羧酸与SOCl2在DMF中反应,根据情况可以加热等;羧酸与草酰氯加热或回流。羧酸中的羟基被卤素取代的衍生物左式中R为氢或烃基;X为氟、氯、溴、碘。
用酸酐氨解,会得到的是酰胺,或者酰胺酸。高温的话还会得到酰亚胺。那个用羧酸跟酯的化合物氨解也得到的是酰胺。
丁醇氧化成2-丁酮,2-丁酮与甲基碘化镁格氏试剂在乙醚中反应,得到2-甲基-2-丁醇,后者用酸催化消去,就得到2-甲基-2-丁烯。羧基转化为甲基是比较麻烦的。
因为有水的话反应很难进行,并可使生成的格氏试剂分解。2,因为氯化钙会与醇类反应,生成络合物。3,萃取水层就是用乙醚,无水乙醚萃取时也会混入水,而乙醚比无水乙醚制作方便,而效果相同,故选用乙醚即可。
格氏试剂是极强的路易斯碱,能从水及其它路易斯酸中夺取质子,故格氏试剂不能与水,二氧化碳接触,需格氏试剂的制备和引发的反应需要在无水,隔绝空气条件下进行。否则会发生反应:RMgX + H2O → R+MgBrOH,使之失效。
易发生SN2反应,加入碱会有利于SN2反应的进行;若发生SN1反应,生成的碳正离子不稳定,才发生重排,但SN1反应几率比SN2反应小得多。另外,让卤原子取代羟基可以用SOCl2(二氯亚砜)或PCl3/PCl5进行反应即可。
制备环戊二烯:将5g癸二酸二丁酯(DBDE)和2g过量的三氧化铬(CrO3)加入至150 mL硫酸中,并在0°C的条件下搅拌。在搅拌过程中慢慢滴加100 mL浓硫酸,温度控制在0°C-5°C之间,并继续搅拌2个小时。
1、取代反应是一种原子或者原子团取代另一种原子或原子团,是没有电子转移的,钠和酸或醇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不是取代反应。
2、羟基被取代,生成酰卤、酸酐、酯和酰胺等羧酸衍生物;还原反应;脱羧反应和脱水反应。
3、羧基中的羰基在羟基的影响下变得很不活泼,不跟HCN、NaHSO3等亲核试剂发生加成反应,而它的羟基比醇羟基容易离解,显示弱酸性。在羧酸盐的阴离子中,由于电子的离域作用,发生键的平均化。
4、电子效应及立体效应等,从而使不同的化合物产生不同的性质。一个化学信息学的报告在调查了3043941个有机化合物中的849574个不同取代基后,指出有机化合物中最常见的5个取代基依次为:苯基、氯、甲氧基、羟基和乙基。
5、钠原子取代了醇羟基,酚羟基,羧基上的氢,同时生成氢气,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6、并不算取代,因为取代要碳氧双键右的氢原子换成羟基,而氧化是加了个氧原子上去。
因此极化度是一种动态效应,是在化学反应过程中起作用的。极化度越小,说明原子对其电子的控制能力就越强,越不容易参与反应,键就难以断裂。F是典型的情况。碳氟键是最难以断裂的化学键之一。
氢化铝锂将醛还原成醇,条件中应该还有一步水解的反应,像第6题。醛和氨的衍生物的反应。羟醛缩合反应。碘仿反应。由酸制备酰氯的反应。氢化铝锂将酸还原成醇的反应。
首先,半缩醛(酮)反应都是以醛(酮)和醇为底物的。羟醛缩合反应是以一分子有α-氢的醛(酮)和一分子(可以没有α-氢的)醛为底物的。这两个反应需要区分。
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因此该结构比符合查依采夫(saytzeff)规则的产物更稳定,因此就以CH2=CHCH=CH2CH(CH2)为主了。
硝基对对位的溴影响最大。一般来说,苯环上的溴原子不易发生亲核取代,但由于硝基与溴原子的共同作用,碳溴键电子云收到较大程度的削弱,所以反应能够发生。反应生成4-硝基-N-甲基-2-溴苯胺,反应机理是亲核取代反应。
这是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在弄H2SO4作用下的HNO3可以生成NO2+离子加成道苯环上。由于甲级,羰基都是推电子集团,取代基会先到邻对位上,由于空间位阻,NO2先取代到对位再到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