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主注意,如果是在碱性条件下,就生成的是苯乙醛了。
2、不可以 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鉴别甲苯和苯乙烯。一般与苯环相连的碳原子有氢的物质,都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成苯甲酸,而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甲苯和苯乙烯与苯环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所以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
3、有关。苯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具有还原性,易被高锰酸钾氧化。另外与苯环相连的碳上有氢的情况下,也会体现出弱还原性,被高锰酸钾氧化。
4、冷的稀的高锰酸钾氧化双键得到邻二醇;酸性或高浓度高锰酸钾氧化双键为苯甲酸和二氧化碳。苯6个碳原b子形成的实际上是离域大π键,并不是凯库勒式所画出的三个双键的结构,这种结构使苯环变得稳定,不易发生加成和氧化反应。苯环具有的性质是易取代难加成,使酸性kmno4褪色主要是通过氧化反应。
5、不一样,乙烯在高锰酸钾溶液作用下碳碳双键都断开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成二氧化碳,而高锰酸钾则被还原而褪色;而乙烯和溴水反应时碳碳双键只断开一条,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溴水由于溴单质被反应掉而褪色。高锰酸钾是最强的氧化剂之一,作为氧化剂受pH影响很大,在酸性溶液中氧化能力最强。
6、溴水变化是萃取,但是整体不完全褪色 ,原本在下边的溴水层中的溴单质被甲苯萃取,下层水变成无色,上边甲苯变成浅黄色【因为浓度低】。②苯乙烯 高锰酸钾一样褪色。溴水也褪色【上下层都无色】。③苯酚遇见高锰酸钾现象褪色,苯酚本身具有还原性。遇见溴水产生沉淀:生成2,4,6-三溴苯酚,不溶于水。
甲基苯乙烯。甲基苯乙烯比苯乙烯的挥发性更高。这是因为甲基苯乙烯在分子结构中引入了一个甲基基团,使其相对苯乙烯而言具有更小的分子量和更弱的分子间力。较轻的分子量意味着较高的平均动能,从而增加了分子的热运动和挥发速度。
结构上,甲基苯乙烯邻间对的邻位的甲基基团与苯环上的碳原子相邻,而对位的甲基基团与苯环上的碳原子相对。
α-甲基苯乙烯的主要用于生产涂料、增塑剂,也用作溶剂,有机合成。α-甲基苯乙烯的性质与稳定性:能与苯乙烯、丙烯腈、丁烯及二乙烯基苯等共聚。易燃,空气中爆炸极限0.7%-4%(体积分数)。有毒。存在于烟气中。
二苯乙烯基甲酮的合成反应需要控制碱的浓度,碱液浓度太高会导致苯甲醛发生歧化反应,碱液浓度过低会使丙酮生成甲基异丁烯甲酮。
溶剂的量太多的话,部分产品有可能溶解在溶剂中,影响收率; 溶剂太少的话,加热的时候,可能没有完全溶解,起不到重结晶的效果。这是不针对二苯乙烯基甲酮的答案。
而在均相反应中的情况相对就要复杂得多,这里包括:(1)超声波引起的微泡爆裂时所产生的机械效应;(2)微泡爆裂时产生的高能环境(高温、高压);(3)微泡爆裂时从溶剂或反应试剂产生的活性物质, 如离子和游离基,如果离子和自由基存在竞争, 则有可能产生不同的产物〔2〕; (4) 超声波对溶剂本身结构的破坏。
1、可以。甲基苯乙烯是一种热塑性非结晶性的树脂,由苯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可由多种合成方法聚合而成,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本体聚合法和悬浮聚合法。甲基苯乙烯可以做杯子。甲基苯乙烯用于生产一次性餐具。
2、本品易聚合,只有经过稳定化处理才允许储运。若遇高热,可发生聚合反应,放了大量热量而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从毒理学角度看,4-甲基苯乙烯属于低毒类,但其危险特性不容忽视。它易燃且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或高温可能导致燃烧和爆炸。由于其聚合性,未经稳定化处理的4-甲基苯乙烯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高温可能会引发聚合反应,释放大量热量,从而引发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
4、pp水杯注意事项 pp材质的塑料制品当中,只有pp5和pp7是耐高温的,可以用于微波炉加热也可以用于盛热水,不过耐高温的温度不能超过120度。温度达不到120度之前,pp塑料不会产生毒素,但是超过120度时就会有产生毒素的可能。
引入a-甲基苯乙烯或N-苯基马来醛亚胺可提高ABS树脂的耐热性。在不降低ABS其它性能的条件下,向ABS中每添加1%N-苯基马来醛亚胺,就可使热变形温度提高2-3℃。这是一种理想的方法,但实施起来较困难,而且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⑹引入第四单体改性:如引入α-甲基苯乙烯生产耐热ABS树脂。上述二种ABS生产方法,对年产5万吨的生产装置在生产胶含量为15%(wt)的ABS树脂时,本体工艺和乳液接枝本体SAN掺合工艺的总可变成本相同,总的现金成本则本体工艺较低。
通过在ABS树脂聚合过程中引入多种单体或化学添加剂,以及与其他塑料共混或形成合金,我们可以扩展其性能范围。例如,加入α-甲基苯乙烯或马来酸酥可生产出具有高热变形温度的ABS材料。使用甲基丙烯酸甲酯能改善材料的透明度,使得硬相和橡胶相的折射指数相匹配。
ABS颗粒,全称为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共聚物,是一种以丙烯腈、1,3-丁二烯和苯乙烯三种单体接枝共聚而成的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其分子式通常表示为(C8H8·C4H6·C3H3N)x,实际生产中,丁二烯占5%~30%,丙烯腈占15%~35%,苯乙烯占40%~60%。常见的比例为A:B:S=22:17:61。
1、苯乙烯活性是较强,容易自聚,但是生产中引发剂属于自由基带动烯类单体聚合反应,苯乙烯自聚是因为液态碳氢化合物特性。这就好比汽油易燃木材可燃。汽油本身无法引燃木材,还是需要火源。
2、氯乙烯不溶聚氯乙烯,反应为非均相体系,沉淀效应抑制链终止,故在很低转化率下自动加速。 甲基丙烯酸甲酯不是其聚合物的良溶剂,自动加速由凝胶效应产生,相同聚合反应条件下,自加速出现的比苯乙烯体系早。
3、氯乙烯为非均相沉淀聚合,开始就出现自动加速现象。苯乙烯为良溶剂,转化率到百分之三十左右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