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类危险源指的是那些直接决定了事故后果的危险源,包括爆炸、火灾、有毒有害气体释放等事故类型。这些危险源具有很高的危险度和影响力,其发生后果往往严重甚至是灾难性的。因此,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应该高度重视这些危险源的防范和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其不发生或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影响力。
火灾中第一类危险源包括可燃物、火灾烟气及燃烧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成分;第二类危险源是人们为了防止火灾发生、减小火灾损失所采取消防措施中隐患。按照上述表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急广播及疏散系统等消防措施属于第二类危险源。
第一类危险源是指产生能量能量源或拥有能量载体,它存在是事故发生前提,没有第一类危险源就谈不上能量或危险物质意外释放,也就无所谓事故。第一类危险源包括可燃物、火灾烟气及燃烧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成分。
第一类危险源的解释 在施工中,第一类危险源主要是指能量源或危险物质。这些能量源可能包括电气、机械、化学或物理能量等。例如,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重型机械设备、易燃易爆物质以及有害化学物质等,都可能成为施工中威胁人员安全的危险源。这些能量源在特定条件下如果失控,可能释放并造成严重后果。

1、剧毒物质:六氯苯、羟基铁、氰化钠等;致癌物质:芘及苯并芘、苯及葸类、磷甲苯胺等;高毒物质:四氯化碳、三氯甲烷、溴甲烷等;中毒物质:三氯硝基甲烷、乙烯吡啶、三硝基甲苯等;低毒物质:三氯化铝、钼酸铵、间苯二胺等。
2、高毒物质如氟化钢、对二氯苯等,虽毒性相对较低,但在特定情况下仍需谨慎处理。中毒物质如苯、四氯化碳等,对身体造成直接伤害。此类物质的使用和处理需严格遵守安全规定,以避免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3、具体如下 (1) 放射性物品是指原子核能够发生衰变,放出肉眼看不见也感 觉不到而只能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探测得到射线的物质。如钚、铀、镭 等。放射性作业是指工作岗位接触到上述放射性物品的工作。(2) 高毒物品一般就是指剧毒物品(如DDT、666等)。
4、高毒物质是指那些具有显著毒性,能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损害的化学物质。
1、-双(α,α-二甲基苄基)二苯胺,也称为抗氧剂KY-405,其化学名为4,4-二(苯基异丙基)二苯胺,以及二[4-(1-甲基-1-苯乙基)苯]胺。
2、-双(α,α-二甲基苄基)二苯胺的物化性质如下:熔点:在98-105°C的温度下,它显示出稳定的熔化点。CAS数据库编号为10081-67-1,是其化学身份的唯一标识。外观方面,4,4-双(α,α-二甲基苄基)二苯胺呈现出白色至浅灰色的粉末或者小颗粒状晶体,视觉上呈现均匀的色泽。
3、防老剂4一双(2-二甲基苄基)二苯胺,也被称为PermanaxCD(英法)、防老剂RD或Permanax49(美国)以及Nangard445,是一种高效、无味且无毒的通用橡胶塑料防老剂。它的分子式为C30H31N,分子量为4058。产品的主要指标包括白色或浅灰色的细小晶体外观,熔点和灰份含量均达到高标准。
4、化学名称:4,4一双(2,2-二甲基苄基)二苯胺(国外对应名称:英法PermanaxCD 防老剂RD 或Permanax49,美国Nangard445) 分子式:C30H31N 分子量:4058 本产品是一种高效、无味、无毒橡胶塑料通用防老剂。经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检测试验,其产品质量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