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佐匹克隆属于精神药品,而且属于精神二类药品。佐匹克隆是一种镇静催眠药,主要用于治疗失眠症,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次晨残余作用的患者。当服药时需要在晚上临睡前服用,患者用药后偶然会出现嗜睡、口干、肌无力、遗忘、醉态、易受刺激或精神混乱、易激惹、头痛、乏力。
2、作为催眠酮类药物,佐匹克隆主要作用包括催眠、镇静、抗焦虑、肌肉松弛和抗惊厥等。特别适合用于治疗失眠症,特别是那些有暂时性入睡困难和早醒困扰的患者。由于其对呼吸系统的抑制作用微弱,使用后不会显著影响次日的精神状态和动作敏捷性,因此常用于麻醉前的给药。
3、佐匹克隆属于第二类精神药品,它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失眠症。常规剂量具有镇静催眠和肌肉松弛的作用,佐匹克隆作用于苯二氮卓受体,但是它结合的方式与苯二氮卓类药物不一样,佐匹克隆属于速效催眠药,能够延长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减少夜间觉醒和早醒的次数,第二天早晨的残余作用比较低。
1、本品主要成分为盐酸洛美沙星,其化学名为1-乙基-6,8-二氟-1,4-二氢-7-(3-甲基-1-哌嗪基)-4-氧代-3-喹啉羧酸盐酸盐。洛美沙星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其抗菌机制为抑制细菌DNA螺旋酶的活性,从而抑制细菌DNA转录与复制,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及阴性细菌均有杀菌作用。
2、本品通过作用于细菌细胞DNA螺旋酶的A亚单位,抑制DNA的合成和复制而起杀菌作用。2.毒理:本品仅在用CHO/HGPRT方法进行的体外致突变试验中,浓度≥226μg/ml时有微弱的阳性反应。小鼠口服人用推荐剂量34倍的本品时不影响其生育力。
3、盐酸洛美沙星与其他药物存在相互作用,如与茶碱类药物、咖啡因、硫糖铝、制酸药、芬布芬、丙磺舒、环孢素等合用时需谨慎,并注意监测药物浓度和副作用。应避免与尿碱化剂合用,以免导致结晶尿和肾毒性。服用该药物前后2小时内不宜同时服用含金属离子的营养剂和维生素。本品需存放在避光、密封的环境中。
4、洛美沙星,一种人工合成的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其药理作用在于抑制细菌DNA螺旋酶活性。这一机制使得洛美沙星能够有效抑制细菌DNA的转录与复制,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及阴性细菌具有杀菌作用。在毒理研究方面,洛美沙星与所有喹诺酮类药物一样,可能引起动物的毒性反应。
5、盐酸洛美沙星分散片是一个抗菌药物,它的主要有效成分是洛美沙星。洛美沙星是一个人工合成的喹诺酮类的抗菌药物,它是属于一个广谱的抗菌药物,它的抗菌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菌DNA螺旋酶的活性,从而抑制细菌DNA的转录与复制。
6、的病人在使用时应特别注意。在妊娠和哺乳期间,洛美沙星是否进入人乳尚不确定,但在哺乳小鼠的乳汁中可检测出洛美沙星,而且其他喹诺酮类药物可进入人乳中。因此,在哺乳期间使用洛美沙星时,建议改变喂养方式。洛美沙星可通过口服400mg×3片、5片、10片的片剂形式给药。
无色液体。沸点138℃(140℃),相对密度0.903(20/4℃),折光率4378,闪点42℃,溶于水、乙醚、乙醇,与水、甲醇等任意比互溶,在水溶液中呈弱碱性。
N-甲基哌嗪,化学名为1-甲基哌嗪,英文名是N-methyl piperazine,其分子式为C5H12N2,分子量为100.16,CAS号为109-01-3。此化合物以高纯度99%的液态形式存在,外观为白色清澈液体。
N-甲基哌嗪又名1-甲基哌嗪。无色液 体。分子量100.17。沸点138℃。相 对密度0.903 (20/4℃)。折射率4378。闪点42℃。溶于水、乙醚、乙醇。为有机合成中间体。在医药工业中制取抗菌素类药物甲哌利福霉素、抗精神病药三氟拉嗪等。由六水哌嗪经甲基化反应而得。
氯甲酸苄酯和一种碱,如0℃时在水中的碳酸钠氯甲酸苄酯和氧化镁在70℃时在乙酸乙酯中回流氯甲酸苄酯、DIPEA、乙腈和三氟甲磺酸钪(Sc(OTf)3)或者,Cbz基团可以通过异氰酸酯与苄醇的反应生成(如Curtius重排)。在各种钯基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氢解是脱保护的通常方法。木炭上的钯是典型的。
CBzCl,化学名称为氯甲酸苄酯,其英文名是benzyl carbonochloridate。它的分子式为C8H7ClO2,分子量为170.59,对应CAS No. 501-53-1。CBzCl是一种外观特征为无色至浅黄色的油状液体,具有明显的刺激性和催泪性。在物理化学性质方面,CBzCl可溶于乙醚和丙酮,但在水和乙醇中会发生分解。
cbz指CBZ-Cl。CBZ-Cl(CAS: 501-53-1),中文名氯甲酸苄酯,为无色油状液体,有腐臭气味。 溶于乙醚、丙酮、苯等有机溶剂。在铁盐催化下激烈分解爆炸,本身具有强腐蚀性和刺激性、热不稳定。遇热分解二氧化碳和有毒的氯化物和光气蒸气,遇水放出有毒、腐蚀性氯化氢气体。
哌嗪的网络解释是:哌嗪白色针状晶体。有咸味。熔点109℃。沸点148℃。折射率446(113℃)。遇明火可燃,产热高。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和甘油,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可由氯乙醇经氨化,环合制得。其磷酸盐和枸橼酸盐是驱除蛔虫、蛲虫的有效药物,故又名驱蛔灵。
哌嗪的拼音:[pài qín]哌嗪,又名对二氮己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4H10N2,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哌嗪是常见的中间体。在该实验条件下,哌嗪的收率达到85%左右。合成一种含哌嗪的芳香族二胺单体,将其用于聚酰亚胺的三元共聚中,并制成改性聚酰亚胺膜。介绍了由脂肪胺合成哌嗪的几种方法。结果:川芎嗪二苯甲基哌嗪衍生物具有对ECV-304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其活性比川芎嗪强。
哌嗪拼音:[pài qín]。哌嗪,又名对二氮己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4H10N2,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用途:主要用作医药中间体。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1、-甲基哌嗪的物理性质表现为密度约为0.998g/cm3,熔点在61-66℃之间,沸点则为2674°C at 760 mmHg,闪点为1133°C。在水中的溶解度相当高,能达到78 g/100 mL (25℃),而在常温下其蒸汽压仅为0.008mmHg。
2、R-(-)-2-甲基哌嗪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它的中文名称为R-(-)-2-甲基哌嗪,有时也被称作R-左旋-2-甲基哌嗪、(右旋)-(-)-2-甲基哌嗪等。其英文名称为R-(-)-2-Methylpiperazine,还有其他别名如R-MP、(R)-(-)-2-METHYLPIPERAZINE、(R)-2-METHYLPIPERAZINE等。
3、-二氮环已烷,主要用于医药上面,是环丙沙星的主要原料。有很多副产品,大量用于现今的一些广普类抗生素上面,如N-甲基哌嗪,N-乙基哌嗪,2-甲基哌嗪,1,4-二甲基哌嗪,羟乙基哌嗪等等。
4、甲基哌嗪是否易挥发取决于环境条件和物理性质。甲基哌嗪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易挥发性取决于环境条件和物理性质。以下是对甲基哌嗪挥发性的一般描述:挥发性:甲基哌嗪在室温下是液态,但在较高的温度下具有一定的挥发性。它的蒸汽压较低,因此相对来说不会迅速挥发。
5、N-甲基哌嗪,化学名为1-甲基哌嗪,英文名是N-methyl piperazine,其分子式为C5H12N2,分子量为100.16,CAS号为109-01-3。此化合物以高纯度99%的液态形式存在,外观为白色清澈液体。
6、可由丙烯与异丁烯或乙苯共氧化,或由1-或2-氯丙醇与氢氧化钙作用而得。