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醛酮的氧化/还原反应 羰基化合物的氧化态处于中不溜的位置,往上,可以再被氧化成羧酸;往下,又可以被还原成醇或者其它类型的分子。 涉及羰基化合物的氧化、还原反应数量也相对较多,这里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2、羰基还原反应由NADPH依赖的羰基还原酶催化,这些酶在多种组织的细胞液中存在,主要作用是将醛类还原为伯醇,或将酮类还原为仲醇。醌的还原也是生物转化的关键步骤。在DT-黄递酶的作用下,醌可以双电子还原为氢醌。
3、胺氧化酶系: 此酶系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中,可催化活性物质胺类的氧化脱氢,生成相应醛类。胺类物质是由氨基酸脱羧基作用产生的,胺类物质具有生物活性。
4、醇的官能团是羟基-OH,醛是醛基-CHO,酸是羧基-COOH。醇基氧化得醛基,醛基氧化的羧基。氧化过程可认为是去氢过程。
5、结果是生成了一种非必需氨基酸和一种新的alpha-酮酸。反应由转氨酶和其辅酶磷酸吡哆醛催化。磷酸吡哆醛是维生素B6的衍生物。人体内最重要的转氨酶为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它们是肝炎诊断和预后的指标之一。 体内大部分氨基酸都可以参与转氨基作用,例外:赖氨酸,脯氨酸和羟脯氨酸。
6、.醇类的氧化 ⑴存在部位:胞液中 ⑵催化的反应:醇脱氢酶(ADH)催化醇类氧化成醛 CH3CH2OH + NAD+ → CH3CHO + NADH + H+ 2.醛类的氧化 ⑴存在部位:胞液中 ⑵催化的反应:醛脱氢酶(ALDH)催化醛类生成酸。CH3CHO + NAD+ → CH3COOH + NADH + H+ 述:乙醇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中代谢。
E发生典型的碘仿反应,又已知E的不饱和度为2,结合碘仿反应产物的碳链结构,容易得出E的结构为1-乙酰基-4,4-二甲基环己烷。
顺推法,以有机物结构、性质和实验现象为主线,采用正向思维得出正确结论;逆推法 分离法,先根据已知条件分离出已知,把明显的末知条件分离出来,然后根据已知将分离出来的末知当已知逐个求解那些隐潜的末知;分层推理法,依据推理法,依据题意,分层、分步推理,综合结果,得出正确结论。
由取代产物的种数可确定碳链结构。(4)由加氢后碳的骨架,可确定“C=C”或“C≡C”的位置。
1、尿素(化学式:CO(NH2)2)是一种含有两个氨基的有机化合物,它可以和氢氧化钠(NaOH)以及硫酸铜(CuSO4)反应。
2、【1】反应解说:尿素和硫酸镁溶液能反应,尿素先水解,然后和硫酸镁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镁沉淀和硫酸铵。【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N2H4+MgSO4+2H2O ===MgCO3 (沉淀) + 2 ( NH4)2SO4 【3】注意:反应是发生在溶液中或潮湿情况下,因为反应需要水的参与。【4】拓展:尿素和硫酸镁的混合使用。
3、NH2)2CO + CO2 → NH4NCO + H2O。在化学反应中,尿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铵,反应方程式是(NH2)2CO + CO2 → NH4NCO + H2O。尿素的分子式为(NH2)2CO,二氧化碳的分子式为CO2,生成的产物为氨基甲酸铵(NH4NCO)和水(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