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在转酶A及三磷酸腺苷存在下与甘氨酸结合成马尿酸。
两种方法,一种是苯变成苯甲基,再变成苯甲酸(加高锰酸钾就行),随后进行傅克烷基化,可得目标产物。
先用高锰酸钾把甲苯氧化成苯甲酸。然后用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加入甲苯酸,这样在3,5位上就会上两个硝基。理由是羧基是electron withdrawing group (去电子集团?不确定具体怎么说)这样硝基就会上在meta位。
苯甲酸用氢化铝锂还原成苯甲醇,苯甲醇在铜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脱水生成苯甲醛,苯甲醛用克莱门森或者黄鸣龙法还原可以得到甲苯。常温为具有苯或甲醛的气味的鳞片状或针状结晶。它的蒸气有很强的刺激性,吸入后易引起咳嗽。
您好,工业上生产这个产品如果从甲苯出发,可以先氯代得到4-氯甲苯,然后进行硝化得到2-硝基-4-氯甲苯和3-硝基-4-氯甲苯,用3-硝基-4-氯甲苯与甲酸盐反应就能得到目标化合物。
1、苯酚、苯甲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分别生成苯酚钠和苯甲酸钠,二者都溶于水。通入二氧化碳时,苯甲酸钠不反应,而苯酚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苯酚。苯酚与水分层,能通过分液而方便地分离出来。
2、首先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混合物,之后用酸中和饱和碳酸氢钠,苯甲酸即被分离出来。然后用氢氧化钠洗涤混合物再酸化,苯酚即分离出来。把不溶于氢氧化钠的剩余混合物用稀盐酸洗涤,然后把溶液碱化,苯胺即分离出来。
3、加入NaOH,是苯酚和苯甲酸生成苯酚钠和苯甲酸钠,溶于水,环己醇不溶于水,分层分液得到环己醇。再通入过量CO2,是苯酚钠变为苯酚,过滤得到苯酚。
1、对氯甲苯和水在420至520摄氏度有铜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对甲基苯酚和氯化氢。
2、主要合成方法有:对甲基芳香磺酸盐的碱熔融法、对甲基卤代芳烃水解法、酚类化合物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对甲基异丙苯氧化法等。 传统的合成方法主要采用合成法,也可以炼焦、油页岩干馏和城市煤气的副产品混甲酚中分离的到。
3、甲苯和硫酸反应,生成对甲基苯磺酸,对甲基苯磺酸经过和亚硫酸钠反应生成对甲基苯磺酸钠,磺酸钠再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对甲基苯酚钠,甲酚钠再与SO2反应生成对甲基苯酚,这种反应方法比用硝酸生产安全。
甲苯和硫酸反应,生成对甲基苯磺酸,对甲基苯磺酸经过和亚硫酸钠反应生成对甲基苯磺酸钠,磺酸钠再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对甲基苯酚钠,甲酚钠再与SO2反应生成对甲基苯酚,这种反应方法比用硝酸生产安全。
对氯甲苯和水在420至520摄氏度有铜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对甲基苯酚和氯化氢。
苯和硝酸在浓硫酸50至60摄氏度的条件下生成一硝基甲苯,一硝基甲苯在铁和盐酸的作用下生成一甲苯。
主要合成方法有异丙基甲苯法、邻二甲苯氧化法、苯酚烷基化法、氯甲基水解法及甲苯磺化碱熔法等,常用方法是异丙基甲苯法、甲苯磺化碱熔法和邻二甲苯氧化法。
水相D加入盐酸调pH1-2用乙醚提取,弃去水相,有机相挥发去乙醚得到苯甲酸。有机相A用盐酸调pH3-4,分出水相E和有机相F。有机相F挥发去乙醚,分馏出乙酸乙酯和苯甲酸乙酯。
萃取法分离:将苯酚和苯甲酸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如乙醚或二氯甲烷。加入适量的碱性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苯酚会与碱反应生成苯酚钠,而苯甲酸不会反应。分离有机相和水相,有机相中含有苯酚钠,水相中含有苯甲酸。
首先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混合物,之后用酸中和饱和碳酸氢钠,苯甲酸即被分离出来。然后用氢氧化钠洗涤混合物再酸化,苯酚即分离出来。把不溶于氢氧化钠的剩余混合物用稀盐酸洗涤,然后把溶液碱化,苯胺即分离出来。
向三种物质中加入NaHCO3溶液,苯甲酸转化为苯甲酸钠,进入水层;分液,将苯甲酸钠分离;再加入NaOH溶液,苯酚转化为苯酚钠,进入水层;分液,将苯酚钠分离;此时有机相中的就是苯甲醇。
鉴别有两种方法:可以加钠,产生气体的是苯酚和苯甲酸,没有明显现象的是苯甲醇和苯甲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