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中平衡态均匀态和稳定态有什么区别

区别在于:平衡态满足几个条件:力学平衡(否则有物质流动),热平衡(否则有能量流动),化学势平衡(多物质种类时平衡的要求)。均匀态不一定平衡,特别是考虑多物质种类的时候(比如有个半透膜)。稳定态也不一定是平衡态 平衡态体系的状态可以用少数几个宏观的参量来刻画。

稳定状态只要其工质的状态不随时间变化,就称之为稳定状态,不考虑是否在外界的影响下,这是他们的本质区别。平衡状态并非稳定状态之必要条件。物系内部各处的性质均匀一致的状态为均匀状态。平衡状态不一定为均匀状态,均匀并非系统处于平衡状态之必要条件。

没有。 对于一个均匀系统,在不受外力场的作用下,如气体系统的压强P 、 体积V 和温度T 三个状态参量中,只有两个是独立的,或者说只要确定其 中两个,就可以确定系统的一个平衡态。

个人认为是错误的。有两个方面:第一,制冷机改为热泵,工质在管道改变的方向不完全是相反的,起码压缩机的入口和出口没变吧?!一般是靠四通阀改变流向,但改变的不完全。第二,制冷机改为热泵,需要改变工况。制冷机的定义是把低温热源的热量传递给高温热源,使低温热源保持低温。

考试大纲传热学部分:第一章 绪论掌握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传热过程及传热系数的概念;传热过程热阻,串联热阻叠加原则;能对工程实践中的传热问题进行分析和计算。

如图,为什么定压热的绝对值小于定容热,还是开口容器放热多

1、绝热压缩时压气机不向外放热,热量完全转化为工质的内能,使工质的温度升高不利于进一步压缩容易对压气机造成损伤,耗功大。等温压缩压气机向外放热,工质的温度不变,有利于进一步压缩耗功小,所以等温压缩更为经济。

物理问题,有关热学的问题

1、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毛细玻璃管内常用的液体有:水银、煤油、酒精。当然,其它有机溶剂,例如:丙酮、甲醇、苯、乙醚、甘油等,也可以作为温度计的液体。通常情况下,水银不染色,就是说:使用水银自身的颜色(金属银色);煤油、酒精等则被染成红色,其目的是:观察起来醒目、观察便利。

2、浮冰熔化问题:淡水中:F浮=G冰=G排水=G熔水冰熔化后水面高度不变。盐水中:F浮=G冰=G排盐水=G熔水v水v海水冰熔化后水面高度上升。(海平面上升)为何用水取暖?水的比热容较大,在其他物质相比,在质量相同,降低的温度相同的情况下,水放出的热量多,故用水来取暖。

3、答案ACD A:炒菜时菜很快就有了咸味,表明温度越高,盐分子扩散得越快。B:不同生物有不同的生长环境,这与分子运动无关。C:夏天温度高,水分子运动剧烈,容易离开衣服。D:温度越高,固体体积越大,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越大。

4、Q有用就是用来做有用的功,没有其它的耗散效应,如散热!这是对热机没有用的热量!Q总就是算上所有的功以及耗散效应就是总的能量!简单说就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总能量!即Q总=对外输出功+耗散效应 Q有用=对外输出功 燃烧值(q ):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

5、选项D也是正确的。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A和D。zczccz的分析中遗漏的部分,即对于温度升高时压强增加的解释以及在没有热交换下通过降低温度做功的原理,已经被补充进来。选项A和D的正确性在于它们分别解释了平均动能增加导致温度升高的物理现象以及在无热交换条件下通过降低温度实现对外做功的原理。

6、△U=Q+W,算出Q。△s=Q(可逆热)/T;系统吸热,环境放热, Q体=-Q环,根据定义,计算出来熵等于0则是自发的,大于0是非自发的。其实算热温商, Q体/ T+(-Q环)/T=0 但是系统不是,所以用熵来判断自发与否有很大局限性,要是孤立系统,后面才出现了吉布斯、亥姆霍兹判据的。

清华大学工程热力学习题课

1、工程热力学课程习题第一章1-1试将1物理大气压表示为下列液体的液柱高(mm),(1)水,(2)酒精,(3)液态钠。它们的密度分别为1000kg/m3,789kg/m3和860kg/m3。1-4人们假定大气环境的空气压力和密度之间的关系是p=cρ4,c为常数。

2、年清华大学建筑学(学术学位)的政治、外语小线为50分,专业课和数学的小线为80分,总分分数线为320。例如,下表为清华大学2015年的考研分数线,某考生,总分考了340分,超过了320分的总分分数线,但是英语单科考了40分,不满足英语50分的分数线,那么该考生还是没有满足分数线。

为什么会有毛细管效应?

1、毛细管现象对水的移动至关重要,它描述的是液体在细管状物体内侧,由于内聚力与附着力的差异,克服地心引力而上升的现象。 该现象的出现是由于水分子之间的黏附力和内聚力,以及与固体表面之间的附着力。例如,将纸巾浸入水中,水会因毛细管作用而上升,直到受到重力的影响停止。

2、毛细现象是指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上升,非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下降的现象。 液体在毛细管内上升或下降的原因是液体表面的张力。液体表面张力使得液体表面趋向于平展,因此凹液面会向下拉,而凸液面会向上推。 对于浸润液体,在毛细管中的液面呈现凹形,它对下方的液体产生向上的拉力,导致液体上升。

3、这一现象是由于液体内部的内聚力与液体与固体(管壁)间的附着力的差异造成的。 植物通过维管束吸收并向上运输水分,就是毛细现象的一个典型例证。 当液体和固体之间的附着力大于液体内部的内聚力时,毛细现象便会出现。

4、植物茎内的导管就是植物体内的极细的毛细管,它能把土壤里的水分吸上来。砖块吸水、毛巾吸汗、粉笔吸墨水都是常见的毛细现象。在这些物体中有许多细小的孔道,起着毛细管的作用。有些情况下毛细现象是有害的。

5、非浸润液体在毛细管中则会下降,这一现象可通过液面的张力效应解释。 毛细现象的实例包括植物茎内的导管、砖块吸水、毛巾吸汗和粉笔吸墨等。这些现象都涉及细小孔道的毛细作用。 在某些情况下,毛细现象可能是有害的。例如,建筑地基中的毛细管可能引致土壤水分上升,造成室内潮湿。

6、当液体和固体(管壁)之间的附着力大於液体本身内聚力时,就会产生毛细现象。液体在垂直的细管中时液面呈凹或凸状、以及多孔材质物体能吸收液体皆为此现象所致。

初中物理热学知识梳理

热学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分支,它研究热量及其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规律。以下是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的详细阐述:热现象 (一) 温度 物理意义:温度用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单位:摄氏度(℃)。 测量工具:温度计。 温度计制作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热机 热机:定义:利用燃料的燃烧来做功的装置。能的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蒸气机--内燃机--喷气式发动机 热机的效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我勤工检学,辅导物理时的资料,虽然不是苏科版的,但很好,你看一下:【教学内容与目的要求】内容:温度物态变化分子动理论热量内能目的要求: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⒌凸透镜成像实验: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个高度上。 热学: ⒈温度t: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一个状态量。】 常用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 温度计与体温计的不同点:①量程,②最小刻度,③玻璃泡、弯曲细管,④使用方法。

热学液柱的密度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