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TK1值在1以下的表示细胞异常增殖度非常低,即患癌症的风险极低,无需作医学干预,建议一年复检一次TK1。TK1值在1~2之间的表示细胞异常增殖度低,罹患癌症的风险较低,平时稍加注意即可,建议半年复检一次TK1。
2、如果数值在0-2(PM)之间,这属于正常范围。其中,0.5通常被视为一个健康人TK1水平的参考平均值。一般来说,如果TK1的值在1以下,说明细胞异常增殖度非常低,这意味着患癌症的风险极低,因此无需进行医学干预。建议在这种情况下,每年进行一次TK1复检。
3、tk1是细胞质胸苷激酶或胸苷激酶1检查,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激酶,具有催化胸苷转化为1-磷酸胸苷酸的功能。TMP是癌变细胞DNA合成所必需的前体物质。当机体出现大量增殖细胞时,tk1的水平会迅速升高。一旦发生癌变,伴随着肿瘤细胞的急剧增殖,tk1的活性及含量都会显著升高,甚至可能超过正常水平的20-100倍。
4、TK1 是细胞周期依赖酶,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TK1 (细胞质胸苷激酶1)是国际公认的细胞异常增殖标记物,它对检测血清中胸苷激酶1(STK1)的水平,动态了解体内癌细胞的增殖活动信息,评估肿瘤的治疗效果,更早预示肿瘤复发风险。主要用于:评估手术效果、监测化疗效果、预测复发风险、判断肿瘤预后等。
5、血清胸苷激酶1简称为Tk1,是全世界目前首个血清学细胞增殖标志物,可以监测细胞异常增殖的速度。适用于体检和癌前病变评估等,可以预估预后生存率、预测复发风险率、评估癌变进程的风险度等。
这表明,TK1水平的动态监测对于预测乳腺癌前病变的恶性进程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在评估癌前病变风险时,除了关注TK1水平的高低,还需考虑其跟踪过程中的水平变化。不同个体间的TK1值存在差异,临床诊断需结合实际情况。
TK1 (细胞质胸苷激酶1)是国际公认的细胞异常增殖标记物,它对检测血清中胸苷激酶1(STK1)的水平,动态了解体内癌细胞的增殖活动信息,评估肿瘤的治疗效果,更早预示肿瘤复发风险。主要用于:评估手术效果、监测化疗效果、预测复发风险、判断肿瘤预后等。
tk1是细胞周期依赖酶,这种物质,若是一旦突然增多的话,就预示着身体出现危险,甚至是有癌变的可能,主要是存在于细胞质之中。细胞(英文名:cell)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比较普遍的提法是: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已知除病毒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细胞所组成,但病毒生命活动也必须在细胞中才能体现。
TK1水平的升高和DNA的合成成正相关,在细胞周期中,TK1在G1期晚期开始升高,S期达到最高,至G2期开始下降,由于TK1与细胞周期S期的特殊相关性,又被称为“S期关键酶”,与细胞增殖相关。
细胞周期至少有两种做法,最常见的如下图分析: 这个是BrdU和7-AAD方法检测细胞周期。红色的gate就是G1期,绿色的就是S期,橙色的就是G2/M期。BrdU, PI, 或者EdU方法和这个一样分析 如果单用PI等DNA染料染色,需要专业软件来分析计算了。
研究表明,异常增殖类病变,如恶性组织病变和肿瘤,会导致TK1水平异常升高,与细胞周期S期的特殊相关性密切相关。这是因为病变细胞缺乏凋亡调控,DNA合成剧增,从而导致TK1水平的显著上升。恶性增殖病变患者的血清内TK1酶含量可能比正常人高2到200倍。
急性心肌梗死,在发病2~4h开始升高,12~48h达到峰值,2~4天恢复正常,其升高程度较AST、LDH大,且出现早,与心肌损伤的程度基本一致,且心电图不易诊断的心内膜下心肌梗死和复发性心肌梗死时CK活性亦升高。动态监测有助于心肌梗死的病情观察和预后估计。
血清中胸苷激酶的正常值是5~5单位每升。当实体肿瘤患者进行化疗后,可以检查来评估化疗的效果。血清中胸苷激酶寄存于胸腔当中,患者发病后的症状多表现为脉搏细速,呼吸急促,胸闷,胸痛等。
TK1 (细胞质胸苷激酶1)是国际公认的细胞异常增殖标记物,它对检测血清中胸苷激酶1(STK1)的水平,动态了解体内癌细胞的增殖活动信息,评估肿瘤的治疗效果,更早预示肿瘤复发风险。主要用于:评估手术效果、监测化疗效果、预测复发风险、判断肿瘤预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