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苯佐卡因合成中合成对甲基乙酰苯胺时,加入对甲苯胺后缓慢加入冰醋酸是为了防止酸碱反应过于剧烈。
2、促使醋酸酐水解平衡向反应物方向移动。对甲苯胺能随水蒸气挥发。现有技术中对硝基甲苯还原生产对甲苯胺的工艺是采用铁粉还原和液相催化加氢还原,这两种工艺比较成熟。
3、促使醋酸酐水解平衡向反应物方向移动。即使醋酸酐尽可能不分解。醋酸钠无色无味的结晶体,在空气中可被风化,可燃。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123℃时失去结晶水。但是通常湿法制取的有醋酸的味道。水中发生水解。
4、因为酰化后CH3COO- (醋酸根负离子)有可能进攻上去,若用对应的羧酸盐(如本实验中的醋酸钠),则即使CH3COO-(醋酸根负离子)进攻上去也不会产生副产物,从而提高了实验产率。
5、CH3-C6H4-CH2(对位)+H2SO4---CH3-C6H4-NH3HSO4。由于苯胺具有弱碱性,可以和酸发生类似中和反应的化学反应。
1、在邻位碳原子上。甲苯胺在酸性条件下,与亚硝酸钠反应,生成重氮盐,再与硫酸进行磺化反应,生成对甲苯胺磺酸。需要注意的是,甲苯胺磺化反应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因此需要加入催化剂硫酸。
2、CH -CH-SOCL+CH-CH-NH2=CH-CH-SO NH-CH-CH+HCL。
3、可从酚油或焦油酸分出,也可用对甲苯胺重氮化、水解而得。主要合成方法有:对甲基芳香磺酸盐的碱熔融法、对甲基卤代芳烃水解法、酚类化合物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对甲基异丙苯氧化法等。
4、共沸去水磺化法苯磺化制备苯磺酸;甲苯磺化制备甲基苯磺酸等。(3)氯磺酸磺化法芳香族化合物与氯磺酸反应制备芳磺酸和芳磺酰氯;乙酰苯胺与氯磺酸生产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等。(4)烘焙磺化法苯胺磺化制备对氨基苯磺酸等。
.973g/cm3。根据百度百科显示,对甲苯胺(又名4-甲苯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7H9N,无色晶体,含有一分子结晶水。它相对密度0.973g/cm3,熔点44至45℃,沸点200.3℃。
贝塔萘酚性质:可以溶于低浓度的强氧化钠溶液。对甲苯胺性质:可以溶于水。但是在氢氧化钠中会分解。方法如下:第一步,先用水浸提混合物,提取出“对甲苯胺”只要蒸发出水分就可以得到“对甲苯胺”了。
蒸馏即可分离各物质。苯甲酸是芳香酸,有酸性。能发生酯化等反应 对甲苯胺 是芳香胺,有碱性,能发生取代反应,亲核反应等 萘就是萘。
对甲基苯胺 CAS: 106-49-0 分子式: C7H9N 分子质量: 1015 沸点: 200℃ 熔点:44-45℃ 性质描述: 白色有光泽片状或叶状结晶。可燃。熔点44-45℃。
甲苯胺(toluidines),是一种染料中间体,属于二取代苯。可制备彩色显影剂,亦可用于有机合成及药物制造。有邻甲苯胺、对甲苯胺和间甲苯胺三种异构体。对人体有毒性。
1、仲、叔胺,可以用兴斯堡实验鉴别。即各取少量,分别加入对甲苯磺酰氯,N,N-二甲苯胺不反应,余者产生沉淀;再分别向生成沉淀的两种物质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沉淀溶解的为对甲苯按,不溶的为N-甲基苯胺。
2、答案:分别向这三种溶液中加入苯磺酰氯,无变化的是N,N-二甲基苯胺,再在有变化的两种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无变化的是N-甲基苯胺,有变化的是邻甲基苯胺。
3、与亚硝酸反应,出现不同现象和不同产物,可以鉴别芳香族的伯、仲、叔胺。
4、用亚硝酸钠的盐酸溶液可以鉴别:苯胺会反应生成重氮盐,常温下分解为苯酚与氮气;N-甲基苯胺会生成N-甲基-N-亚硝基苯胺,为不溶于水的黄色油状物;N,N-二甲苯胺则会生成4-亚硝基-N,N-二甲苯胺,为绿色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