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现有:方形木块、细绳,小石块、水、刻度尺,请你设计实验测出小石块...

先测小石块重力,再将其分别浸入装盐水和水的烧杯,根据F浮=G-F求出两个浮力,F盐水中的浮力/F水中的浮力*水的密度即为盐水密度。测水压的实验知道么?同理可以测盐水水压,两值之比乘以水的密度即为盐水密度。注意深度相同。3 A:.刻度尺 B:水、正方体小木块、两个相同的烧杯、盐水。

弹簧挂细线挂石块,读出石块重力G。石块浸入水,读出此时弹簧读数F1=G-F水,可得水的浮力F水,F水=p水gV,可得石块体积V,质量即G/g 2可测木块体积V,烧杯底面积S。烧杯满水,轻放木块,待水溢出拿起木块,测水面下降高度h.则木块重力G=F水=pgV排,V排=Sh。可求木块密度。

、用细针插入木块,将木块完全浸入水中,读出体积为V3。

用细针插入木块,将木块完全浸入水中,读出体积为V3。计算表达式:ρ=ρ水(V2-V1)/(V3-V1)浮力法(二)器材:刻度尺、圆筒杯、水、小塑料杯、小石块。步骤:(1)在圆筒杯内放入适量水,再将塑料杯杯口朝上轻轻放入,让其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高度h1。

初二物理题:硬币的密度测算出来(关键是设计出比较科学的测硬币体积的...

1、把硬币投入到盛满水的烧杯中,烧杯中有水排出,测得排出水的质量,水的密度已知!排出水的体积可以算得!排出水的体积就是硬币的体积。

2、算出溢出来水的质量m=m2-m1,再根据V=m/ρ就是硬币的体积。用天平测出硬币的质量m 质量除以体积 即为 硬币密度 你觉得小明同学考虑不周的地方:再将它们并排放在同一直线上,测出其总长度。

3、得出一个硬币的厚度)利用公式计算硬币的体积,再计算硬币的密度。V=Sh=πhR^2 ρ=m/V=m/πhR^2 用这种方法测量的密度比实际密度略小一些,因为硬币周围一圈的厚度比中央有花纹的地方的厚度要大一些,从而计算出的体积要略大一些,这样,用质量除以变大的体积,得到的密度值要略小一些。

4、您好,要测量一元硬币的密度,您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准备一个空的金属筒,一个量杯和一些水。 将10枚完全相同的硬币放入水中,记录此时水面所在的位置。 将这10枚硬币放入金属筒中,让金属筒漂浮在量杯中,记录此时水面处的刻度值。

初二物理教案:密度知识的应用

1、再从本节的编排看,课本首先从第二节的实验入手,提出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如何鉴别不同的物质?接着用实验分析、归纳得出密度的概念,最后是密度知识的简单应用。这种方法,体现了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现代教学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等综合素质。

2、V——体积——立方米(m3 密度的常用单位1g/cm3,1g/cm3单位大,1g/cm3=0×103 kg/m3。水的密度为0×103 kg/m3,读作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0×103千克。密度的应用:鉴别物质:ρ=m/V。测量不易直接测量的体积:V=m/ρ。

3、密度在生产技术上的应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映出来。 可鉴别组成物体的材料。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其办法是是测定待测物质的密度,把测得的密度和密度表中各种物质的密度进行比较,就可以鉴别物体是什么物质做成的。

4、·【密度的应用】·【测物体密度的方法】·测固体密度 ·测液体密度 ·【对于实物微粒,密度ρ的含义】mì dù;density 【密度的概念】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某种物质的质量和其体积的比值,即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作这种物质密度。符号ρ。

5、水的密度值为 1000kg/m^-3,即1g/cm^3;它的物理意义是体积为1立方厘米水的质量为1克。密度在生产技术上的应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映出来。1.可鉴别组成物体的材料。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

6、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水的密度ρ=0×103千克/米3 密度知识的应用: (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体积v就可据公式:求出物质密度。再查密度表。 (2)求质量:m=ρv。

初二上物理实验题(密度,浮力,压强都可也)不要太简单的,20道就好,请各...

分析:本题要求学生会结合二力平衡知识,用简单公式计算质量、密度、浮力,认真学习的同学都能够做好.难度系数0.正确答案:(1)160 kg (2)800 kg/ m3(3)1600N1(20广安市)(8分)上周学校购买了一批水龙头,据商家说其材料铜质的,实验室的老师组织九年级的一些同学通过实验来验证商家的说法。

弹簧秤的下端挂一重为5N的石块,把石块浸没在水中, 弹簧秤的示数为5N。求:① 石块受到的浮力;② 石块的体积;③ 石块的密度。一个体积为100 cm3,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时。有60 cm3的体积露出水面。(1)物体所受的浮力(2)物体的密度。

小亮同学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时,大胆探索,用甲、乙两种液体多次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液体压强随深度变化的图像。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 A. ρ甲ρ乙 B. ρ甲=ρ乙 C. ρ甲ρ乙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填空,请将正确答案填在下面横线上。

浮力的产生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如以正方体为例,它的左右、前后四个面在同一深度,所受的压力互相平衡。上、下两底面由于深度不同,则压强不同,下面的压强比上面的压强大,从而使物体受到的向上的压力比向下的压力大,这两个压力之差就形成了液体对物体的浮力。

...初一科学作业题:小刚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来测定食盐固体的密度,

第四步,固体体积不为V2-V1,(因为固体不一定完全溶解量筒中溶液体积无变化,因为食盐溶解了)改进措施:首先将液体变为饱和食盐水(20度时,溶解度为36%),然后将需要测定的固体氯化钠放入该饱和食盐水中。氯化钠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几乎为0。

用排清水法测食盐体积的方法是错误的,因为分子间存在空隙,食盐溶于水后,小分子进入大分子的空隙,所以食盐溶解后溶液的体积V2小于未溶解前水的体积V1与食盐固体体积之和。如果把水改成饱和食盐水,则方案可行,因为食盐固体无法在饱和食盐水中继续溶解,可排除分子间空隙的干扰。

实验设计与探究: 直径只有1mm左右的油菜籽,放在天平上称不出质量,小刚同学想知道1粒油菜籽的质量,请你帮他设计一个方案称出1粒油菜籽的质量。 阅读短文后请你分析: 柳树叶打着卷儿,小花低着头,湖水也烤热了。

密度的作业设计
回顶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