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氯邻甲基苯氧乙酸是一种常用的农药和杀虫剂原料,下面是它的制备工艺:原材料:对氯苯甲醇、氢氧化钠、邻甲酸、碳酸二乙酯、磷酸。制备流程:将对氯苯甲醇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对氯邻苯甲醇。取得邻甲酸,加入碳酸二乙酯中进行酯化反应,生成邻甲酸二乙酯。
2、现有2甲4氯的生产路线,是先氯化再缩合,而2甲4氯的缩合反应过程主要是指邻甲基苯酚和氯乙酸或氯乙酸钠在氢氧化钠等强碱的催化下通过不同溶剂的溶解最终缩合形成邻甲基苯氧乙酸化合物的过程,邻甲基苯氧乙酸是生产2甲4氯的重要中间体。
3、邻甲酚与氯乙酸能反应。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可知:邻甲酚与氯乙酸能反应,氯乙酸钠与邻甲酚反应,具体是氯被氧取代,形成邻甲基苯氧乙酸钠,最终产品是2甲基4氯苯氧。
4、首先这几种物质里羧酸酸性最强,先比较乙酸和三氯乙酸,由于氯原子是吸电子基所以使得三氯乙酸羧基上的氢更易离去,所以三氯乙酸乙酸。
1、苯甲酸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氯仿、苯、二硫化碳、四氯化碳。邻甲基苯甲酸溶解性:微溶于冷水,溶于热水、乙醚、氯仿,易溶于乙醇。
2、苯甲酸 常温下为固态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 。 苯乙酸 室温下为白色有特殊气味的光泽片状或块状结晶,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氨水。 苯酚 白色结晶,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二硫化碳、凡土林、挥发油、强碱水溶液。
3、不能。甲酸是最简单的有机酸。相应的还有乙酸等。一个苯环取代甲酸上唯一一个C原子上的H形成苯甲酸。如果苯环取代乙酸上的一个H原子,则形成苯乙酸。如果苯环上与连接甲酸或乙酸的C原子相邻的C原子上的H又被一个甲基取代,则形成邻甲基苯甲酸或邻甲基苯乙酸。
4、题主是否想询问“氯化铁鉴别苯乙酸的步骤”?首先加入碳酸钠饱和溶液,放出气体的是邻甲氧基苯乙酸。其次加入三氯化铁溶液。最后显紫色的是邻羟基苯甲酸乙酯,剩下的是苯乙酸。
该物品鉴别步骤如下:取样:将待鉴别的物质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铁溶液。观察颜色变化:在加入氯化铁溶液后,观察试管中物质的颜色变化。如果溶液呈现橘红色,则说明待测物质是苯乙酸。对照实验:另外取一份已知的苯乙酸样品进行同样的实验,作为对照实验,以验证鉴别结果的准确性。
首先加入碳酸钠饱和溶液,放出气体的是邻甲氧基苯乙酸。其次加入三氯化铁溶液。最后显紫色的是邻羟基苯甲酸乙酯,剩下的是苯乙酸。
一种是-CH2COOH,另一种是甲基(-CH3)和羧基(-COOH),甲基和羧基有三种位置关系,该物质的名称和结构简式为:苯乙酸[―CH2COOH]、对甲基苯甲酸[CH3――COOH]、间甲基苯甲酸(略)、邻甲基苯甲酸(略)。
实验十三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常用的生长素类似物:NAA(萘乙酸), 2,4-D, IPA(苯乙酸). IBA(吲哚丁酸)等 方法: ①浸泡法:把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置好的溶液中,深约3cm,处理几小时或一天。处理完毕就可以扦插了。
CH3CH2COOCH3 这就是第一个物质。
环己烯 双键C原子以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其它C原子以sp3杂化轨道形成σ键。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刺激性气味。不溶于水,溶于乙醇、醚。主要用于有机合成、油类萃取及用作溶剂。由环己醇与硫酸反应制得。多边形的每一个点表示一个碳原子,一个双键表示是烯烃。
单键端点3个H,双键端点2个H,三键端点1个H。单单交点2个H,三单交点1个H,四单交点没有H。单双交点1个H,单叁交点没有H。以此类推。基本原则就是每个C4个键,N3个键,O2个键。
在有机化学中,能与NaOH(氢氧化钠)反应的官能团主要包括酸性氢(羟基氢)和酰基(酸酐基)等。NaOH是一种碱性物质,可以与这些官能团发生反应形成相应的产物。
羧基,即-COOH,中和;酚羟基,即与苯环直接相连的-OH,有弱酸性,但醇羟基中性,不反应;卤代烃,-X,水解生成醇,但注意苯环上的卤原子常温下不反应。酯基,-COO-,参与水解反应。肽键,-CONH-,水解。
卤仿反应 卤仿反应是甲基酮类化合物,即含有乙酰基的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卤化并生成卤仿的有机反应。卤仿反应的本质是酮的水解。甲基酮和乙醛等在碱性条件下,与氯、溴、碘反应,分别生成氯仿、溴仿、碘仿。取代反应 氢氧化钠可以和卤代烃等发生亲核取代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