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容器内放入苯环,倒入高锰酸钾溶液,等待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褪去将溶液过滤,即得到苯甲酸。在容器内放入苯甲酸,加入石灰石,对容器加热进行脱羧,可得到即可得到脱去甲基的苯。
苯环上的甲基可以用高锰酸钾氧化成-COOH,然后高温与NH3反应生成酰胺,通过霍夫曼酰胺降解得到苯胺,苯胺氧化就可以得到硝基苯。酚羟基很不稳定,一般需要保护,或是最后生成羟基。苯环上取代基的消除可先将取代基转化成氨基然后再转化成季铵盐,最后消去。合成时要考虑苯环上取代基的定位效应。
太多脱甲基的方法 你SCIFINDER一下 包括HBR。
这个碳原子要与氢原子相连(成键)。例如,甲苯可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苯甲酸,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这说明苯环带有α-H的侧链集团易被氧化。苯环对甲基的作用是使甲基易被氧化成羧基,只要苯环上所挂的基团第一个碳上含有氢,不管基团多复杂,均可被氧化为羧基而使高锰酸钾褪色。
醇和卤代烃可发生消去反应。连羟基或卤素原子的碳的相邻碳上有氢,才能消去。
甲苯上的甲基不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但是苯环上的烷基能与纯溴蒸气发生取代反应。因为烷基的取代反应是游离基反应。
苯环上的甲基发生取代反应只能是自由基取代类型,与气态溴在光照条件下发生的取代为自由基取代,与溴水的取代为亲电取代,只能在苯环上。因为苯基是吸电子基,亲电取代中间产物苄基正离子不稳定,很难形成。
第一个,看反应条件,如果有路易斯酸(比如铁离子)催化,那甲基上不发生取代。如果是特定波长的光或者有能产生自由基的物种那就只在甲基上取代。第二个,理论上有路易斯酸存在下,取代就会发生在苯环上。
1、甲苯氧化成苯甲酸不是取代反应。形式上看苯环上的甲基被取代成了羧基, 但在反应类型上不是。1) 苯环上的取代反应是苯环上的一个H被其他基团取代, 例如傅克反应。2) 而甲苯氧化是甲基C上的H被O取代, 亦即C被氧化。
2、能。生成苯甲酸 C6H5-CH3 →C6H5-COOH(酸性高锰酸钾作氧化剂)并且不管苯环上连的是烃基有几个碳,都氧化为羧基。
3、Pr-CH3)-→(Pr-COOH)箭头上标:KMnOH+(H3O+)第二问:因为高锰酸钾是强的氧化剂,它可以直接把苯环侧链上的甲基(准确的说应该是烷基)氧化到羧基。如果楼主是搞化学竞赛的话,建议你去看看大学有机化学中的芳香烃那一章中关于苯环上α氢取代那部分的内容。
4、没有CO2生成,它是先把甲基碳氢键氧化成碳氢氧键,羟基再变醛基、羧基。在此过程中,只是缩合掉水分子。
5、不能,取代反应一定涉及到连有转换官能团碳与离去基团断键和进攻基团成键的过程,这里氧化仅发生于甲基上,不涉及与之相连接的苯环上的碳。
1、氯可以取代苯环上的甲基。但是要在光照下反应,是自由基反应,可以取代甲基上的氢。甲基的位点上没有氢。这样的芳环上每个碳上只有一个氢。
2、芳香族化合物在近紫外区显示特征的吸收光谱。苯是最简单的芳香族化合物,具有环状共轭体系,在紫外光区有EE2带和B带三个吸收带,都是由π→π*跃迁产生的。在苯环上引入取代基,会使苯的π→π*跃迁引起的各吸收带发生位移。
3、当苯环上有发色团取代且与苯环共轭时,E2常常与K带合并,同时吸收峰向长波移动。Lambert-Beer定律 Lambert-Beer定律是物质对光吸收的基本定律,是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依据和基础。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 化合物的UV-Vis特征,主要取决于分子中发色团与助色团以及它们之间的共轭情况。
4、-氯-3-甲基苯甲醛,这个化合物有一个简洁的中文名字,即4-氯-3-甲基苯甲醛。它的其他名称包括m-Tolualdehyde, 4-chloro- (6CI) 和 4-Chloro-3-methylbenzaldehyde,以及5-Chloro-4-methyl-2-benzaldehyde。这个有机化合物在化学世界中有一个特定的编号,那就是CAS No. 101349-71-7。
5、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的液体或固体,由于极性强,所以比较活剥。消去反应:CH3CH2CI+NaOH(醇溶液)加热==CH2=CH2+NaCL+H20 水解反应(即取代反应):CH3CH2CI+NaOH=CH3CH20H+NaCI 醇:羟基(—OH)与烃基或苯环上的烃基相连。由于氢键(质子溶剂)使它能与水一扔依比例互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