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食用油如下:花生油的密度是0.914-0.917kg/L,也就是说一升花生油重828-834斤。大豆油的密度是0.9150-0.9375 kg/L,也就是说一升大豆油重83-875斤。玉米油的密度是0.917-0.925kg/L,也就是说一升玉米油重834-85斤。
玉米油中的脂肪酸特点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0%~85%,比花生油还更高一些。
花生油的密度是:0.914~0.917kg/L。大豆油的密度是:0.9150~0.9375 kg/L。玉米油的密度是:0.917~0.925kg/L。食用植物油的密度一般应该是在:0.91~0.93kg/L。食用油简介:食用油也称为"食油",是指在制作食品过程中使用的,动物或者植物油脂。常温下为液态。
亚麻油有一种特殊的气味,食用品质不如花生油、芝麻油及葵花籽油。另外,由于含有过高的亚麻油酸,储藏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均较差,其营养价值也比亚油酸、油酸为主的食用油低。

1、原油倾点变化大,含蜡量较高,介于15%~26%,属于高含蜡原油,原油密度与原油黏度、残炭值、灰分、金属含量呈正相关。原油沥青质含量很低,普通低于0.2%,胶质含量较高,为17%~14%。
2、来自于沙四段烃源岩的原油主要具有如下一些特征:①具有相对较轻的原油碳同位素特征;②Pr/Ph值相对较低,具有比较低的重排甾烷;③具有相对比较高的C28甾烷和伽马蜡烷,原油的成熟度相对较低。
3、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一)原油物性 与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原油物性明显不同,冷湖地区原油物性以低密度、低粘度、低含硫量、中等—高含蜡量的轻质原油为特征。从三号到五号构造,原油凝固点、含蜡量降低,而310 ℃前总收率、饱和烃+芳烃含量则逐渐增高,这主要与原油母源类型、原油成熟度及油藏保存条件有关。
4、一)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牛庄油田 (1)原油族组成与气相色谱特征 牛庄油田原油具有低密度(0.8523~0.8976g/cm3)、低粘度(95~83mPa·s)及低硫(0.26%~0.55%)特征,与邻区王家岗、八面河油田的高硫特征有显著差异(Pang等,2003)。
5、区块上九区原油非烃+沥青质含量略高。层位上,各层的族组成特征如下:下侏罗统八道湾组(J1b)原油饱和烃含量596%~679%,平均592%;非烃和沥青质含量较低116%~346%,饱/芳比68~34,平均05;非烃/沥青质偏高(13~02),平均67。
6、究区内高酸值油砂沥青的地球化学特征。 油砂沥青族组分特征原油和油砂沥青的族组分特征是反映原油油品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
油脂的密度一般在0.91g/ml-0.93g/ml之间。
油脂的密度通常在0.91克/毫升至0.93克/毫升之间。 煤油的密度为0.8克/立方厘米。 植物油的密度大约为0.9克/立方厘米。 汽油的密度约为0.71克/立方厘米。 食用油的密度大致介于0.92克/立方厘米至0.93克/立方厘米之间。 柴油的密度为0.84克/立方厘米。
油脂的密度在0.91g/ml-0.93g/ml之间。煤油0.8g/cm^3,植物油0.9g/cm^3,汽油0.71g/cm^3,食用油大致在0.92g/cm^3~0.93g/cm^3,柴油的密度是0.84g/cm^3。汽油的密度是0.70g/cm^3,酱油的密度是15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