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在预还原三价铁至二价铁时为什么要用氯化钛和氯化亚锡

因为试样用酸分解后以次甲基蓝作为预还原反应指示剂,用氯化亚锡将溶液中的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然后以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用重铬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还原后的Fe2+。铁矿石中的铁元素含量高低悬殊,有的高达20%以上,有的只有百分之几。为保证分析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氯化亚锡是用来预还原三价铁的,过量少量可抑制已还原的二价铁氧化,但二价锡同二价铁一样会被重铬酸钾氧化,故后面操作中要用氯化汞氧化二价锡(二价铁不被氧化)。当氯化亚锡加入过多可能导致氯化汞氧化不完全而引起误差。同样,氯化亚锡加入量不足,三价铁还原不充分,同样会导致误差。

以确保铁溶解完全。将溶液低温加热蒸发至约10mL。

因为所有的三价铁都被还原为了二价铁,所以可以假设铁矿石试样中全部为二价铁。

各人假如使用的药品一样,但是你不会出现紫色,那只能是操作手法问题。具体没有看到,无法判断。也可能是第一步铁离子没有全部还原。

还原糖的测定方法

还原糖的测定方法常用的还原糖测定方法有:直接滴定法、高锰酸钾滴定法、比色法。直接滴定法测定的是一大类具有还原性的糖,包括葡萄糖、果糖、乳糖、麦芽糖等,适用于所有食品中还原糖的快速测定。

化学反应式:CH2OH(CHOH)4CHO+2Cu(OH)2--加热→CH2OH(CHOH)4COOH+Cu2O↓+2H2O。检验还原糖方法:在待测组织样液中滴加斐林试剂,将试管放入盛有50-60度温水中加热2分钟,如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组织样液中含有还原糖。其中使用的斐林试剂的成分:甲液:NaOH0.1g/mL。乙液:CuSO40.05g/mL。

高锰酸钾滴定法是定量检测还原糖的方法,通过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样品中的还原糖,根据消耗的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计算还原糖的含量。此方法适用于还原糖含量较高的样品。

碱性酒石酸铜甲液中加入次甲基蓝的目的是什么?

次甲基蓝是指示剂,当还原糖与二价铜离子反应完后,会和次甲基蓝反应将其从蓝色氧化为无色,显示滴定反应达到终点。

原理是将一定量的碱性酒石酸铜甲、乙液等量混合,立即生成天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这种沉淀很快与酒石酸钾钠反应,生成深蓝色的可溶性酒石酸钾钠铜络合物。

直接滴定法测定食品中还原糖的原理是样品除去蛋白质后,在加热条件下,以次甲基蓝作指示剂,直接滴定标定过的碱性酒石酸铜溶液,根据样品液消耗体积计算还原糖量。在日常食品检测中,还原糖是一个常规理化检验项目,涉及的样品种类很广,有乳制品、肉制品、发酵酒、果蔬制品叶等。

样品在除去蛋白质后,在加热条件下,使用已标定过的碱性酒石酸铜液进行滴定。次甲基蓝作为指示剂,通过测量样品液消耗的体积,计算出还原糖的含量。试剂: 碱性酒石酸铜甲液:称取15g硫酸铜(CuSO45H2O)和0.05g次甲基蓝,溶解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mL。

直接滴定法在测定还原糖含量时用什么做指示剂

1、直接滴定法在测定还原糖含量时用次甲基蓝做指示剂。甲液与乙液混合可生成氧化亚铜沉淀,因此,操作时应将甲液加入乙液,使开始生成的氧化亚铜沉淀重溶。

2、直接滴定法测定食品中还原糖的原理是样品除去蛋白质后,在加热条件下,以次甲基蓝作指示剂,直接滴定标定过的碱性酒石酸铜溶液,根据样品液消耗体积计算还原糖量。在日常食品检测中,还原糖是一个常规理化检验项目,涉及的样品种类很广,有乳制品、肉制品、发酵酒、果蔬制品叶等。

3、在加热条件下,直接滴定标定过的碱性酒石酸铜溶液,还原糖将二价铜还原为氧化亚铜。以亚甲基蓝作指示剂,在终点时,稍过量地还原糖将蓝色的氧化型亚甲基蓝还原为无色的还原型亚甲基蓝。最后根据还原糖标准溶液标定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相当于还原糖的质量,以及测定样品液所消耗的体积,计算还原糖含量。

什么用次甲基蓝作为指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