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4氯钠特点:易溶于水,干燥粉末极易吸潮结块,但不变质。为激素类型选择性除草剂。可被植物根茎叶吸收并传导,对禾本科作物安全,对阔叶作物敏感,可有效地防除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对禾本科杂草无效。
2、挥发性、作用速度比2,4-D低且慢,二甲四氯对禾本科植物的幼苗期很敏感,3-4叶期后抗性逐渐增强,分蘖末期最强,而幼穗分化期敏感性又上升。在气温低于低于18℃时效果明显变差,对未出土的杂草效果不好。
3、为选择性激素型除草剂。其作用方式选择性与2,4一滴相同。但其挥发性、作用速度较2,4一滴丁酯乳油低且慢,因而在寒地稻区使用比2,4一滴安全。
4、甲4氯的优点是作用速度较快,除草效果显著,且使用方便,可通过喷雾、涂刷、撒布等方式使用。但是,2甲4氯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对人体和动物有毒性,会污染环境,影响地下水质量等。
1、喹啉羧酸类除草剂可以让草的内部聚集大量的脱落酸从而阻塞草的毛孔,阻止气体交换造成代谢障碍,导致草死亡。噻唑羧酸类可以让草的植物细胞分化障碍,造成枯萎死亡。
2、玉米田除草剂有哪些苯氧羧酸类除草剂:主要用于玉米苗后防治阔叶杂草和香附子。代表品种有2甲4氯钠盐、4-D丁酯。其中2甲4氯钠盐广泛用于玉米田防治香附子,但使用时期不当易产生药害。
3、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及苯甲羧类除草剂(麦草畏)。此类除草剂系激素类型除草剂,它们诱导作物致畸,不论是根、茎、叶、花及穗均产生明显的奇形现象并长久不能恢复正常。酰胺类除草剂(甲草胺异丙草胺、乙草胺等)。
4、异丙甲草胺又称都尔,是一种播后苗前除草剂,主要通过植物的幼芽即单子叶和胚芽鞘、双子叶植物的下胚轴吸收向上传导。
5、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几乎能杀灭所有阔叶杂草,除草彻底,活性极高,内吸性好。一直经久不衰的原因就是持效期长,价格便宜,农民容易接受。
1、主要有除草醚(2,4-二氯-4-硝基二苯醚)和草枯醚(2,4,6-三氯-4-硝基二苯醚)。这类除草剂是触杀型除草剂,能被植物吸收,但在植物体内不易传导,可以杀除一些单子叶杂草。醚类对植物毒害的机理还不清楚。
2、菊苣地里,可用苄嘧磺隆除草剂。菊苣栽培技术 种子处理 播种前7至10天,将种子放置在阴凉通风处晾晒1至2天,可提高发芽率,但是不要在水泥地面暴晒。为保证全苗,播种前宜测定种子发芽率再行播种。
3、菊苣为草本植物,也可以作为粗词料与牧草。乙草胺为除草剂(农药除草剂),适用于玉米、棉花、花生和大豆田的芽前除草剂。建议不要在草本植物作物上使用“乙草胺”进行除草。
4、菊苣属于菊科双子叶牧草,一般防止杂草危害的方法为耕地前,可用灭生型农达除草剂喷洒化除。化除l周后再耕整地播种。这样可控制苗期杂草危害。菊苣长大后,长势旺盛,能抑制杂草的生长,不会出现草害。
5、瓜蒌地里长满了菊苣,苦荬菜。可以用排草丹进行除草。或者用其它针对菊科植物的除草剂。
1、甲4氯是一种具有广谱杀草作用的除草剂。它能有效地杀死大多数草本植物,包括一些耐草药的杂草,比如蒲公英、梭子蟹、狗尾草等。它的作用机理是阻止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影响植物内部激素的平衡,导致植物枯萎死亡。
2、甲4氯特点:无子果实,促进作物早熟,加速插条生根。也可作除草剂,易被更和叶部吸收和传导,用于小粒谷物、水稻、豌豆、草坪和非耕作区芽后防除多种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每公顷使用剂量0.28~25kg有效成分。
3、二甲四氯为苯氧乙酸类选择性内吸传导激素型除草剂,市场上主要剂型有70%钠盐原粉、20%钠盐水剂,以及含有该成分不同含量的的复配剂。
4、二甲四氯为苯氧乙酸类选择性内吸传导激素型除草剂,可以破坏双子叶植物的输导组织,使生长发育受到干扰,茎叶扭曲,茎基部膨大变粗或者开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