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甲基苯甲酸分子含有2个羧基和1个羟基。对乙基苯甲酸含有1个羧基和1个羟基。对甲基苯甲酸分子结构中含有更多的羧基(-COOH)和羟基(-OH),与水发生反应,会释放出H+离子,酸性更强。因此对甲基苯甲酸的酸性强。
对甲基苯甲酸的熔点为179-182°C,沸点为274-275°C。在19°C时,对甲基苯甲酸的水溶性小于0.1 g/100 mL。其闪点为127°C,蒸汽压在25°C时为0.00248mmHg。对甲基苯甲酸在甲醇、乙醇、乙醚中溶解性较好,但难溶于热水。它能随水蒸汽挥发,易于溶于有机溶剂。
白色或浅黄色结晶粉末。熔点179-182°C。沸点274-275°C。易溶于甲醇、乙醚,难溶于热水,能随水蒸汽挥发;经氧化得酞酸,可作医药、感光材料、农药、有机颜料的中间体。主要用于制造止血芳酸、对甲腈、对甲苯甲酰氯、感光材料等。
当然是对甲基苯甲酸的酸性强,因为在对位时以共轭效应,羟基的共轭给电子效应大于甲基的超共轭效应。
取代基是甲基苯,“对”说明的是什么和什么是对位关系,成对位关系的是甲基和甲酸基,所以叫“对甲基苯甲酸”,如果叫做对苯甲基甲酸,那谁和谁是对位?这就讲不清了。对苯二酚很简单,只是因为官能团个数需要靠近官能团名称,比如说丙三醇不叫三丙醇,1,3―丁二烯不叫1,3―二丁烯。
性状 无色针状晶体熔点 182-185 °C(lit.)沸点 275 °C密度 385折射率 571-576闪点 185 °C溶解性 溶于乙醇、乙醚、氯仿,微溶于热水,难溶于冷水。
甲氧基苯甲酸呈现出无色针状晶体的典型形态,其物理性质独特。它的熔点被记录在182-185摄氏度的范围内,这是一个重要的温度界限,表明在这一温度下,该物质会由固态转变为液态。沸点则更高,达到了275摄氏度,这意味着在这样的高温下,它会从液体转变为气体。
对甲氧基苯甲酸的结构式是:O=C(O)c1ccccc1OC。对甲氧基苯甲酸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其结构式中的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重要性。
1、硫代硫酸钠,又叫海波,48℃。镓,熔点278度,手心就可以融化。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也是100以内,但是不是纯晶体。
2、海波(硫代硫酸钠,Na2S2O3): 熔点48℃,溶于水但不溶于乙醇。十二水合硫酸钠晶体(Na2SO10H2O):熔点338℃,溶于水,不溶于乙醇。金属钾(K):熔点63℃,可以直接和水及乙醇反应,分别生成KOH和C2H5Na 明矾(KAl(SO4)2·12H2O):熔点95℃,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3、然后是熔点。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比如食盐的熔点是801℃,那么它就要加热到801℃才开始融化。开始融化后不断吸热,温度是一直保持801℃不变的。
4、熔点是指某种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时的温度,沸点则是从液态变为气态时的温度。通常来说,随着温度的升高,物质都是先融化成液态,然后才能沸腾汽化。比如冰的熔点是0℃,沸点则是100℃。
急性毒性:LD502530mg/kg(大鼠经口);2370mg/kg(小鼠经口);500mg/kg(人经口);人经口6mg/kg最低中毒量,可有皮肤损害。本品有刺激作用。摄入、吸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对甲基苯甲酸的酸性强。分子结构:对乙基苯甲酸相比对甲基苯甲酸具有更长的烷基侧链。烷基侧链的增大会增强羧酸的酸性。由于对乙基苯甲酸的侧链更长,可以更有效地分散电荷,使得羧基的氢离子更容易释放,从而增强了酸性。实验数据:虽pKa值并不是唯一衡量酸性的指标,但可以提供一种比较的参考。
水溶性0.1 g/100 mL at 19°C。闪点:127°C蒸汽压:0.00248mmHg at 25°C溶解性:易溶于甲醇、乙醇、乙醚,难溶于热水。性能与应用: 易溶于甲醇、乙醚,难溶于热水,能随水蒸汽挥发;经氧化得酞酸,可作医药、感光材料、农药、有机颜料的中间体。
甲基苯甲酸叔丁酯是一种化合物,具有特定的化学属性和标识信息。它的化学结构由CAS NO. 13756-42-8来定义,这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物质分类编号。在中国,它有一个中文别名,即4-甲基苯甲酸叔丁酯,这个名字清楚地表明了它的主要成分。
对甲基苯甲酸的酸性强。对甲基苯甲酸(和对乙基苯甲酸都是有机酸,有机酸的酸性取决于它的H+离子释放多少。对甲基苯甲酸分子含有2个羧基和1个羟基。对乙基苯甲酸含有1个羧基和1个羟基。对甲基苯甲酸分子结构中含有更多的羧基(-COOH)和羟基(-OH),与水发生反应,会释放出H+离子,酸性更强。
对甲基苯甲酸的酸性更强。对氯苯甲酸和对甲基苯甲酸都是苯甲酸的衍生物,酸性主要取决于苯环上取代基的性质。对氯苯甲酸中的氯原子是吸电子基团,会降低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使得对氯苯甲酸的酸性较弱。而对甲基苯甲酸中的甲基是给电子基团,会增加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使得对甲基苯甲酸的酸性较强。
以甲苯为原料合成对硝基苯甲酸方程式是:甲苯+HNO3=对硝基甲苯+水。硝基苯甲酸有邻(o-)、间(m-)、对(p-)三种异构体。邻硝基苯甲酸,浅黄色晶体,熔点147~148℃,密度58g/cm3。间硝基苯甲酸,浅黄色固体,熔点142℃,相对密度494。
甲苯与硝酸反应,可以合成对硝基苯甲酸,化学方程式为:甲苯 + HNO3 → 对硝基甲苯 + 水。 硝基苯甲酸的异构体 硝基苯甲酸存在三种异构体:邻(o-)、间(m-)、对(p-)。 邻硝基苯甲酸 邻硝基苯甲酸是浅黄色晶体,熔点为147~148℃,密度为58g/cm。
由对硝基苯甲酸经催化加氢而得在1000ml烧杯中加入工业品对硝基苯甲酸及水,在搅拌下用22%氢氧化钠调整pH=6-7,然后加阮尼镍,在搅拌下把料液抽入摇摆式高压釜中,分别用氢气;氮气各置换两次;再充压至43MPa,在压力43-54MPa;温度134-140℃下反应5h左右,至氢压不下降为终点。
在某些情况下,合成对硝基苯甲酸可能涉及氧化反应。例如,当使用甲苯作为原料时,首先通过硝化反应生成对硝基甲苯,然后通过氧化反应将对硝基甲苯氧化为对硝基苯甲酸。
生成对硝基甲苯。化学式为:C6H5CH3 + HONO2 → CH3C6H4-p-NO2 + H2O。 对硝基甲苯进一步与高锰酸钾反应,生成对硝基苯甲酸。该反应的产物取决于高锰酸钾的浓度、温度和体系的酸度。注意:在描述化学反应时,无需详细写出所有中间产物,注明转化关系和反应条件即可。
在某些情况下,合成对硝基苯甲酸可能还需要进行氧化反应。例如,当原料为甲苯时,首先通过硝化反应生成对硝基甲苯,然后通过氧化反应将对硝基甲苯氧化为对硝基苯甲酸。

性状 白色易燃棱晶或针晶。 熔点 103~105℃ 沸点 258~259℃ 相对密度 062 折射率 512 溶解性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及氯仿。
在化学分子结构上,邻甲基苯甲酸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其分子式为C8H8O2,这意味着它由8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形成一个相对分子质量为1315的化合物。这个数值反映了它的分子量,对于理解其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特性至关重要。
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都能形成盐、酯 、酰卤、 酰胺、酸酐等,都不易被氧化。苯甲酸的苯环上可发生亲电取代反应,主要得到间位取代产物。最初苯甲酸是由安息香胶干馏或碱水水解制得,也可由马尿酸水解制得。工业上苯甲酸是在钴、锰等催化剂存在下用空气氧化甲苯制得;或由邻苯二甲酸酐水解脱羧制得。
在化学式中,C6H5代表苯环,COOH代表甲酸基。苯甲酸是一种含有羧基(-COOH)的有机酸,具有较强的酸性。物理性质 苯甲酸是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固体,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它的熔点约为122-123℃,沸点约为249℃。苯甲酸在室温下几乎不溶于水,但易溶于有机溶剂如醇、醚和酯。
性状 无色针状晶体熔点 182-185 °C(lit.)沸点 275 °C密度 385折射率 571-576闪点 185 °C溶解性 溶于乙醇、乙醚、氯仿,微溶于热水,难溶于冷水。
甲氧基苯甲酸呈现出无色针状晶体的典型形态,其物理性质独特。它的熔点被记录在182-185摄氏度的范围内,这是一个重要的温度界限,表明在这一温度下,该物质会由固态转变为液态。沸点则更高,达到了275摄氏度,这意味着在这样的高温下,它会从液体转变为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