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环己烯。因为甲基的存在,使得脱水有了选择性。
甲基1环己醇的合成的副反应如下:在反应条件没做好的情况下,格氏试剂有可能被水解和氧化。格氏试剂和卤代烷的偶联反应,先卤化生成卤丁烷,再制成格式试剂与丙酮反应形成水解。
仲醇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被氧化为酮。2-甲基环己醇的氧化产物为2-甲基环己酮。若在剧烈的条件下氧化,2-甲基环己酮还能进一步被氧化为2-甲基己二酸等物质。
-羰基庚酸 因为羟基的邻位上有取代基,只能生成酮,羟基另一个邻位没有取代,生成酸。CH3COCH2CH2CH2CH2COOH,即2-羰基庚酸。
第二部反应用酸加热得到的应该是消除产物,第二个问号应该是1-甲基环己烯,然后用硼氢化氧化的方法得到反马氏规则的产物。
分子式为C8H14O2,且结构中含有六元碳环的酯类物质共有7种 等质量甲烷、乙烯、乙炔充分燃烧时,所耗用的氧气的量由多到少。
这个烃类的不饱和度为3,六元环已经占据了六个碳原子,而两个双键只能在环外面,那么另外两个碳原子只能都是不饱和碳原子,并且不能连在一起,因此,只能分别以双键的形式与六元环接在一起,那么可以存在以下三种结构:1,2-二亚甲基环己烷、1,3-二亚甲基环己烷、1,4-二亚甲基环己烷。
不只6种,有8种。酯1种,五元环内半缩醛2种,四元环内半缩醛4种,还有一种是四元环混合内缩醛。
跟(Ⅰ)、(Ⅱ)式是同分异构体的是___。(MCE918—19)解析:首先要看出C式中右上边的环不是苯环,因有一个碳原子连有2个氢原子。其次在连在一条线上的3个苯环画一条轴线,如下图,再移动或翻转便可看出A、D与(Ⅰ)、(Ⅱ)式等同,为同一物质。
A为同位素;B为同素异形体;C中的两种物质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四面体结构,而不是平面结构,因此不存在同分异构体,它们为同一种物质;D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D。
1、很多的...可以加氢;可以用钠和乙醇;可以用四氢铝锂或硼氢化钠;还可以用异丙醇在异丙醇铝催化下完成。最常用方便的是四氢铝锂或硼氢化钠;最具选择性的是在异丙醇铝催化下用异丙醇还原。
2、操作上没什么不同,只是产品不同。一级醇氧化成醛,全可以被进一步氧化成酸;二级醇氧化成酮。环己醇先消去(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或浓硫酸),生成环己烯,然后高锰酸钾酸性条件下开环,两端氧化,就形成了己二酸。环己酮先加成为环己醇,后面一样。
3、环己醇制备环己酮反应中可能有的副产物是己二酸。有关方程式是:震荡是为了使得氧化反应充分进行。
4、.由1-甲基环己烷合成:反-2-甲基环己醇。9.以环戊烷为原料合成:反-1,2-环戊二醇。
5、环己酮的制备方法如下:在没有催化剂的存在下使用氧气将环己烷氧化成环己基过氧化氢,通过用水洗涤来纯化该反应介质,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将环己基过氧化氢分解成环己醇和环己酮,通过分离还未反应的环己烷和分离沸点高于环己醇,回收含环戊烯醛的环己醇/环己酮混合物,在脱氢催化剂存在下使环己醇。
ch2cl2是四面体结构,它的分子构型经过旋转,总是能够重合,所以它没有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结构相同、原子团的空间排列顺序不同的2种物质,互为镜像,并使偏振光的振动片面向2个不同的方向旋转,叫做对映异构。
你的命名是错误的,所以分情况说明。甲基到底连着哪个碳?如果连在双键碳上,那是1-甲基环己烯,如果连在双键邻位碳上,是3-甲基环己烯,再错一位,是4-甲基环己烯,偏偏没有2-甲基环己烯。如果是1,则有顺反异构两种构型,如果是4,则都有R、S两种构型。
因此,对于存在两个双键的分子,总共有2^2 = 4种可能的双键构象异构体。最后,我们将手性异构体和双键构象异构体的数量相乘,得到总的立体异构体数量:总数 = 手性异构体数 × 双键构象异构体数 = 4 × 4 = 16 因此,满足给定的分子式的立体异构体的数量为16。
碳架异构体:碳架异构体是指具有相同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碳链结构的异构体。例如,丁烷和2-甲基丙烷就是碳架异构体。官能团异构体:官能团异构体是指具有相同分子式但具有不同官能团结构的异构体。例如,乙醇和甲醚就是官能团异构体。对映异构体:对映异构体是指具有相同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的旋光性的异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