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升=1立方厘米 配置的盐水密度=600克÷500立方厘米=2克/立方厘米=2×10^(-3)千克/10^(-6)立方米=2×10^3千克/立方米 选种要求的盐水密度1×10^3千克/立方米 所以不符合要求,需要加水。
解:每平方米这种膜的体积V=1米×0.0024米=0.0024米这种膜的密度=ρ=m/V=0.24千克/0.0024米=100千克/米这种膜的密度为100千克/米。
已知:v=500ml,m=600g,ρ标准=1×10^3kg/m^3=1g/ml 求:ρ 解:ρ=m/v=600g/500ml=2g/ml 因为ρ≠ρ标准,所以这种盐水不符合选种要求。因为ρρ标准,故需加水。(因为ρ盐大于ρ水,若加盐则盐水的密度会更大)这种盐水不符合选种要求,应加水。
重力与浮力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G/F浮 = mg/ρ液gv排 = m/ρ液v排,其中m代表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ρ液表示液体的密度,v排表示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体积。 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时,物体的体积v物等于排开的体积v排,因此我们可以得到等式 m/ρ液v排 = m/v物ρ液。
假设大米体积为X 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的质量的体积与其压强的乘积是定值。
因为盐是固体,在加进3L的水的时候,体积可以忽略,而加盐直接导致质量增加,所以密度会增加。假设要加水的体积是v(ml),则加进水的质量也是v(g)。当密度变到1g/ml的时候,有(3360+v)g/(3000+v)ml=1g/ml,所以,v=600ml。也就是说需要加入600ml的水,也就是600g的水调浓度。
洗碗机放软水盐时里面还用加水。第一加盐的话,需要添加水的,说明书会有添加量的说明。如果不是第一次加盐,那就不需要加水了,因为里面已经有水,加盐的时候还会溢出来呢,这都是正常的,最好跑个段程序冲一下盐,否则盐会腐蚀不锈钢内胆的。
-15%)=340克。加盐后盐水质量就为340/(1-20%)=425克。增加的质量就为所加盐的质量。所以加盐应加425-400=25克 2。蒸发水 思路:蒸发水前后盐的质量是不变的。盐的质量为40015%=60克。加盐后盐水质量就为60/20%=300克。减少的质量就为蒸发掉水的质量。
解决盐水问题的关键在于以下两点:1,熟记并理解浓度计算公式:含盐量=盐的重量÷盐水的重量。盐水的重量=盐的重量+水的重量。2,分清盐水中改变的量和不变的量。盐水中有盐、水、盐水三个量,找的不变的那个量是解题关键。例如:往盐水中加盐,则盐变化,盐水相应变化,水不变。
加盐后的水,再加水可以降低咸度,会使咸度变淡。要想鲜度不变,可按9:1的比例来配制;例:加水9 克, 加入的盐1 克,这样水的比例应该和原来的比例一样。
鸡蛋清是蛋白质,加盐就等于加如电解质溶液,会发生盐析,就是盐的浓度要是适中就会促进蛋白质的溶解,如果太浓则会降低蛋白质的溶解度,从而析出蛋白质,盐析是可逆的,加水后可以继续溶解。
1、盐水的密度03×10^3 kg/m3,水的密度103kg/m3。盐水,常指海水或普通盐溶液。通常情况下海水中溶解的盐含量为35000mg/L(5%),其中包括20000mg/L的氯化物,主要是普通盐类,另外也存在其他种盐水,其中一些含溶解盐300000mg/L。
2、盐水的密度取决于溶液的浓度(或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在1克/毫升到2克/毫升左右,而水的密度是0克/毫升,因此盐水的密度要大于水的密度。
3、具体来说,盐水的密度大约在1克/毫升到2克/毫升之间,这个值取决于盐水的浓度。 在常温常压下,饱和食盐水的密度可以达到33克/毫升,这是因为饱和溶液中盐的质量达到了最大限度,水的质量则保持不变。
4、盐水的密度和水的密度是盐水的密度大。盐水的密度高于水的密度。水的密度是1g/cm3,盐水的密度大于1g/cm3。盐水的密度取决于溶液的浓度。常温常压下,饱和食盐水的密度是33g/cm3。水的化学式为H?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无毒,可饮用。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加了盐的水,确实比没加盐的水要重。但是体积不一定变大。
2、这是因为盐的“比重”比水大,所以水里加盐后,比重也变大了。
3、加入盐后就是盐水,密度比普通水大。著名的死海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产生的浮力很大。但是盐加在水里是有上限的,这个上限就是饱和状态。到了这个时候再怎么加盐也溶解不了,除非加热或者加水。
4、盐完全溶解在水中变成盐水,已知某种盐水中盐和水的重量比是1:10。
密度=质量/体积 水加入盐后,盐会溶解在水中。这时候,质量就会变大,而分子间有空隙,所以体积基本没有变化。这时候,密度就会变大。
水加入盐后,盐会溶解在水中。这时候,质量就会变大,而分子间有空隙,所以体积基本没有变化。这时候,密度就会变大。
密度=质量/体积,一杯水中的盐的总质量不变,继续加水后盐水总体积变大,所以盐水密度减小。密度 密度是反映物质特性的物理量,物质的特性是指物质本身具有的而又能相互区别的一种性质,人们往往感觉密度大的物质“重”,密度小的物质“轻”一些,这里的“重”和“轻”实质上指的是密度的大小。
当然会变重,因为 现在的水重量=原来的水重量+盐的重量。如果是同样体积的纯水和盐水比较,也是盐水重。比如说,1升盐水比1升纯水重。这是因为盐的“比重”比水大,所以水里加盐后,比重也变大了。
往水里加盐,盐水的密度会变大,那么如果一直加盐的话,由于盐的溶解有一定的限度,比如在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食盐(氯化钠)36克,再加更多的盐就不能再溶解了,所以它的密度不会无限大。有些物质并不能无限制的溶解。
盐水密度=盐水质量/盐水体积 盐水质量=盐的质量+水的质量。盐水体积盐的体积+水的体积 一般来说,由于微粒之间有空隙,盐水的体积几乎等于水的体积。所以盐水的密度肯定比水的密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