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题:这道题用化学解题的常用方法:极值法。
2、g。在蒸发20g水之前,溶液已经饱和,所以对于饱和溶液来说,20g水应该能溶解5g溶质(即此温度下溶解度是25g),因此2g溶质对应8g水,因此原溶液只要蒸发2g水就能得到饱和溶液。A。
3、所以答案选C。这个问题就简单了,我们已经知道,由于质量守恒,反应前和反应后的质量是相等的,也就是说,除了反应后剩余的水,还有2g是气体。那么这2g气体到底是什么呢?这就涉及到一个不确定的因素。
4、氨水的施用原则是”一不离土,二不离水”。不离土就是要深施覆土;不离水就是加水稀释以降低浓度、减少挥发,或结合灌溉施用。由于氨水比水轻,灌溉时要注意避免局部地区积累过多而灼伤植株。氨水可作基肥也可作追肥。氨水是氨溶于水得到的水溶液。
5、解析:【】1g O2 + 1g SO2 与 2g O2 + 2g SO2 比例是一样的,最终达到的平衡状态是一样的,所以转化率不变。因为 2g O2 + 2g SO2 质量(物质的量)增加了,所以平衡时浓度、反应速率、体积分数都会增大。
1、这是因为在反应过程中发生了甲基迁移,因此最终产物变成2-甲基-2-溴丁烷。
2、如果按SN1机制反应,就有重排产物产生,如2-戊醇与溴氢酸反应有86%2-溴戊烷与14%3-溴戊烷;异丁醇在氢溴酸与硫酸中加热反应,有80%异丁基溴与20%三级丁基溴,新戊醇由于β位位阻太大,得到的是重排产物2-甲基-2-溴丁烷。
3、——二甲基——2——溴丁烷在(CH3)3COK下发生的是Hoffman消除反应,即脱去溴形成双健。
4、实际上异丁醇(2-丁醇)和叔丁醇(2-甲基-2-丙醇)等按SN1机理进行的类似亲核取代反应才有较多的重排产物,另外2-甲基-1-丙醇由于β碳上含两个甲基支链,空间位阻较大,不利于亲核试剂进攻,故从动力学上也阻碍SN2机理进行,实际该反应有很大程度部分是按SN1机理完成,因此也会有重排产物。
1、-溴-1,2,3-三甲氧基苯是一种化合物,以其独特的化学特性而闻名。它的正式名称是1-溴-3,4,5-三甲氧基苯,也可以被称作3,4,5-三甲氧基溴苯。这个化合物在化学界具有特定的识别代码,即CAS登录号2675-79-8。
2、它的分子量为220858克/摩尔,这个数值对于理解其在化学反应中的行为和性质至关重要。CAS号为74315-07-4,是N-(2-溴苯基)乙酰胺在全球化学品数据库中的唯一标识符,有助于科学家和化学工作者追踪和检索该物质的相关信息。
3、可以有多种方法:加入溴水,褪色的是1-苯基-2-溴乙烯,不褪色的是溴苯。加入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1-苯基-2-溴乙烯,不褪色的是溴苯。
4、首先,制备2-氨基-5-溴苯甲酰胺的步骤如下:取2-氨基-5-溴苯甲酸,将其与羟基苯并三氮唑和二氯乙烷均匀混合。然后,将这个混合物加入适量的盐酸中,以中和其中的酸性成分。接下来,将处理过的混合物溶解在二甲基甲酰胺和氨水的溶液中,形成一种稳定的混合液。
5、苯用铁粉催化进行溴代,生成溴苯。(2)溴苯用du硝硫混酸硝化,得到2,4-二硝基溴苯。(3)2,4-二硝基溴苯和氰化钾发生SN2AR反应,生成2,4-二硝基苯甲腈。(4)2,4-二硝基苯甲腈用酸催化水解,得到2,4-二硝基苯甲酸。
6、先将用高锰酸钾氧化甲苯成苯甲酸然后在浓硫酸或发烟硫酸的条件下进行磺化反应,这样就得到你想要的1-HSO3-3-COOH苯了。(注意一定要先氧化再磺化不能反过来)第二问题目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