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甲基联苯加氢得到

1、催化脱氢得2-甲基联苯:A:2-甲基苯乙烯 B:2-甲基乙苯 C:1,2-苯二甲酸 D:1-(3-环己烯基)-2-甲基苯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从有机化合物的分子中脱除氢原子的反应过程催化脱氢可分为:①碳-氢键催化脱氢,如烷烃、烯烃、芳烃和环烷烃等的脱氢。

2、尽管ASR-2脱硫技术已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但一直没有得到工业应用,主要是由于催化剂的再生循环、氧化物的脱除等一些技术问题还没有解决。ASR-2技术可以使柴油产品的硫含量达到5 μg/g,与加氢处理技术柴油产品的硫含量分别为30 μg/g和15 μg/g时相比,硫含量和总处理费用要少的多。

3、将甲苯加氢烷基化,接着将所得的(甲基环己基)甲苯(mcht)脱氢。产物包含所有六种dmbp异构体,即2,2,2,3,3,4和4,4-dmbp的混合物,其中3,4-dmbp异构体一般占最大量。

4、也可由环己烷脱氢或甲苯歧化或与二甲苯加氢脱甲基和蒸气脱甲基制取。 【其他】 闪点10~12℃。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爆炸极限5%~0%(体积) 最简单的芳烃。分子式C6H6。为有机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之一。无色、易燃、有特殊气味的液体。熔点5℃,沸 点80.1℃,相对密度0.8765(20/4℃)。

中间体详细资料大全

1、中间体,又称有机中间体,是指在生产染料、农药、医药、树脂、助剂、增塑剂等产品过程中,以煤焦油或石油产品为原料制得的中间产物。最初主要用于制造染料,因此也被称为染料中间体。中间体是指半成品,是生产某些产品过程中的中间产物。

2、环己烯酮 ( Cyclohexenone )依其命名应有两种异构体,即 2-环己烯-1-酮 与 3-环己烯-1-酮 。通常指2-环己烯-1-酮,是一种有机合成中重要的中间体,为多种药品和香水的原料。纯的环己烯酮为无色透明液体,但商业产品通常带黄色。环己烯酮的工业制法为苯酚的Birch还原。

3、-氯噻吩,2-Chlorothiophene,分子式C4H3ClS,分子量1159,是一种有毒、易燃的无色液体。常用作药物中间体。

4、甲酸甲酯,亦称蚁酸甲酯,是一种无色的易挥发液体,具有芳香气味。它与乙醇混溶,并能溶于甲醇、乙醚。该物质容易水解,特别是在潮湿空气中的水分作用下,或通过碱性条件下的催化反应。其对呼吸道、眼、鼻和下呼吸道具有刺激性,可能导致胸部压迫感和呼吸困难。

5、卡拜 (Carbyne)是拥有三个自由电子的电中性单价碳活性中间体HC及其衍生物的统称。

6、-acenaphthylenedione 【分子式】C 12 H 6 O 2 【分子量】1818 苊醌用途 苊醌是染料和杀虫剂的中间体。 苊醌理化性质 熔点 249-252C(DEC.) 水溶性 不溶 工业上一般须以苊为原料生产苊醌。

4,4-二氨基-3,3-二甲基联苯基本信息

1、-二氨基-3,3-二甲基联苯是一种化合物,它在中文中被称作联邻甲苯胺,化学纯级别为AR。另外还有其他别名,如3,3-二甲基联苯胺,托力丁倍司,以及联邻甲苯胺。在英文中,它的名称是ο-Tolidine,同时也有3,3-Dimethylbenzidine和4,4-Bianisidine这两个通用名称。

2、-二氨基-3,3-二甲基联苯,别名托力丁倍司、联甲苯胺。化学式C14H16N2,白色至微红色晶体或结晶粉末。液相色谱法的基本机理是基于混合物中各组分对两相亲和力的差别。根据固定相的不同,液相色谱分为液固色谱、液液色谱和键合相色谱。

3、托力丁倍司,也被称为联邻甲苯胺或者3,3-二甲基联苯胺,其英文名称为ο-Tolidine,化学名称为[-C6H3(CH3)-4-NH2]2。它在化学界还有其他名称,如4,4-二氨基-3,3-二甲基联苯。这种化合物的分子式是C14H16N2,对应的分子量为2129克/摩尔。

二甲基联苯二异氰酸酯的的上游原料和下游产品有哪些?

1、异氰酸酯胶黏剂的优点特点是分子体积较小,容易渗透到一些多孔性的材料中去,能与吸附在被粘面上的水分发生反应产生化学键.所以戮合强度高,胶层耐疲劳性好。缺点是二甲氧基联苯二异氰酸醋等均可配成胶剩剂,其性质和用途相近:上述胶翰刘还可用橡胶或塑料改性。

2、异氰酸酯常用的有两种: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低浓度时,对眼和上呼吸道有刺激和损伤,导致流泪和咳嗽,浓度超过50mg/立方米时 ,可引起皮肤水肿,组织坏死,还可导致化学性肺炎与肺水肿等。木家具产品中的异氰酸酯主要来自于产品表面聚氨酯漆涂层中。

3、生物化工材料也即生物纤维材料,包括:用生物技术直接制取的纤维材料;用生物技术制取的原料再经汇聚获取的材料;生物医用纤维材料和药用纤维材料及仿生纤维材料等。

2-甲基联苯的结构式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