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羟基丁醛在加热时,同时发生脱水生成丁烯醛。除了上面的反应,还存在副反应:醛还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Cannizzarro反应,生成乙酸和乙醇。
题主是否想询问“2甲基丁醛和氢氧化钠反应吗”?发生。2甲基丁醛里面的醛基和氢氧化钠里面的氢氧根发生化学反应。氢氧化钠俗称“苛性钠”、“烧碱”,化学式naoh,白色半透明结晶状固体。
没有α氢(与官能团相连的碳上的氢)的醛基和氢氧化钠反应,醛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歧化反应生成酸和醇,反应方程式为2RCHO+NaOH--△--RCOONa+RCH2OH。把苯环带入R可知,苯甲醛和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苯甲酸钠和苯甲醇。
氢氧化钠与丁二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NaOH + HOOC-CH2-CH2-COOH(丁二酸)→NaOOC-CH2-CH2-COONa+2H2O(不应该用等号的)。
反应方程式为:CHCHO + 2Cu(OH) + NaOH =加热= CHCOONa + CuO↓ + 3HO 氢氧化钠含有的杂质通常有铁、氯化钠、硅酸盐、碳酸盐等。
不饱和醛的命名除醛基的编号应尽可能小以外,还要表示出不饱和键所在的位置。许多天然醛都有俗名,例如,肉桂醛、茴香醛、视黄醛等(注:饱和一元脂肪醛的通式为,分子式相同的醛、酮、烯醇互为异构体)。
最简单的醇是甲醇CH3OH,最简单的有机酸是甲酸HCOOH,最简单的醛是甲醛HCHO。CH3CH2OH就是乙醇,CH3——COOH是乙酸,在醛基前面加上CH3就是乙醛。以上是醇、酸、醛的系统命名。
命名法如下:找到分子中羰基所在的碳原子,并将其编号为1。依据羰基所在的位置,将分子命名为x-氧代-y-烷醛,其中x表示羰基与最近端的碳原子之间的碳数,y表示羰基与最远端的碳原子之间的碳数。
比如乙醛,首先有醛基,之外有个甲基,从醛基开始起算,那个甲基上的碳就是α_碳,说白了就是一加一,醛基碳一个,加甲基碳不就是两个,因此叫乙醛。
解释如下:鉴定主链。肉桂醛的主链是由9个碳原子组成的碳链,因此,其主链命名为nona。计数主链碳原子。从左到右数,第2个碳原子上有一个双键和一个苯环官能团,因此这个碳原子被标记为2。定位官能团。
CH3COCH3+HCHO→CH2OHCH2COCH3 如果加热,CH2OHCH2COCH3 脱水生成CH2=CHCOCH3+H2O。CH3COCH3+HCHO→CH2OHCH2COCHC3H6O,又称丙酮、二甲基酮,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的辛辣气味。
羟醛缩合反应历程,以乙醛为例说明如下: 第一步,碱与乙醛中的α-氢结合,形成一个烯醇负离子或负碳离子: 第二步是这个负离子作为亲核试剂,立即进攻另一个乙醛分子中的羰基碳原子,发生加成反应后生成一个中间负离子(烷氧负离子)。
甲醇与甲醛反应会生成甲缩醛。甲缩醛为无色澄清易挥发可燃液体,有氯仿气味和刺激味,可溶于3倍的水,20度时水中溶解度百分之32,对粘膜有刺激性,有麻醉作用。
两种不同的醛(都有邻位H)发生羟醛缩合反应有四种产物,乙醛乙醛缩合产物,乙醛丙醛缩合产物,丙醛乙醛缩合产物,丙醛丙醛缩合产物。
ph一CHO+CH3CH2CH2CH0→Ph一CH(0H)CH(CH3)CH0。丁醛和苯甲醛反应方程是ph一CHO+CH3CH2CH2CH0→Ph一CH(0H)CH(CH3)CH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