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试写出环己烷和溴在光照下反应生成溴代环己烷的反应机理

环己烷在光照条件下和溴反应,生成1-溴环己烷,在浓碱中发生消去,生成环己烯。环己烯和溴反应,生成1,2-二溴环己烷,再在浓碱中消去,生成1,3-环己二烯,再和溴发生1,4加成,生成3,6-二溴-环己烯,催化氢化,得到1,4-二溴环己烷。用稀碱水解,即得到1,4-环己二醇。

环己烷加溴,加热,生成一溴环己烷。然后加入乙醇钠的乙醇溶液,消除反应生成环己烯。而后在NBS ,四氯化碳溶液中,光照条件下发生∝卤代,生成产物。

这个反应是一种加成反应,即溴化氢分子的溴离子部分以亲电性进攻环己烯的碳碳双键部分,形成正离子中间体。然后,溴正离子中间体会被环己烯上的另一个碳原子的孤对电子攻击,从而断裂溴化氢分子。最终,产生一个溴代环己烷分子。

-甲基环己烯(Methylcyclohexene)和HBr/H2O2在常温下反应会出现加成反应,生成溴代环己烷。反应机理如下: H2O2和HBr反应生成溴代溴。 溴代溴和1-甲基环己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溴-1-甲基环己烷。

最终,这个反应会产生一个溴代环己烷分子。此外,烯烃(如环己烯)与溴化氢在有过氧化物存在或光照的条件下可以发生自由基加成反应。这种反应的机理是:首先过氧化物O-O键均裂形成氧自由基,接着氧自由基夺走HBr分子中的H形成溴自由基,然后溴自由基先加到双键上形成碳自由基,最后再上氢原子。

铁没有催化作用。苯的溴代是通过溴正离子取进攻苯环,而铁粉与溴反应生成少量溴化铁,后者能帮助生成溴正离子,所以能催化反应。环己烷(或者其它烷烃)的溴代是自由基机理,因此铁没有催化作用。要加快反应的话,可以用强光照射反应混合物。光子能打断溴溴单键,产生溴自由基加速反应。

甲苯能像苯酚一样和溴水反应吗?甲苯能否发生加成反应?

可以,不过不是加成而是取代 苯的同系物与卤素单质反应(注意,一定是纯的单质)而且一般是氯和溴 看条件,如果有三价铁离子存在,就取代苯环上的氢 如果是光照,就取代烷烃基支链上的氢。

加入溴水,产生白色沉淀的是苯酚。其它两个无此现象。2,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甲苯,不能褪色的是苯。

苯与氯气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的是加成反应,生成六氯环己烷。 1误认为苯和溴水不反应,故两者混合后无明显现象。 虽然二者不反应,但苯能萃取水中的溴,故看到水层颜色变浅或褪去,而苯层变为橙红色。 1误认为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除去苯中的甲苯。 甲苯被氧化成苯甲酸,而苯甲酸易溶于苯,仍难分离。

甲苯能使溴水褪色,但不是两者发生反应,而是甲苯可以萃取溴水,使之分层。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包括有机溶剂(如苯和苯的同系物、四氯甲烷、汽油、已烷等,萃取,使水层褪色有机层呈橙红色。

Fe与Br2形成FeBr3,FeBr3是催化剂,需要的是液溴,机理如下。

甲基环己烷能使溴水,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吗?

1、加入溴水,能使溴水褪色的是1-甲基环己烯;2)加入高锰酸钾溶液,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甲苯;3)剩余两个物质中,加入氢碘酸,加热反应,再加入三氯化铁,能与三氯化铁生成蓝紫色物质的是苯甲醚。

2、不对的。苯环影响了甲基,使甲基活性增大,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相互影响,要体现双向性。前者体现了苯环影响了甲基,后者什么也没体现。需要体现甲基影响苯环或环烷烃的基团,这样才是相互影响。

3、第一步,酸性高锰酸钾,甲苯和3-甲基环己烯褪色,无现象的是甲基环己烷。第二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3-甲基环己烯褪色,甲苯无现象。

4、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却不能使高锰酸钾褪色的烃是环烷烃。这是因为环烷烃可以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开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但是环烷烃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所以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甲基环己烷在光照下一元溴化主要产物是??

1、环己烷溴化生成一溴环己烷是一个自由基取代反应:链引发:Br2==2Br·链转移:Br·+环己烷== HBr+环己烷自由基 环己烷自由基+Br2==Br·+一溴环己烷 ①苯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C6H5,答案:CH2=CH-C6H5;②苯环与双键均为平面结构,且直接相连,则碳原子是处于同一平面。

2、-二甲基环己烷和溴反应得到的是外消旋体。如图,溴化的是图中列出来的叔氢原子,形成的碳自由基可以翻转,得到是是外消旋体。

3、H2O2和HBr反应生成溴代溴。 溴代溴和1-甲基环己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溴-1-甲基环己烷。

甲基环己烷和溴加热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