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基氯苄,其在中文中的名称为2,4,6-三甲基苯甲基氯,英文名称为alpha-2-Chloroisodurene,又被称为2,4,6-Trimethylbenzyl chloride和2-(chloromethyl)-1,3,5-trimethylbenzene。这个化合物的CAS编号为1585-16-6,而其在EINECS中的识别号为216-440-3。
-二氯化萘和1,2,3,4-四氯化萘加热可以失去氯化氢而分别得1-氯代萘和1,4-二氯代萘。由于稠环化合物的环十分活泼,因此一般不发生侧链的卤化。蒽和菲的10位化学活性较高,与卤素的加成反应优先在10位发生。
2,6-二氯-4-三氟甲基苯胺 2,6-二氯-4-三氟甲基苯胺主要合成路线有三条:①对三氟甲基苯胺法。对三氟甲基苯胺在溶剂中直接氯化得到2,6-二氯-4-三氟甲基苯胺。该法简单方便,但是对三氟甲基苯胺价格较贵,生产成本比较高,国外主要采用该法生产。②对氯三氟甲苯法。
甲苯的二氯代物有10种,结构式如下:甲苯进行侧链氯化得到的一氯苄;二氯苄和三氯苄,包括它们的衍生物苯甲醇;苯甲醛和苯甲酰氯(一般也从苯甲酸光气化得到),在医药;农药;染料,特别是香料合成中应用广泛。
首先在氯化氢质子的作用下甲醛的羰基氧发生质子化,增加了醛基碳的正电性,苯作为亲核试剂能很好地亲核进攻碳正离子,形成苯基正离子,脱氢离子重新形成苯环的结构得到苄醇,羟基然后发生氯代反应得到苄基氯。
原理:甲苯,乙苯都属于含有α氢原子的苯同系物。苯同系物中若含有α氢原子,则α碳原子可以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生成苯甲酸,即α碳原子被氧化。甲苯和乙苯都是苯的同系物,甲苯和乙苯中的α碳原子都可以被氧化,因此都生成苯甲酸。

1、其外观为无色液体,有苯的香味。氯甲基苯:化学式为C7H7Cl,是苯环上有一个氯原子和一个甲基基团的取代基产物。其外观为无色液体或固体,有苯的香味和刺激性气味。苯甲醇:化学式为C7H8O,是苯环上有一个甲基和一个羟基基团的取代基产物。其外观为无色透明液体,有芳香味和辛辣味。
2、卢卡斯试剂(很明显推荐)水溶性,苯甲醇和水能成氢键水溶性明显比乙苯好 加格式试剂,只有醇会反应 加无水氯化铝,醇有活泼氢会很快络合,放热,乙苯无变化 加酸性高锰酸钾,醇会被氧化褪色,乙苯不会。
3、生成氢醌,蒽醌等化工原材料。 二甲苯二甲苯衍化的一系列化工中间体,普遍用以染剂;药业;化肥;火火药;改性剂;香辛料等精细化学品的生产,也用以复合材料工业生产。
4、B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B中含有酚羟基,在光照的条件下是甲基上的氢原子被取代,且取代了2个氢原子方程式为;(4)分子式为C7H8O且含有苯环的除了邻甲基苯酚之外,还有间甲基苯酚、对甲基苯酚、苯甲醇和苯甲醚共四种,结构简式分别为: 。
1、在AlCl3的催化作用下,甲苯和CH3Cl发生取代反应,生成苯甲基氯和对位取代氯化的甲苯衍生物。反应过程中,AlCl3作为催化剂,促进反应物之间的化学键断裂与重组。具体的反应产物可能包括苯甲基氯和一些氯化取代的甲苯。此反应需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以确保反应顺利进行。
2、甲苯和CH3COCl在AlCl3的作用下发生的是傅-克酰基化反应。傅-克酰基化反应是一种有机化学反应,其中芳香烃在路易斯酸(如氯化铝)的催化下与酰氯或酸酐反应,生成相应的酰基化产物。在这个反应中,甲苯作为芳香烃,CH3COCl作为酰氯,而AlCl3则作为路易斯酸催化剂。
3、- **傅-克酰基化反应**:甲苯与CH3COCl在AlCl3的催化下进行的反应属于傅-克酰基化反应。这类反应涉及将酰基(如乙酰基)引入芳香化合物中,是合成芳香酮类化合物的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 **反应机理**:在AlCl3的存在下,CH3COCl被极化,氯离子离去形成乙酰基碳正离子。
4、甲苯和氯丙烷在无水氯化铝加热下发生烷基化反应。
5、乙酰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学品,化学式为CH3COCl,是一种无色、刺激性气味、易燃的液体。乙酰氯可以被用作有机合成中的酰化试剂,也可以被用于制备其他有机化学品。在无水氯化铝反应中,乙酰氯可以与无水氯化铝反应生成乙酰氯化铝,从而进一步用于有机合成。
6、C6H6+2CH3COCL=CH3CO-C6H4-COCH3+2HCL 该反应为Friedel-Crafts 酰基化反应 芳烃与酰基化试剂如酰卤、酸酐、羧酸、烯酮等在Lewis酸(通常用无水三氯化铝)催化下发生酰基化反应。苯与2分子酰氯在氯化铝的催化下,生产对位的二烃基苯(由于问题没有标明具体的反应物,而只是说酰氯)。
首先取少量三种样品,分别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苯甲基氯(氯化苄);生成淡黄色沉淀的是苯甲基溴(溴化苄);生成黄色沉淀的是苯甲基碘(碘化苄); 而且三种沉淀均不溶于稀HNO3。
苯甲酸为具有苯或甲醛的气味的鳞片状或针状结晶。熔点1213℃,沸点249℃,相对密度2659(15/4℃)。在100℃时迅速升华,它的蒸气有很强的刺激性,吸入后易引起咳嗽。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苯甲酸是弱酸,比碳酸强。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能够与NaHCO3溶液反应,并放出CO2气体。
首先向取少量四种样品分别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苯甲基氯(氯化苄);再取其他三种样品加入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生成白色结晶的是苯甲醛;再取剩余两种样品加入金属钠并加热,有气泡生成的是苯甲醇,剩余的一个是苯甲醚。
甲苯(C6H5CH3)与盐酸(HCl)发生取代反应,可以得到苯甲基氯化物(C6H5CH2Cl)和水(H2O)。反应方程式如下:C6H5CH3 + HCl - C6H5CH2Cl + H2O 在这个反应中,甲苯的甲基(-CH3)被氯离子取代,形成苯甲基氯化物。这是一种典型的芳香族化合物取代反应。
在这个反应中,甲苯(C6H5CH3)与氯气(Cl2)反应生成氯代甲苯(C6H5CH2Cl)和盐酸(HCl)。光照条件下,氯气会发生光解,生成氯自由基(Cl·),而甲苯与氯自由基发生取代反应,其中一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形成氯代甲苯。同时,生成的盐酸会与氢氧化钠(NaOH)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钠(NaCl)。
CH3-C6H5+Cl2=Cl-CH2-C6H5+HCl,为甲基取代反应。氯可以在光照条件下,取代甲基上的氢,取代一个氢的物质最稳定,故产物以Cl-CH2-C6H5为主。同时,也伴随其他副产物,如二氯甲苯等。
甲苯和氯气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甲苯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是甲基取代反应,方程式为CH3-C6H5+CL2=CL-CH2-C6H5+HL。甲苯和氯气在氯气铝做催化剂下,是苯环取代反应,方程式为CH3-C6H5+CL2=CL-C6H4-CH3+HCL。
在光照条件下,甲苯与氯气发生甲基上的取代反应,生成氯代甲基苯(一氯甲苯)和氯化氢。
1、在急性毒性方面,大鼠在摄入464mg/kg后就可能致死,显示出其高毒性。此外,5-氯-2-甲基苯胺具有易燃特性,遇到明火或高温时可能引发燃烧,且能与强氧化剂发生反应。受热分解时,会释放出有毒的氮氧化物和氯化物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和氯化氢。
2、有毒,是一种刺激物,并造成对眼睛的严重损伤的危险。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损害健康。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护目镜。不要吸入其粉末。三氯乙酸(TCA)三氯乙酸(TCA):有很强的腐蚀性。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防目镜。
3、苯甲基磺酰氟化物(PMSF):为一有剧毒的胆碱酯酶抑制剂。对上呼吸道的黏膜、眼睛和皮肤有极大损害。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万一眼睛或皮肤接触到此药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丢弃被污染的衣物。 (8)苯甲酸:有刺激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不要吸入。
4、吸入可致命:有剧毒;吸入。 (114)乙酸钠。 (13)碘化丙锭,摄入,在通风橱内操作。 (19)二甲苯蓝:有剧毒:可能为致癌剂,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尽可能将反应的溶液盖住,可通过皮肤吸收,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皮肤和眼睛。有肝,和皮肤吸收发挥其毒性。 (17)3,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