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该物质含有羟基(-OH)、羧基(-COOH)、羰基(-C=O)和碳碳双键。官能团的结构简式分别为羟基、羧基、羰基和碳碳双键。(2)① 该有机物为烷烃,最长碳链含有5个碳原子,因此是戊烷。在2号和3号碳原子上各有一个甲基,其名称为2,3-二甲基戊烷。
2、官能团名称:烯烃、醇、酚、醚、醛、酮等。有机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官能团上,官能团对有机物的性质起决定作用。结构简式:-X、-OH、-CHO、-COOH、-NO-SO3H、-NHRCO-。常见官能团:烷烃:碳碳单键(C-C)(每个C各有三键) 【注】碳碳单键不是官能团。
3、官能团名称:烯烃、醇、酚、醚、醛、酮等。结构简式:-C=C-、-OH、-C=O、-C-O-C-、-CHO、-COOH、-NO-SO3H、-NHRCO-。常见官能团: 烷烃:碳碳单键(C-C),不是官能团。 烯烃:碳碳双键(C=C),参与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具有平面结构。
4、卤素官能团(-X):包括氟(F)、氯(Cl)、溴(Br)、碘(I)等。 羟基官能团(-OH):常见于醇类化合物。 醛基官能团(-CHO):存在于醛类化合物中。 羧基官能团(-COOH):是酸类化合物的特征。 酯基官能团(-COO-):常见于酯类化合物。
1、循环伏安实验结果表明,底物的氧化电位和产物的氧化电位明显高于中间体iridacycle 15,说明环铱中间体在阳极氧化下优先被氧化,保证了反应的正常进行,有效避免了底物和产物被分解。
2、对于酯基,除了甲酸酯以外的酯中的酯基拥有与酮基相似的结构,在不断开碳链的情况下这些酯基是不能被氧化的。然而甲酸酯则不同,甲酸的碳链只有一个碳原子,该碳原子上链接有一个氢原子,这使得甲酸在拥有酸的性质的同时还拥有醛的性质。
3、其次是 羧酸可以与醇发生酯化反应,羟基,-OH 与活泼金属反应产生H2,2,在浓的硫酸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 在浓的硫酸作用下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醚。
4、酯的醇解反应是酯分子中烷氧基被另一种醇的烷氧基取代的过程,同样需要酸或碱的催化。这个反应常用于改变酯的类别。酯可以被催化还原,生成两分子的醇,其中铜铬氧化物是最常用的催化剂,反应条件通常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并且如果酯中含有碳碳双键,还能同时进行氢化。
5、酯基主要就水解反应,羧基主要有:1,与醇的酯化2,有酸的通性。醇羟基主要有一个巴掌(5个):1与钠,2点然和催化氧化成醛,3脱水成烯,4与酸取代成酯,5分子间取代成醚。
1、注意,命名的时候每个物质,只有一个系统命名法的命名(我指的是系统命名法,如果有别名另算,就像你的名字一样,比如大名叫张三,那你只有一个大名,如果你还有个小名叫狗娃子,那只是小名而已)我的意思是,系统命名法和物质是一一对应的。绝对没有一个物质两个名字,一个名字两个物质的情况。
2、主链上有6个碳,2,2,4—三甲基己烷。主链有8个碳,3,6—二甲基辛烷。主链有6个碳,2,2,5—三甲基—3—乙基己烷。主链有6个碳,3,3,4—三甲基己烷。
3、Z-E命名法国际统一规定:按“顺序规则”分别比较每个碳原子上连接的两个原子或基团,若两个较优基团(解释如下:次序规则)在兀键平面同侧者为Z型异构体,在异侧者为E型异构体。Z和E分别取自德语单词“Zusammen”和“Entgegen”的首位字母,前者意思是“在一起”,后者的意思是“相反,相对”。
4、一般叫 叔丁基苯就可以了。非要系统命名,选择竖着的碳链为主链。因为甲基比苯基简单,所以先写甲基,命名为2-甲基-2-苯基丙烷。
5、取含双键最多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称为某几稀,这是该化合物的母体名称。主链碳原子的编号,从离双键较近的一端开始,双键的位置由小到大排列,写在母体名称前,并用一短线相连。(2)取代基的位置由与它连接的主链上的碳原子的位次确定,写在取代基的名称前,用一短线与取代基的名称相连。
.消去反应 (1)定义:从一个有机分子中脱去小分子(如H2O、HX等),而生成不饱和化合物(含双键或叁键)的反应。
卤化烃:官能团,卤原子 -x 在碱的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 在碱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得到不饱和烃 2。
有机反应(organic reaction)即涉及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是有机合成的基础。几种基本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周环反应、重排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有机化学 又称为碳化合物的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制备的学科,是化学中极重要的一个分支。
曼尼希反应是胺甲基化反应的一种。克莱门森还原利用锌汞齐和浓HCl实现醛和酮的还原。沃夫-凯西纳尔还原法改进自黄鸣龙老先生,用于醛、酮的还原。黄鸣龙,中国有机化学家,对甾体化合物合成有重大贡献。其改良方法通过加热混合物,使醛、酮转化为腙,缩短反应时间,提高产率。
典型反应 2.加成反应 (1)定义:有机分子里不饱和的碳原子跟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结合生成新的物质。(2)能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烯烃、炔烃、苯及同系物、醛、酮、单糖、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